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结合地区生态优势发展生态旅游是精准扶贫的有效方式之一。以韶关翁源县的生态旅游发展为例,探讨欠发达地区发展特色生态旅游的策略。结合韶关翁源县的生态旅游资源现状,分析其精准化扶贫基础设施亟需升级,管理制度有待加强,农户参与旅游产业的机制不顺、渠道较少,旅游产品缺乏特色,路线设计缺乏特色,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缺少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宣传力度不足。因此,欠发达地区应从构建"政府+企业+高校+农户"四大主体参与的旅游开发机制、打造特色农副产品、加大品牌营销力度等方面着力发展生态旅游,助推精准扶贫。  相似文献   

2.
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打赢脱贫攻坚对推动社会进步,促进民族团结和谐,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要作用。现梳理了辽宁省朝阳市西大川村脱贫攻坚的主要做法及成效,并深入挖掘了致贫的深层次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壮大优势产业;助力脱贫攻坚;加快推进光伏项目进度;扶贫先扶志等对策建议,以期为有序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起到推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全面总结内蒙古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成效、经验与模式,本文基于第三方专项评估检查的实地调研与问卷分析,从贫困旗县的贫困基本特征入手,在分析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政策的落实情况和成效的基础上,总结脱贫攻坚经验,提炼出来自脱贫攻坚实践的“龙头企业(合作社或大户)+农牧户”、订单农业发展、庭院经济发展、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绿色扶贫、集体经济收益监管和分配、返贫“拦水坝”和“旅游+边贸+扶贫”等扶贫开发模式。进一步指出因自然条件和历史因素制约,贫困旗县虽已脱贫摘帽,但仍然面临扶贫产业可持续性弱、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短板”、生态建设任务依然严峻、借势国家项目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提出内蒙古需要在未来脱贫攻坚成果巩固阶段及进一步谋划乡村振兴时予以高度关注的建议。内蒙古圆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切实解决了贫困人口的“两不愁、三保障”问题,脱贫成效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相似文献   

4.
在近几年,我国经济处在高速发展阶段,国民经济水平整体上升,但是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情况是不可避免的,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缓慢是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现基于对农村扶贫和精准扶贫的详细研究,做出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并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到2020年能够采取有效措施实现脱贫,以更好地带动农村经济的进步。  相似文献   

5.
精准扶贫已经成为我国脱贫的重要方式,但在实践与操作中却存在认识与行动的偏离,加之我国贫困地区源动力和服务不配套,影响了功能与效率。只有对精准扶贫政策再认识,进一步突出"精准"的本质,才能发挥其应有作用,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通过对当前我国贯彻精准扶贫脱贫基本方略的实践过程中所进行的探索与理论创新分析,不论是精准脱贫的内涵与意义,还是精准脱贫的实践困境及其原因分析,处理好精准脱贫多方关系,多视角分析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以及对策研究,这对于丰富我国脱贫治理理论具有重要的价值。基于此,我们得到启示:脱贫治理需要做好"加减乘除",打出组合拳,更好地实现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  相似文献   

7.
文化扶贫是脱贫攻坚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全面消除贫困的治本之策。地方高校作为当地主要的文化传播中心,在文化扶贫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吉首大学作为武陵山片区的一所综合性高校,充分发挥文化扶贫中的优势,以驻村帮扶、"互联网+"指教等多种形式推进联团村文化扶贫,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高校在文化扶贫中应发挥自身优势、建立扶贫专业队伍和参与扶贫的常态化机制和发挥各种平台的集群效应及联动机制,提高贫困地区文化设施的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8.
和林格尔县拥有丰富的资源,但该地区在资源上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导致了该地区的贫困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当地有关部门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于是采取了一系列精准扶贫的措施,随着我国精准扶贫政策的深化以及国家的大力支持,当地的贫困现象得到了改善。从思想文化上的自主脱贫、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产业结构化等方面探讨了和林格尔县精准扶贫的成效以及如何将脱贫做到长效并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9.
董威  史颖  赵楠 《商业观察》2022,(9):17-19
大力推动精准脱贫,助力乡村振兴,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路径,也是中国共产党关于全国建设的主要工作部署。若想进一步促进乡村地区精准脱贫,则应该充分借鉴民营企业的优势力量,通过民营企业带动一些偏远地区的经济发展,创造更多稳定就业的条件,加快农村地区技术创新,为国家创造更多的税收来源。然而,纵观当前精准脱贫过程中,民营企业仍然缺乏政策支撑与足够的劳动力和技术性人才,对于乡村地区的投资方向相对片面单一,无法获得足够的金融服务支持,导致精准脱贫效果不佳,严重阻碍了一些贫困偏远地区的发展。所以,文章针对民营企业如何精准脱贫,助力乡村地区长远发展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安图县按照国家农村扶贫政策要求,整村推进工作成效显著,制定并完善了扶贫资金跟着贫困人口走的政策,形成了县、乡、村三级联动体系,扶贫成绩显著。但仍存在制约脱贫的因素,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落后,农业仍以传统经营方式为主,产业结构单一,农村基础设施有待于进一步建设等诸多问题。安图县农村贫困人口精准脱贫的解决方案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强集体经济建设;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善就医条件;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加强村民素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采取政策性扶贫,减少贫困人口。  相似文献   

