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近几年,轻资产公司因并购积聚了巨额商誉,减值风险逐渐暴露,轻资产公司的商誉减值问题一时之间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现以天神娱乐为例,分析其商誉减值风险成因及轻资产公司巨额商誉风险,并提出改进轻资产公司商誉后续计量方法;中介机构加强监管等轻资产公司并购重组下商誉减值风险的防范对策,以此来防范商誉泡沫、降低商誉减值风险。  相似文献   

2.
陈勃 《商业会计》2021,(5):43-46
近年来,我国的并购热潮带来了巨量的商誉,而商誉减值准备的计提影响着公司利润、投资者利益和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在商誉确认、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和信息披露等方面,我国现有的商誉会计制度还存在着规则不健全、规定不合理、落实不到位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我国应通过制订专门的商誉会计准则、采用系统摊销与减值相结合的后续计量方法、完善信息披露和监管措施等方式,对现有商誉会计制度体系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3.
新会计准则对于并购商誉的后续计量,选择了国际上通行的减值测试法.该文主要探讨减值测试法的理论依据、新会计准则中对于并购商誉减值测试方法的规定、并购商誉后续计量采用减值测试的优势及弊端问题.  相似文献   

4.
新会计准则对于并购商誉的后续计量,选择了国际上通行的减值测试法.该文主要探讨减值测试法的理论依据、新会计准则中对于并购商誉减值测试方法的规定、并购商誉后续计量采用减值测试的优势及弊端问题.  相似文献   

5.
康萌萌 《中国市场》2022,(29):139-141
随着我国并购业务的蓬勃发展,商誉问题日益凸显。由于现行商誉使用减值法进行后续计量,导致很多企业利用此进行利润操纵。近年来频繁出现的商誉暴雷问题,不得不引起重视。因此探究商誉的后续计量方法是否合适,有没有更合适的方法对商誉进行后续计量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文章通过对商誉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进而对商誉后续采用摊销法还是减值法进行分析,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供后续学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市场化进程地不断加快,上市公司越发倾向于外延式并购重组的方式拓宽公司业务范围和扩大企业规模,并购业务如火如荼,与此同时带来商誉账面价值喷发式的增长,而商誉总额飙高后隐藏潜在的巨大减值风险不容忽视。本文旨在梳理已有的商誉相关文献成果,试从商誉本质、减值原因、经济后果和后续计量方法等方面总结,希望对商誉减值相关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资本市场并购热潮带来的高商誉受到包括监管机构在内的越来越多报表使用者的关注,2019年许多上市公司因商誉减值导致的业绩暴雷事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商誉减值已经成为很多上市公司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文章站在产业投资企业的角度,对商誉的内涵、后续计量方法进行了探讨,以此为出发点分析归纳了商誉减值的成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企业管理建议,对企业防范商誉减值风险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并购活动越来越活跃。2012—2016年,我国A股市场一共发生并购项目19 811起,并购总额10.8万亿元,呈现快速增长趋势。2016年,在A股市场上拥有商誉资产的公司超过半数,并购带来的商誉资产总额超过1万亿元,商誉已成为A股上市公司的重要资产。但与此同时,我国上市公司商誉减值严重,减值风险巨大,2012—2016年,我国商誉减值金额五年内增加10倍。上市公司如何防范并购带来的巨额商誉减值风险,成为亟待研究的问题。文章以GIMC公司2017年巨额商誉减值为例,通过文献分析、调查访谈、公司年报数据,以及各种渠道收集的关于GIMC公司并购信息的研究,分析了GIMC公司巨额商誉减值风险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9.
并购产生的巨额商誉具有大额减值的风险,其后续计量问题日益凸显。财务报告概念框架指导会计准则的制定和评估,却在商誉摊销还是减值方面存在逻辑矛盾的问题。文章以财务报告概念框架为视角,结合财务报告概念框架的历史发展情况,发现概念框架中计量基础混乱和会计理念转变是商誉后续计量面临困境的根源。另外,我国现行会计准则还不能承担起概念框架的功能,所以解决我国商誉问题要在构建概念框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自身特点,提高减值测试效率。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上市公司因商誉减值而导致业绩“暴雷”的事件频繁发生。通过对阅文集团并购新丽传媒这一案例进行研究,发现高估值并购、业绩承诺未达标、管理层可能存在盈余管理动机等都是该公司出现商誉减值风险的成因,可以通过理性评估被并购方资产、合理确定业绩承诺、改进商誉后续计量方法等措施来防范商誉减值风险,为后续国内企业并购中的商誉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陈坤 《上海商业》2022,(4):220-222
近年来,并购重组作为行业资源整合、淘汰落后产能、应对经济下行风险、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之一,受到了不同行业的青睐。然后高溢价并购所导致的众多商誉减值事件也引起利益关联方的重视。本文主要对并购商誉成因、后续减值动因及减值风险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防范对策,期望能在解决并购商誉减值问题上提供借鉴与帮助。  相似文献   

