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近几年互联网金融迅速的发展,互联网金融人才面临较大缺口,互联网金融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严重的不足,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学专业向互联网金融专业转型是必然之举。若实现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学专业向互联网金融专业转型发展,应转变培养理念和教学目标;注重学科交叉、打造本校独特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完善评价体系;深化校企合作,打造"双师型"的互联网金融师资队伍,拓展师资来源;设置创新创业与素质提升平台;加强学生守法意识和职业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及金融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政府、金融机构、社会团体以及企业等对金融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且金融市场化改革急需大量既懂理论又精通实务的金融人才。但现阶段金融人员的从业现状不容乐观,怎样通过促进高校金融专业教学的全面改革,以培养高素质金融人才是高校金融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就高校金融专业教学改革的迫切性入手,对具体的改革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助推高校金融专业教学水平的提升,培养优秀的金融人才。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金融是一个新兴的前沿专业,培养的是懂传统金融,而且具备互联网思维,又掌握信息技术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互联网金融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在分析了目前互联网金融专业实践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基于OBE理念提出从校内实践课程设计和实践基地建设、发挥技能竞赛和职业技能证书的作用、推动校企合作三个方面构建实践教学的体系。  相似文献   

4.
祝洪章 《北方经贸》2013,(4):178-179
探索金融学专业卓越人才的培养模式是贯彻和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新要求。通过对国内学者有关高校高层次金融专业人才的相关研究和各国实践探索的树立,对以"卓越金融人才"为目标的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重构。提出从目标定位、教学内容与方法、校企合作、国际交流、加强卓越人才培养的师资建设等方面进行调整和改革,为切实提高金融学专业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和时代的发展,高端会计人才的培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学校引进了ACCA项目来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才,通过这种接轨国际的人才培养模式来适应新时代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我国高校在ACCA教学方面尚存在较多不足,如师资匮乏、课程安排不当和教学方法较为传统等。高校和教师应当对ACCA教学进行改革,优化师资和课程安排,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实践教学比重,达到培养国际化会计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高职院校也纷纷开设互联网金融专业符合社会发展需求。但是在互联网金融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师资力量薄弱、课程设置有待优化、实训内容无法体现专业特色等问题。在此基础上,从课程设置、实训项目、竞赛技能等方面,对高职院校互联网金融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时代要求高校培养出合格的互联网金融专业人才,以满足金融行业的转型和升级需要。文章关注于互联网金融专业的国外课程体系建设和国际证书认证,以期提高国内互联网金融人才的培养质量,实现与国际水准接轨。  相似文献   

8.
当前,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兴起与人才供给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体的高职院校也正面临着很大挑战。由于开设互联网金融的院校较少,至今仍没有较为成熟的教学模式可供借鉴。另外,开设本专业的高职院校出现了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尚未形成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双师型教师比例低等问题,给专业人才的培养造成诸多的不利影响。本文认为高职院校应确立以市场需求为主导的培养目标,明确人才定位、创新校企合作新模式、加强师资团队建设,以培养出能胜任互联网金融岗位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高校培养模式下的学生存在不能满足企业真实需求的问题,尤其针对目前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传统模式下多以理论教学为主,综合素质能力欠缺,本文根据当前各高校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中所出现的问题,紧跟时代步伐,从课程体系设置、实践教学强化、师资建设等方面,探索如何培养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如何培养出符合企业要求的电子商务人才,是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高校应明确培养目标、不断完善课程设置、加强师资力量、建立新型的实践教学体系、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为企业培养适合电子商务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1.
高校双语教学相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语教学在我国高校的推行仍处于探索阶段,其课程设置、师资等仍是薄弱环节,文章从双语教学的课程设置、师资培养、教材选择等方面出发,结合学生角度分析了高校双语教学管理工作中的影响因素,对目前高校双语教学工作的开展探讨了一些影响因素,旨在讨论双语教学质量的保障,使其在培养高素质、多元化的人才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当前,互联网金融人才面临较大缺口,而互联网金融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却严重不足,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学专业在互联网时代下,转型是必然之举。与此同时,我国快速发展的高等教育,使应用型本科院校逐渐收容了一些新晋的本科院校,导致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数量逐年增长,这使得金融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金融行业从业人员竞争意识增强,用人单位对金融专业毕业生也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通过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特点,高校人才的培养途径进行研究,寻找金融专业的课程体系及教学革新的新方法,提出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人才培养的建议,致力于培养出在互联网时代拥有全球视野、适应国际形势、具有竞争优势的应用型金融人才。  相似文献   

13.
新媒体时代地方高校广告专业教育迈入新的历史时期,培养创新意识强、实践能力强的"双强型"应用人才已经成为高校广告专业人才培养的共识。但目前广告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依然存在着实践教学内容缺乏规划、教学资源利用率不高、教学创新思维缺乏以及新型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在互联网时代,地方高校因其区域资源的有限性,需要因地制宜地开展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的改革,即充分利用新媒体资源,强化新兴产业与高校广告专业教育的合作,发挥"第三方教学评价体系"的作用,以图更长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岗位实践技能人才的会计电算化专业来说尤为重要,但目前许多高校的实践教学都不同程度存在教学方式单一、师资力量薄弱、教学内容不规范等问题。因此,必须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并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培养师资力量、调整课程内容与结构、推行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以此来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企业会计电算化人才服务。  相似文献   

15.
产业化背景下浙江邮轮旅游人才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具备邮轮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潜力,在这种背景下,对高等院校培养邮轮旅游人才提出了迫切而且较高的要求。目前,浙江在培养邮轮旅游人才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人才供给不足、培养目标不明确、人才培养方案不科学、教学理念老化、专业师资缺乏、综合素质欠佳等。浙江高校培养邮轮旅游人才对策:大力发展邮轮人才教育培训、以行业需求为方向,确立合理的培养目标定位,科学设置邮轮人才培育方案,教学中实施"工学结合""项目化"教学理念,加快引进培养师资队伍,将技能教育与素质培养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经济社会发展贯穿古今,随着经济发展的进步对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不断的深入。但高校在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培养目标不明、课程设置不合理以及实践教学匮乏等问题。并就此提出了培养经济社会需求的工商管理人才的优化师资力量结构、强化工商管理实践教学的硬件设施建设以及增加校企合作办学和教学改革的对策。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工商管理,而工商管理需要专业的人才来建设,经济社会发展人才是关键,人才是构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17.
高校金融专业双语教学实践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燕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15):202-203
双语教学是目前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课题,结合本校金融专业双语教学开展的实际情况对高校金融专业双语教学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应从教学模式、教材、教学方法、师资培训、考核方式等方面不断改进,推动金融专业双语教学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8.
基于问卷的金融会计实践教学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会计学是金融专业开设的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课程,承载着培养金融系统一线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因此开展实践教学尤为必要。目前很多高校的金融会计仍处于理论教学阶段,实践教学方面存在着很多困难和问题。本文针对这一现状,在高校学生中对在金融会计课程中实施实践教学的必要性、重大意义以及现状进行分析和问卷调查,从而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针对高校IT毕业生日益紧张的就业形势,如何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成为高校教育教学的当务之急。本文立足于普通高校对IT人才培养目标的合理定位,从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实践环节等诸方面对IT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实践证明这些措施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及特点,分析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现状,总结出互联网金融营销人才的重要性以及应具备的素质,从企业、高校、个人以及政府4个方面提出建议,希望对于互联网金融复合型网络营销人才培养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