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黑龙江省城乡融合发展为研究对象,梳理黑龙江省城乡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改善、高质量美丽乡村建设有序推进的城乡融合发展现状,问题,提出黑龙江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优化城乡要素市场化配置、全面改善乡村基础设施条件等城乡融合发展路径,在城乡协调均衡发展中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2.
马庆斌 《中国市场》2011,(46):78-80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释放了巨大的生产力,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依然突出,城乡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水平差距依然较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成为新时代的战略要求。本文梳理了国内外有关城乡一体化的理论与政策突破,并指出:城乡一体化的核心是城乡要素的自由、双向、全面的流动。城乡一体化必将推进我国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再一次解放生产力。  相似文献   

3.
在探索城乡融合发展理论依据的基础上,梳理了城乡融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分析了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础优势,最后提出了推进乡村三产协调发展、加强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创新奖励机制、全面深化城乡间体制结构改革,以及提炼发展特色乡村产业等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推进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在城乡融合发展视域下重构乡村发展的动力机制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随后制定的《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又把坚持城乡融合发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原则之一,提出要“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高质量的乡村振兴,不能走传统城乡分离的发展道路,而是要在城乡融合发展视域下,重构乡村发展的动力机制,通过新型城镇化引领、推进和服务高质量的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文章指出,要顺应城乡融合发展大趋势,破除妨碍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制度壁垒,促进发展要素、各类服务更多下乡,率先在县域内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目标,也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城乡公共服务与管理一体化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与管理一体化的过程中江苏省存在的二元结构造成城乡公共服务与管理待遇差异大、城乡公共服务与管理中的财政配置不合理、滞后的公共服务机制阻碍一体化的发展等障碍.因此,应突破传统二元束缚,创建城乡公共服务与管理一体化新机制、加大农村资金倾斜力度,优化政府财政配置结构、完善公共服务与管理职能,构建现代服务型政府等,从而达到江苏城乡公共服务与管理一体化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在于建立新型城乡关系,推进城乡协调融合发展。而城乡融合发展,必须坚持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双轮驱动。本文以新型城镇和乡村振兴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出发点,以在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基础,简略探析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县域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乡村振兴为新型城镇化提供支撑。基于乡村振兴视角,对广西县域城镇化发展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广西县域城镇化率虽稳步提升,但整体偏低,且滞后于广西全区城镇化率。广西城镇化水平在各县域发展不均衡,超一半县域的城镇化率低于广西县域城镇化率平均水平。广西县域城镇化发展面临县域经济规模小、产业结构不够优化,城乡基础设施差距较大、城镇建设投资增长乏力,公共服务供给不平衡和城乡要素流动性不足等问题。对此,应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缩小城乡基础设施差距,推进公共服务供给均等化、促进城乡资源要素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9.
范孟梅 《中国物价》2020,(11):47-50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将“三农”问题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三农”问题的核心就是农民收入问题,所以要实现乡村振兴首先要让农民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解决农民收入问题。以河南省为例,本文研究发现,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供给品质不高、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度低、城乡二元体制等因素严重制约河南省农民收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除城乡二元体制、积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等,成为河南省促农增收的路径选择,并将加快乡村振兴进程。  相似文献   

10.
目前,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服务的现状依然是农村以二元结构为主,尤其在医疗保障、养老、失业保险方面,与城市的差距很大,这种差距表现为纵向和横向的差距,而且这种差距在西部民族地区显现得更为突出。要想尽早实现公共服务在民族地区的城市和农村间趋于均等化,当务之急是要完善有利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转移支付制度。本文通过对云南省大理州鹤庆县城乡公共服务问差距的分析,指出转移支付制度的不完善将阻滞民族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的实现,进而提出如何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相关改革建议,从而促进民族地区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尽早实现。  相似文献   

11.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以乡村经济为核心的区域流通体系重塑对城乡经济协同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以城乡市场异质特征为切入点,转变传统城乡经济发展思路,对新形势下城乡二元流通体系进行研究,创新传统城乡经济协同发展机制,培育城乡市场主体,从而发挥城乡市场异质特征作用,实现城乡经济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2.
邱伊杰 《商场现代化》2023,(21):101-103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城乡发展差距较大的背景下,将“三农”问题视为重中之重,同时,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促使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本文对温州市平阳县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妥善解决“三农”问题,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促进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3.
三产融合发展是农村产业兴旺和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产业融合的程度和发展水平评价则是判断产业兴旺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标准。本文通过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实证分析了广西三产融合发展的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能较好的实证分析产业融合;基于广西的实证分析表明,服务业发展滞后、利益协调机制不畅、配套措施建设和政策不足等是广西农村产业融合总水平不高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完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利益协调机制、加强政策扶持、深化农村改革、强化公共服务等对策建议,以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4.
赵艳萍  吴子国 《商业时代》2012,(13):136-137
近年来,城乡居民在教育、医疗、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方面的差别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本文分析了河北省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要内容,然后提出河北省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具体为以下六个方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并构建科学的公共服务理念;制定河北省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和实施细则;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体制的对接;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投入;建立科学的公共服务评估指标体系。以期为河北省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2007年初以来,诸城市为打破公共服务供给的城乡二元结构,积极推进“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科学定位、贴近基层、服务农民”的农村社区化服务与建设,在全市1257个村庄规划建设208个农村社区和社区服务中心,打造“两公里服务圈”,促进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社区延伸,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践证明,农村社区化服务与建设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关键举措。  相似文献   

16.
当前,全国上下正在积极探索统筹城乡发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思路和模式。分析我国城乡经济社会目前还存在不平等的体制性因素,明确今后改革的思路和主要领域,有利于从体制和机制上逐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胡敏在《学习时报》发文中指出,《意见》着眼当前城乡融合发展中诸如城乡要素流动不顺畅、公共资源配置不合理等突出矛盾和问题,着力破解影响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明确提出了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三步走"路线图。这是促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政策利好,也是落实"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乡村和智慧城市的相互融合成为数字时代背景下构建城乡新型关系的重要课题。数字化平台等在乡村地区的构建和运用,不仅有效放大和挖掘了城乡社会资源,推动传统城乡经济发展转型,满足城乡居民的需求,还为当前促进乡村振兴与城市进步等协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保障。基于此,本文在分析数字时代给城乡融合发展带来的重要作用后,以甘肃省城乡融合发展为案例,从加快传统农业转型、给予数字化技术和数字化人才、数字化平台等数据要素支持等,以全面探索出甘肃省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赋予甘肃省城乡融合更多的动力。  相似文献   

19.
城市和乡村是相互支撑、相互协调的有机整体,要实现城乡之间一体化联动,既需要运用城市资源要素、产业辐射等带动农村发展;也需在农产品供给、生态宜居、乡风民俗等领域激活农村的独特资源和吸引力,促进城乡同发展、共繁荣。昆明是一个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特征于一体的省会城市,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深入推进,推动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将成为昆明提升城乡发展质量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20.
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分配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适应,一些公共服务满足不了经济发展和公民生活的需要,且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非均等化问题较突出.改革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完善财政体系、促进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等政策建议,能扩大公共服务的覆盖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程度,拟合城乡差距,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