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目的]为了促进哈尔滨市乡村旅游资源的科学开发与利用,文章提出乡村旅游发展的相应措施,旨在指导哈尔滨市乡村旅游的科学发展。[方法]在实地调研和文献分析的基础上,以哈尔滨市的乡村旅游资源为研究对象,采用AHP法确定哈尔滨市乡村旅游资源评价指标及权重,运用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哈尔滨市不同区县乡村旅游资源的等级和开发潜力。[结果]该文基于乡村旅游资源类型、资源质量以及开发条件3个项目层,选取了11个评价指标,创建了乡村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模型,并将该区的乡村旅游资源划分为3个等级:一级开发区(10~7分),二级开发区(7~5分),三级开发区(5~0分)。该区的乡村旅游一级开发区位于中心城区、阿城区和尚志市等近郊地区;二级区位于五常市、宾县、巴彦县、延寿县等其他城市近郊区,三级区位于通河县、木兰县和依兰县等城市远郊区。[结论]哈尔滨市的乡村旅游资源类型虽然丰富,但是资源分配不均,乡村旅游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应针对不同等级乡村旅游区域实施差异化发展策略与分级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与产业发展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赫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37(11):220-225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改善,乡村旅游产业也随之兴起。山东省作为我国的旅游资源大省,在乡村的旅游资源发展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其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与产业发展模式方面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文章对乡村旅游的理论进行了阐述,通过对山东省乡村地区旅游资源的现状和发展模式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着乡村地区旅游环境差、村民受教育水平不高导致当地旅游资源开发不充分、开发效率较低、产业发展模式较为落后、政策与法规管理体制不完善等问题,分析了以政府主导、企业主导和个人主导的3种发展模式对山东省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与产业发展的优缺点,并据此提出了加强法律法规建设、通过创新打造山东省特色发展模式、合理利用与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做好宣传工作、树立乡村旅游新形象的针对性对策和建议,以期提高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程度,开拓山东省经济发展的新渠道。 相似文献
3.
陈芳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37(5):232-236
文章以湖北省鄂东红色地区为例,构建了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评价模型,以薄刀锋旅游区、天台山旅游区、龙凤山生态园区、东坡赤壁景区、大别山风景区和黄梅现代农业园区作为鄂东红色地区为代表区域,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其乡村旅游资源进行了综合性评价。其次通过乡村旅游地区资源评价模型的构建对鄂东红色地区乡村旅游资源进行了定性和定量评价,结果显示,黄梅现代农业园区在鄂东红色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方面排名最高,大别山风景区最低。最后针对湖北省乡村旅游资源产业的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为湖北省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5.
乡村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51,自引:1,他引:51
近几年来 ,乡村旅游在我国发展迅速 ,尤其是各大中城市近郊的乡村旅游增长速度更快。乡村旅游的开发对丰富城市居民闲暇生活 ,发展农村经济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乡村旅游的全面开发 ,随之出现了许多棘手的问题 ,如不及时解决 ,将会严重地影响我国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一、乡村旅游概述1 乡村旅游的起源。 西班牙学者RosaMaryaYanguePerales (2 0 0 1 )将乡村旅游分为传统乡村旅游 (HomecomingorTraditionalRuralTourism)和现代乡村旅游(ModernRuralTourism)两种。传统的乡村旅游出现在工业革命以后 ,主要源于一些来自农村的城市…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种新兴的综合性旅游形式,乡村旅游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凭借优越的资源条件,五常市乡村旅游已逐步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然而,在资源开发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为此,本文对五常市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状况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全面促进资源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8.
大力开发饮食文化资源可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西藏乡村旅游中的饮食文化资源开发,有五条路径可以选择,即:大力推介特色饮食产品组合;打造民族特色美食街;举办以酒为主题的文化旅游活动;举办以茶为主题的文化旅游活动;大力开发多元化系列成品或半成品的餐饮旅游商品. 相似文献
9.