12.
商誉作为一项企业获取超额收益的能力,在数量上日益巨大。通过分析中国并购市场的发展形势和现有商誉数值,被收购公司由于并购市场的活跃和资本市场的繁荣被过高的估值,导致市场上商誉占净资产的比例加速上升,使企业商誉难以长久维持,有极大的商誉减值风险。公司对待高溢价并购带来的困境,通常会采用将商誉转入无形资产、将一次并购拆分多次、对赌协议和大量计提商誉减值的手段来操纵商誉控制利润。  相似文献   

13.
邓英  周琳 《商业会计》2024,(4):9-16
高商誉不仅会影响企业未来的经营业绩,还会影响资本市场的稳定,现已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文章使用Cite Space文献计量软件,采用作者和关键词共现分析、关键词聚类、突现词和时间线分析等方法,对国内外商誉的研究现状进行可视化分析,判断商誉研究的热点分布与前沿趋势。结果表明:国内更关注资本市场上热门的对赌协议、反向并购、借壳上市等事项,国外则更为关注与后续计量相关的商誉价值相关性和及时性的问题以及自由裁量权的影响。未来发展趋势方面,国内外研究基于对后续计量新模式的探索引申出对商誉价值相关性和减值及时性、附注中商誉信息披露问题以及商誉数据预测能力的探讨,对于商誉泡沫的研究也进一步深入。据此,提出未来我国对商誉的进一步研究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1)商誉后续计量新模式的探索;(2)进一步开展抑制商誉泡沫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资本市场并购形成的高商誉引起了各方广泛讨论,尤其是经济下行下商誉减值问题已经成为市场关注焦点。本文针对实务中商誉减值测试不规范行为,从价值类型、资产组划分、折现率选用、减值信息披露等十个方面进行了探析,以期引导市场主体正确进行减值测试,降低商誉减值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成为经济转型升级重要途径。2019年A股并购重组持续高涨的同时,高估值、高商誉、高业绩承诺的并购重组"后遗症"凸显,并购标的业绩不达标,业绩补偿无法兑现,很多上市公司对商誉计提大额减值,业绩变脸导致亏损。大规模商誉减值扭曲了资本市场的价值体现,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极大损害广大投资者的利益。本文从2017年COSO委员会发布《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及国内相关内部控制理论入手,从内控角度分析"三高"并购产生的根源。最后从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建立风险管控体系、消除信息不对称及加强内部监督几方面提出改善策略,帮助参与并购重组的公司克服并购的盲目性,降低并购风险,达到并购协调效应。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并购重组已经成为了上市公司的家常便饭,这固然能够推动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但是伴随着并购往往是高额商誉的产生,给上市公司业绩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本文以上市公司商誉的现状和减值情况为基础,对商誉减值存在的风险以及实行商誉摊销的影响进行分析,从不同方面提出了降低商誉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资本市场上互联网企业之间的并购重组交易频繁,而盈利补偿协议也是并购交易中的一项重要制度,然而盈利预测补偿协议中做出的盈利预测如果不合理,将引发如并购标的企业估值风险、溢价风险、实际业绩难以达标风险和商誉发生减值的风险。文章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对互联网企业SZ公司并购KM游戏公司的案例进行了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相关并购风险提出了建议,为以后互联网企业的并购重组交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并购重组有助于上市公司在短期内提高业绩、充实经营项目,但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过程中的商誉减值问题会提高上市公司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据此,本文立足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通过介绍商誉本质,分析商誉减值危害,主要探究了商誉减值问题,并提出了避免商誉减值问题的对策,希望对于保护利益相关人合法权益,促进上市公司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助益。  相似文献   

19.
李瑜  赵祎禧 《商业会计》2023,(16):26-33
2018年上市公司商誉大面积爆“雷”,资本市场哗然,引发了众多学者对商誉确认与计量模式的深思。文章以2012—2021年巨潮资讯网发布商誉减值公告的422个样本事件为研究对象,采用事件研究法,实证检验了不同并购支付方式下商誉减值公告信息披露的市场反应。研究发现,我国资本市场是有效的,有效性表现在商誉减值公告具有负面市场效应。进一步地,对不同并购支付方式下商誉减值公告的市场效应进行剖析,研究结果表明:现金支付方式下商誉减值公告的负面市场效应最长,混合支付方式次之,股票支付方式最短;现金支付方式下非国企的负面市场反应大于国企,信息透明度高的企业负面市场反应高于信息透明度低的企业。  相似文献   

20.
并购作为企业迅速扩张的一种途径,使企业得以在短时间内实现扩大规模、业务转型等目标。然而大多数并购都伴随着高商誉及高减值,商誉减值对上市公司的运营及资本市场的稳定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深入探讨商誉减值的成因及经济效果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以国创高新并购深圳云房为例,探讨商誉减值的成因,并运用事件研究法评估企业商誉减值的短期市场反应,选择财务和非财务指标对商誉减值的长期绩效进行综合分析,分析商誉减值的经济效果,以求降低商誉减值对企业及资本市场产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