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刚  孙瑞国  陈辉 《经济论坛》2007,(18):128-129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重点在农民,难点在农业。改造传统农业、发展农村经济、使农民大幅度增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任何工作都必须紧紧围绕这一重中之重开展工作,紧跟中央的战略部署,为“三农”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要真正把中央的指示精神落到实处,进一步促进“三农”工作向着全面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刘凡 《当代经济》2007,(10S):12-1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在“三农”,难点也在“三农”,而“三农”问题最根本、最突出的是农民增收问题。近年来,农民增收难,不仅影响了全市总体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而且成为引发各类社会矛盾的主要因素之一。农民占我市总人口的80%,深层次分析阻碍我市农民增收难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对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建设和谐社会,农民增收,至关重要。农民收入低、增收难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方面可以概括为两个字,一日“多”,二日“小”。破解农民增收难题,就要治“多”治“小”,关键是要提高农业劳动力内在素质。治“多”的办法主要是分流或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治“小”的办法主要是实行农业产业化或企业化经营,也就是引导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4.
全面小康的关键点和落脚点都在农村和农民的小康。随着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三农”问题更成为理论界关注中的焦点。当前,理论界普遍认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农民增收,进而有效缓解“三农”问题的现实途径。从广义上讲,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过程,就是一个与农业生产经营相关的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过程,  相似文献   

5.
康桂荣 《经济师》2005,(9):192-193
近年来,“三农”问题已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它正在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发展,而“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民增收问题。但近几年,我国农民收入增幅逐年减缓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因此,我们必须站在国民经济全局的高度,全面、清醒地认识农民增收难问题的深层原因,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文章在分析农民收入的内涵与现状的基础上,剖析农民增收减缓的原因,提出了农民增收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一、加快农民增收步伐 ,夯实农民增加有效需求、扩大消费的基础。我们重点抓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果品产业化。去年以来 ,我市采取了“科技 基地 果农”和“公司 基地 果农”两种模式 ,推进了果品产业化经营。目前 ,全市共建标准化果园 71个 ,总面积 3 43万亩。同时 ,在果品加工增值上 ,重点扶持发展了“八月红”枣汁、“金博”梨汁和“金马”果酒等几家龙头企业 ,使果品通过就地加工转化增值 ,初步形成了果品产加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产业化格局。二是畜牧养殖产业化。重点培育了王武冷冻厂和市畜禽总公司两大龙头企业。王武冷冻…  相似文献   

7.
葛旭晖 《经济论坛》2013,(11):147-149
“三农”问题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速度,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而实现农民增收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本文对石家庄市农民收入现状和制约农民增收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从“四化同步”发展视角提出了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邵敬敬  王际焱 《经济师》2022,(7):109-110
推动农民增收致富,是实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任务。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农民持续增收致富有利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榆林市榆阳区聚力乡村振兴,坚定践行现代农业发展“榆阳模式”,系统地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力度开发现代农业、多元性产业,踏入一条致富新路。“榆阳模式”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为陕西乃至全国全面推进乡村兴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重要经验。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产品网络营销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很多地方相继出现“丰收而不增收”、“谷贱伤农、菜贱伤农”等现象,甚至一些农民种植的有机农产品因长相不好而销售遇冷,究其根源,很大程度是因为小农户与大市场的脱节造成的。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兴起,可以克服农户与市场间信息不对称、生产与需求脱节的难题,合理正确地利用网络渠道促进农产品销售,对于实现农民增收和农业结构转变具有战略性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一村一品”示范政策已成为地方政府推进产业发展和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一村一品”能有效带动所在村镇农民收入增长,但是否对周边农民增收具有溢出效应尚未明确。本文基于2009-2020年广东省县级面板数据,视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认定为一项“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时点DID模型评估“一村一品”政策对县域农民的增收效应。研究发现:总体来看,“一村一品”认定对县域农民增收的溢出效应不显著,但对农业大县和非农业大县农民收入具有异质性影响,对农业大县农民收入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且增收效应存在一定长期性,对非农业大县农民收入没有显著影响。机制检验表明,“一村一品”认定能显著促进县域农业发展,但未能有效带动农民增收;从农业大县样本看,“一村一品”能通过推进县域农业产业规模扩张和质量提升促进农民增收。建议认真总结“一村一品”示范政策带动周边农户增收的一般规律和典型案例,不断扩大政策影响范围,积极探索该政策通过农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的多维路径。  相似文献   