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产业重要组成,在地方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乡村旅游的发展为河南省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对于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具有辐射作用。河南省乡村旅游逐渐树立了品牌形象,且在特色旅游资源开发上效果显著,但随着乡村旅游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也逐渐暴露出一些开发管理问题。为促进河南省乡村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必须要加强乡村旅游资源的有序开发与协同管理,发挥好政府、企业、农民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海阳市为例,对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路径进行分析。运用调查法和SWOT分析法,认为海阳市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存在乡村旅游项目较少、乡村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内涵不够等问题,需要从丰富旅游项目、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乡村旅游产品内涵3个方面予以改善,以期增强其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能力,提升其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梳理山西省乡村旅游资源类型,精准定位和挖掘特色资源,因地制宜地发展和推动山西省乡村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方法]文章对山西省乡村旅游资源进行整理和分类,建立乡村旅游地的矢量数据,借助ARCGIS软件和空间分析模型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和区域分异性,并借助地理联系率探析其与经济、景点、历史名村等多因子的关联程度。[结果](1)山西省乡村旅游地分布具有明显的集聚特点,形成了明显的“一核两带”的集聚态势。一核即以阳泉市为中心的核心集聚区,两带即沿太原—晋中—吕梁的晋中集聚带,以及沿长治—晋城—临汾的晋东南集聚带。结合山西省乡村旅游地特点将其分为自然景观类、风俗文化类、特色农业类3类,数量分别为72个,69个和133个。(2)区域层面上,临汾市市自然景观类居多,晋城市以民俗文化类为主,太原市以特色农业类最多,晋中市、阳泉市2市种类分布较均匀,表现为多元化发展趋势。3类乡村旅游地均呈现一定的集聚分布态势和区域分异性,其中,自然景观类区域分布相对较均匀,且呈现多点的高核密度集聚态势;民俗文化类乡村旅游地主要分布于晋中和晋西南地区;特色农业类主要分布于经济、交通、人口等条件均较优越的中部地区。[结...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乡村旅游资源调查与生态旅游规划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爱兰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37(1):213-217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生活在喧嚣都市的人们越来越向往自由的田园生活,乡村旅游产业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式与旅游活动项目应运而生,并且越来越受到相关学者与政府的重视。文章在以山东省乡村旅游资源为研究对象进行调研,从发展现状分析山东省乡村旅游资源普遍具有齐鲁文化风韵内涵突出、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体验产品发达、基础扎实与机制灵活等特点;存在旅游产品同质化问题突出、创新能力不足,产品文化特色薄弱、对游客的吸引力不足,开发管理不规范、品牌意识不强,产业开发方式粗放、生态意识淡薄等问题。提出实施"政府-市场"配合管理机制,普及生态保护观念;加强科学规划编制,合理规划阶段性开发生态区域;实施分类管理,优化营销模式,注重生态保护过程;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种类,突出生态人文特色;引进并培育高素质人才,强化生态保护意识等建议,以期为山东省乡村生态旅游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李乔玲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8,39(2):196-199
[目的]针对云南省乡村旅游资源和乡村旅游规划进行调查研究,以期为云南省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支持。[方法]采用实地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对云南省乡村旅游资源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全省范围内的乡村旅游规划布局,据此提出进一步促进云南乡村旅游发展的建议。[结果]云南省乡村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根据地方特色和产业优势可以将乡村旅游资源分为5种类型,分别是:村落古镇景观型、民族民俗文化型、自然生态环境型、农事农耕生产型和特色物产经济型。云南省乡村旅游资源具有典型的空间分布特征,不同区域具有各自独特的乡村旅游资源,具体可分为6个区:滇中湖泊盆地乡村旅游资源区、滇西和滇西南低上山河谷乡村旅游资源区、滇西北高原山地乡村旅游资源区、滇东南喀斯特山水乡村旅游资源区和滇东北红土高原乡村旅游资源区。云南省乡村旅游实行分区规划,与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区域保持一致,也分为6个区域。[结论]云南省乡村旅游资源丰富,空间分布特点突出,全省乡村旅游规划合理布局协调发展,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对提高区域经济收益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梁陶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9,40(12):301-306
