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生态文明是指人与自然和谐,以保护和不断改善生态环境为主线的一种创新文明理念.具体讲就是以尊重自然和保护生态环境为核心;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基础;以实现代际均衡和推动经济社会统筹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2.
文章阐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要性,探讨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途径.要大幅降低油、气、煤的开采量,发展洁净能源;在全社会树立强烈的环保意识,增强人们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全面落实《环境保护法》各项条款;保护一切生态环境;加强环境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3.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又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海西州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三个最大”省情定位,牢记“国之大者”,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扎扎实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本文梳理了中国式现代化视角下海西州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实践,并从厚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加快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共同体四个方面,探讨推动海西州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新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成果,它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进步和人们生态文明观念的增强。从十二大到十五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一直是我们党强调的主旋律,十六大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而十七大报告中又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并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6.
一、建设“绿色海西”的重大意义与指导思想 (一)建设“绿色海西”的重大意义 绿色发展是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以尊重自然规律和保护自然为前提,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建立可持续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为主要内容,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的文明发展形态,绿色发展的实质就是生态文明。建设“绿色海西”,就是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碧空原野,青山绿水,花香鸟唱,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与发展环境是每个人的梦想,在此基础上的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的宏伟蓝图。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建设生态文明,既是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规划。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与自然相和谐,倡导人类在遵循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基础上,追求物质与精神财富的创造和积累。近年来,我市坚持好字优先、好中求快,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在全市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相似文献   

9.
“天人合一”是中国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由于当代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引起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普遍反思,而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就被许多学者认为是“解决现代生态环境问题的良方”。古代的“天人合一”理论与现今和谐社会中的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观点是一致的,应予借鉴和吸取,以从根本上改造人们的环境意识和道德观念,建立正确的发展观,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0.
一、推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因素分析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的主流价值取向主动与实践活动结合在一起,自然生态效应(正效应和负效应)被自觉地纳入一切社会经济活动之内,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价值和秩序为主旨.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强调从维护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出发,重视资源和生态有限的支撑力,重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进而实现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它具有整体性、公平性、可持续性、和谐性等四大特征。  相似文献   

11.
李曰春 《理论观察》2008,(1):149-150
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任务。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需要。那么,如何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呢?这就需要树立生态民主的观念。  相似文献   

12.
杨建新 《发展》2011,(2):96-97
生态文明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和持续繁荣的文化伦理形态。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并将它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提到全党面前。这是我们党科学总结发展成败经验,深刻反思工业文明的局限性,以全新的视角审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而得出的科学论断;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是人类文明的一场革命。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水生态环境形势比较严峻,不仅制约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还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因此,要实施水生态保护和修复,维护河湖生态健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本文以安庆市水环境治理为例,从实际问题出发,分析城市水生态保护和修复方法,以改善区域水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4.
生态文明的背景、内涵及实现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又一重大创新,是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而提出的更高要求。生态文明建立在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基础上,是以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为中心的一种新的文明,是人类迄今最高的文明形态。为了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第一,要树立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态文明观;第二,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第三,要坚持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第四,要建立健全生态法律制度体系;第五,要坚持国际合作的原则,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贺亮明  葛金平  刘勇 《魅力中国》2010,(8X):219-219
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生态伦理观必须是以"和谐"为核心的价值观,它既以追求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为宗旨,又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必须建立在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基础之上。本文拟就如何加强语言文明建设的问题进行探讨。一要弘扬礼貌用语原则;二要搞好日常生活语言文明建设;三要加强职业语言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6.
《浙江经济》2023,(3):F0002-F0002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坏自然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我们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明建设路径已有研究与总结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3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人口、资源和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并提出了“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2007年10月,党的十七次代表大会,第一次将建设“生态文明”写进了党的政治报告,把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8.
加强林业建设 努力打造绿色生态和谐唐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坚持又快又好发展,构建和谐唐山,是我市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主题。用这一思想指导我市林业建设实践,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林业的发展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是弘扬生态文明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大力弘扬绿色文明、保护绿色资源、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绿色家园,既是新形势下林业建设的基本内涵,也是建设绿色生态和谐唐山的重要保障,因此,林业工作必须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中找准位置,为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和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全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必然选择,是改善生态环境,造福子孙后代的千秋伟业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是人类必须实现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20.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其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理论,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作出了原创性贡献。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重要特征,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题中应有之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从发展模式的超越性、发展战略的创新性、发展价值的人民性,使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对传统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创造性超越。这一贡献继承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提供生态道路指引,为解决全球环境治理提供中国智慧,为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理论与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