11.
我国精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正处于交汇期,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要决策部署。二者在协同推进过程中存在政策有效衔接难、人才关键问题解决难、产业向好发展难、考核评价机制跟进难的问题。要促进政策有效衔接、加大人才培育力度、鼓励多元产业发展、优化考核评价机制将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打好组合拳,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茶文化具有着悠久的历史。世界上许多地方相应建立以茶为主体的茶博览、茶艺馆、茶趣园、旅游观光茶园等,成为休闲旅游的一个组成部分,收到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荼文化旅游就是以茶和茶文化为主题,以达到积极的休息和娱乐、获取茶知识等为目的,而开展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系列旅游活动,是旅游的新兴项目,同时也是茶产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陆佳 《中国市场》2014,(51):189-190
生态旅游则是一种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的旅游方式。由于我国旅游业开发至今的历史不长,目前生态旅游在我国还是处于开发状态,再加上人们缺乏科学理解,从而往往忽视了旅游本身对旅游资源生态的影响和破坏,也罔顾了旅游目的地居民的心理容量与经济诉求。本文主要以西溪湿地为例,通过对西溪湿地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分析,探讨生态旅游目前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对策;探讨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商》2015,(11)
精准扶贫是透过对贫困户、贫困地区进行精准辩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引导各类扶贫资源优化配置,实现扶贫由村到户,逐步构建扶贫工作长效机制,促进贫困地区彻底脱贫致富。通过对赫章县海雀村的实地调查,本文将探讨赫章县海雀村精准扶贫政策开展的背景和实施现状,并提出进一步完善海雀村精准扶贫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提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青海省作为贫困人口数较多的一个省,其脱贫任务的完成是实现全国脱贫目标的重要一步。经过对青海省民族地区一百余位贫困户、干部及致富带头人的实际调查分析,探索了青海省民族地区精准脱贫的主要因素。对青海省的扶贫开发工作从增强贫困人民主体意识与创新意识、产业扶贫、旅游扶贫、生态扶贫、提高扶贫资金使用的精准性等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类"回归自然"热情的高涨,一种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中心,提倡环保的森林生态旅游成为国际生态旅游的新时尚。但由于自身的经济技术、专业设施和人才缺乏及民众环保意识较差的情况,我国在森林生态旅游开发中存在一系列问题。通过以山西管涔山国家森林为例,指出其现存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7.
18.
新生代农民工是我国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特殊群体。在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问题中存在较大的歧义,且国家政策对其社会保障仍未完善。结合农民工出身及背景,优先创新新生代农民工的回乡发展路径,有助于解决现阶段新生代农民工流动和城乡之间的社会整合问题。  相似文献   

19.
2020年是决胜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也是减税降费政策施行的第三年,会泽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其脱贫之路受减税降费政策影响明显。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以会泽县为例,通过搜集会泽县脱贫前后的经济数据、经济结构以及人民生活情况等信息,可以建立会泽县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税收收入总额的计量模型,而后将会泽县相关税收数据代入模型中,便可得出会泽县在疫情防控背景下,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减税降费政策的效用。研究为减税降费政策的施行提供建议与思考,同时为各地巩固脱贫攻坚战成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生态旅游发展初探——以浙江宁海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红  林彩萍 《北方经贸》2006,(12):120-121
生态旅游已经成为人们所追求的时尚,也是当前人们热议的话题。文章主要从宁海这一国家级生态示范县的实际出发,对其生态旅游的优势与劣势及其今后发展的对策思路作出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