[目的]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研究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对促进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的发展,实现农业产业转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在构建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的基础上,采用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2010—2016年四川省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结果](1)2010—2016年,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评价值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新农村建设的评价值由0169增加到0751,增长了345倍,乡村旅游发展的评价值由0033 7增加到10,增长了2897倍,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2)2010—2016年,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由低度耦合(2010年)向中等耦合过渡(2012—2016年),两系统之间的关联度较高。(3)2010—2016年,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的耦合协调度逐年递增,耦合协调度由0207提高到了0650,由低度协调耦合逐步演变为高度协调耦合。[结论]四川省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整体效应和协同效应保持平稳增长,但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如何实现两者之间的互动持续发展仍然是今后要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山西省乡村旅游质量分级评价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红林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38(2):207-212
[目的]参考部分省市已出台的乡村旅游相关行业标准或规范,确定山西省乡村旅游资源的分级评价标准。[方法]以交通、接待、餐饮、住宿、商业与娱乐、整体环境、后勤保障与综合管理等8个关键要素作为对旅游质量的评价指标,并选取山西省内较为著名且具有代表性的20个乡村旅游示范点为范例,将不同层次开发建设、旅游设施配套的乡村旅游区划分为5个档次,以逐级递增的等级标准,为山西省乡村旅游资源分级评价制定出了从"一星级"到"五星级"等5个等级的评价标准。[结果]获得"五星级"旅游点3个、"四星级"旅游点10个、"三星级"旅游点7个,其中"五星级"旅游点为昔阳县大寨村生态农业园、阳城县皇城村、晋中市后沟村。[结论]乡村旅游资源评价标准既可用于分级评价众多旅游点,又是政府引导乡村旅游行业发展方向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海南省乡村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莉秋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38(6):170-177
[目的]通过构建海南省乡村旅游资源可持续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一种乡村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有效评价和量化的方法。[方法]文章以海南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为总目标,在参阅相关文献和听取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海南旅游自身特点,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由海南乡村旅游资源系统、环境系统、经济系统、管理服务系统等4个维度、39个具体变量组成的指标体系框架,并对指标体系进行权重分配。[结果]系统层四大系统权重大小分别为:乡村旅游资源系统乡村旅游管理服务系统乡村旅游环境系统乡村旅游经济系统;要素层权重分别为:乡村资源质量乡村生态环境乡村旅游经济效益;指标层权重分别为乡村环境质量指数乡村旅游收入乡村旅游资源的历史文化价值=传统文化保护投入乡村(门票)收入比例=乡村综合管理水平乡村旅游地设施=乡村旅游投入比例乡村旅游机构与制度完善程度。[结论]从总体来看,海南乡村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分为系统层、要素层、指标层,其中系统层乡村旅游资源系统和乡村旅游管理服务系统所占比重较大,说明海南乡村具有较高的资源禀赋,也证明了乡村旅游管理服务在旅游发展中的重要性;指标层每一项具体指标所占的比重各不相同,权重大小不一,总体相差不是很大。 相似文献
17.
霍佳颖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37(1):222-226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休闲娱乐的时间变短,可以享受自然与人文风光的乡村旅游逐渐成为游客首选的旅游形式之一。为了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如何开发并合理利用乡村旅游资源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问题。陕北黄土高原拥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其乡村旅游发展具有很大潜力。文章通过梳理乡村旅游的概念、乡村旅游资源的内涵与分类方式,从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等2个方面分析了陕北黄土高原乡村旅游资源现状,总结出该地区的乡村旅游资源拥有资源数量较多、类型多样,分布较为集中、利于组合开发等比较优势,提出陕北黄土高原乡村旅游应采取打造陕北黄土高原乡村旅游品牌、利用科技手段建立先进营销模式及开发个性化的旅游服务营销产品等营销策略,从而推动陕北黄土高原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乡村旅游资源分类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静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8,39(6):210-216
[目的]立足于河南省乡村旅游资源,结合其特色进行资源分类并对乡村旅游资源做出评价,以期为河南省开展"旅游扶贫"工作,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合理规划、定位提供借鉴及参考。[方法]依据河南省乡村旅游资源的形态、特征、功能、用途,结合前人研究成果,采用国标分级标准,构建河南省乡村旅游资源等级分类体系;选取目前对于乡村旅游资源的评价方法采用最多的层次分析法(AHP)对河南省乡村旅游资源做出评价。[结果](1)河南省乡村旅游资源可分为5个主类、19个亚类以及55个基本类,该分类体系较为全面地概括了河南省乡村旅游资源的功能及类型;(2)资源开发价值是评价河南省乡村旅游资源的最重要指标,其次是资源经济价值;(3)乡村居民环境保护意识、乡村设施完善度成为评价河南省乡村旅游资源的重要指标,这主要与河南省乡村旅游业只注重短期经济效益、忽视长期资源环境效益,只注重资源开发、不注重配套设施完善有关。[结论]河南省在发展自身乡村旅游产业时,注重自身丰厚资源的利用、合理开发传统村落资源、加强乡村居民环保意识培养和乡村设施建设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