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高规格发布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纲领性文件,对各地区、各部门准确把握发展新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为经济发展加快注入绿色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2月22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国发[2021]4号,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全方位全过程推行绿色规划、绿色设计、绿色投资、绿色建设、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生活、绿色消费,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到2025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明显优化,绿色产业比重显著提升,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流通体系、消费体系初步形成。到2035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相似文献   

3.
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我国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纲领性文件,是激励各地加快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对“十四五”时期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2035年建成美丽中国和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大力推进城市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东波 《现代商业》2015,(2):108-109
城市绿色循环低碳可持续发展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和着力点。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既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也明确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方式,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任务和主要内涵。本文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探讨城市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策略,从而搞好生态保护和建设,加快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5.
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作出整体部署的全局性、纲领性文件,对于在新发展阶段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城低碳生态城市规划是一个涉及面广、复杂的系统工程。这个新兴的发展理念可以较好地适用于我国现阶段的城市化改革进程。本文在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绿色产业、绿色消费、绿色生态水循环、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提出专项规划。  相似文献   

7.
正两会期间,来自时风的全国人大代表池建美建议对电动三轮车提质升级,按电动三轮摩托车规范管理。建议中提到:党的十九大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倡导简约适度、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和发展,近年来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需要突破瓶颈,得到进一步提高。学者们一致认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要发展低碳经济,保障社会经济发展可持续,现代产业中无论是农业、工业或者是服务业,均要注意节能降耗等措施的应用。发展产业优势集聚需要增强资源整合能力,只有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调动资源、整合资源,产业集聚才能做大做强。文中提出了构筑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业的对策。最后,提出了现代产业体系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低碳经济是以低污染、低排放和低能耗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为了发展我国低碳旅游,提出以下对策建议:关注三个重点领域,建设绿色循环型旅游景区、实现酒店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重视绿色环保旅游企业评选和认证;建立四个发展机制,扶持奖励机制、融资创新机制、联合促进机制、示范推广机制;构建四个保障体系,生态规划设计体系、集约化生产服务体系、社会化宣传体系和绿色环境审计体系。  相似文献   

10.
低碳产业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基础.要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打造成为我国低碳经济试验区,必须改造提升传统工业、着力发展新型工业、开拓新能源工业、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促使工业高碳产业向低碳产业转型;全面发展低碳种植业、大力发展低碳养殖业、以发展林业实现固碳、突出发展加工农业,实现传统农业向低碳农业转变;努力拓展低碳金融、优先发展商贸物流、大力发展低碳旅游、打造文化创意产业,推动低碳排放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形成以低碳工业、低碳农业、低碳服务业为核心的低碳经济产业体系,进而推进江西绿色崛起.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唐山低碳经济发展大事记的基础上,总结唐山低碳经济制度日益完善、积极开发和利用低碳能源、低碳化的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建成、低碳经济试点建设成果、全民低碳化等成效,为未来唐山低碳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如今,以"高投入、低产出"为主要特征的资源消耗型产业仍旧是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引擎,然而在这种传统发展模式下,资源耗竭、环境恶化的问题已日益突出,并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障碍。展望"十三五"绿色发展观的新方向,今后改革的重点应聚焦于如何"使传统产业绿色化",构建绿色生产体系,大力发展绿色技术和生态标准,积极倡导绿色消费,鼓励绿色投资和信贷。绿色、生态、循环、低碳将成为我国产业经济未来转型升级的新特征。因此文章提出技术绿色化、产品绿色化、服务绿色化、管理绿色化是迎合今后我国经济健康永续发展、促使产业提质增效运行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13.
<正>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是党的十八大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部署的重要内容。作为资源能源大省,推动工业实现低碳、绿色、循环发展,对山西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提升产业素质、夯实发展后劲,有着更加重要的意义。一、低碳、绿色、循环发展的涵义分析深入思考和准确理解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三种经济"的内涵和关系,对科学推动山西工业经济  相似文献   

14.
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低碳经济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本文通过分析北京低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加快建设多元化能源供应体系、进一步完善低碳产业体系、增强城市碳汇能力、加快低碳技术的示范与产业化发展、培养城市低碳理念、建立健全低碳经济产业发展政策和法规体系等几方面提出了北京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推进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创建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产业园区不仅是国家和地方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同样是能源消耗、碳排放以及环境问题的集中区域。推动产业园区低碳发展,将为我国落实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发挥重要的示范作用。2013年9月2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关于组织开展国家低碳  相似文献   

16.
<正>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低碳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不断丰富完善。"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在新形势下如何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是"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要务。识别我国低碳发展面临的主要形势、政策导向、重点领域与保障措施,对推动我国"十三五"时期应对气候变化相关工作,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实现低碳绿色转型的国家战略目标离不开低碳人才体系建设。"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也明确提出了"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基础研究和科技研发队伍、战略与政策专家队伍、国际谈判专业队伍和低碳发展市场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要求。目前,我国低碳人才体系建设基础薄弱,也缺乏明确政策和相应标准的指导。现有人才基本都是在实际工作中培养形成,尚未建立有效、系统的人才培养机制,低碳人才缺口大,这与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绿色  相似文献   

18.
低碳经济是21世纪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系列经济形态的总称,是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宣城市应结合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发展机遇,将我市的环境保护工作提升至新的层次,以污染减排为动力、以生态市创建为契机、以低碳经济发展为方向,把宣城打造成和谐、低碳、绿色的现代化城市.  相似文献   

19.
低碳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二者具有紧密联系,本文以厦门为例,剖析低碳经济对产业升级的促进机理,论述了二者的相互影响,并从结构优化、效率提升、产业集群三个方面具体分析了厦门低碳经济促进产业升级的基本路径,并挖掘了厦门低碳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不足之处,给出了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完善高耗低效产能的整合转移退出机制、加强低碳技术研发和绿色新基建建设三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低碳经济是实现湖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湖北应当以建设"低碳城市"为中心,通过促进居民生活方式与企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充分发挥湖北的区位优势、政策优势和科教优势,构建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约束体系、制度保障体系、政策支持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促进湖北低碳经济的发展,使之成为湖北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突破口,与此同时,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态文化旅游、金融服务、循环农业和低碳装备制造五大低碳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