11.
因城市化需要被占用土地而失去土地使用份额的失地农民和无地农民,以及放弃土地而入城的农民工,构成了今日中国农村问题中的“新失地农民”。三种失地农民的增收是城镇化进程中一个关涉到全面小康建设是否具备坚实底座的重大问题。促进“新失地农民”增收,必须从分析他们产生的根本原因入手,以赋予农民特殊的土地财产权为出发点,探索“新失地农民”增收的制度安排和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2.
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实质上就是在龙头企业、经营大户、家庭农户、农技部门以及市场之间架起了一座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桥梁,是有利于深化农村改革,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各利益主体实现多赢的“金桥”。一、因地制宜架“金桥”、架起“金桥”促发展最  相似文献   

13.
山东招远蚕庄镇8万亩耕地,4万亩果园,其中红富士苹果3万亩。1998年,全镇果品总产4000万公斤,总收入7200万元,果业一直是全镇农业的主导产业和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近几年来,随着果品市场形势变化,果品价格逐渐下跌,“卖果难”和“果贱伤农”问题逐步暴露出来,给农民增收带来严重影响。在这种形势下,我们蚕庄镇着眼长远,结合建设果业产业镇的需要,积极探索搞活果品流通的新路子,通过积极宣传、深入发动,引导社会各界大规模建设冷风库,从根本上解决果品卖难、价低的问题,加快了果业产业镇的建设。一、因地制宜,探索果品流通…  相似文献   

14.
论我国城乡经济统筹的基本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国内经济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农业和农村面临着国际市场竞争加剧和国内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双重压力。全面建设小康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而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于农民增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更是从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提出了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战略要求。  相似文献   

15.
破解“三农”,实现农民增收致富,一直是各级组织不断探索和为之努力的重大课题。公主岭市因地制宜调整农村经济结构,通过实施“四大工程”,抓好“四大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探索出了一条破解“三农”的“阳光之路”。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6.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社会各方面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愈来愈高。而农村劳动力素质日益成为制约我国就业数量和层次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对农民先培训后就业,以培训促就业,抓培训就是抓就业,正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加强非农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就业竞争力,对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农民不富,中国不富”。农民增收,一直是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的大问题。从1982年至198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农业和农村问题先后下发了5个“一号文件”,对农民增收问题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  相似文献   

18.
《经济导刊》2006,(3):26-27
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主题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提出了“要建立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制度”。这个文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关于农民增收的一号文件,提出了9个方面22条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文件从农业内部、农村内部和农村外部三个层次,提出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有关政策,决定降低农业税率3个百分点、取消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实行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  相似文献   

19.
取消农业税后农民收入的现状分析与增收措施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树兰 《经济论坛》2007,(6):116-118
农业税作为国家的重要税种,为我国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农民作为纳税人为此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农业和农村发展进入新阶段以来,针对农民增收难、农民负担重的突出问题,中央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民增收减负的政策措施。在“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中央1号文件出台了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农业税的政策,这标志着在我国延续了2600年的农业税从此退出历史舞台。农业税取消后,农民可自行支配用于交纳农业税的那部分资金,农民的生活无疑会得到一定改善。在某种程度上讲,取消农业税可以再次调动农民积极性,使农民可以更自由、自主地选择和从事他们的增收行为。2006年全面取消农业税后,与农村税费改革前的1999年相比,我国农民每年减负总额将超过1000亿元,人均减负120元左右。但是取消农业税并不意味着农民收入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农民增收难的趋势仍然存在。取消农业税的作用对促进农民增收,特别是持续增收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20.
有机农业济"三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的核心是农民增收问题。而当前影响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产品品质结构不能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要解决这个难题,发展有机农业是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