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保护农民权益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三农”问题是新、旧两届政府都非常重视的问题。朱镕基在200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放松。而在“三农”问题中,保护农民权益又是其中的关键。实现和维护农民的权益必须采取得力举措:农民直选乡镇官员;组建具有独立性的农会;允许农民自由迁徙;调整分配实系;大力发展农村教育。  相似文献   

2.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大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十分重视“三农”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为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解决好“三农”问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全国亿万农民的迫切愿望和要求。  相似文献   

3.
农民向城镇集中是“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的关键,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当前大开发、大建设背景下,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理念,正视“农民向城镇集中”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研究制定针对性强、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在开发建设中实施“农民向城镇集中”的发展战略、实现南汇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农民市民化研究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三农”问题与城市化议题已成为学术界和各级政府部门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和焦点问题,而这两个问题的核心和根本所在就是农民的最终出路与角色转型问题。当前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而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出路在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市化,把农民从对土地的单一性依赖中解脱出来,实现农民市民化。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农民增收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政府正确方针的指导下,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3.6元增加到2008年的4760.6元,  相似文献   

6.
关于我国西部“三农”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侃 《企业经济》2003,(1):51-54
“三农”问题是困扰我国西部各省、市、自治区的主要问题,党和国家领导人、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政策、方针和方案。尤其是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成功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西部的“三农”问题日显突出,成为我国西部农村关注的热点,“三农”问题的解决成为日益迫切的任务。本文就从西部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新的形势下西部所面临的新的农业问题、新的农村经济发展问题、新的农民增收问题进行了思考。一、“三农”问题的内在关系所谓“三农”就是指的农业、农村和农民;“三农”问题指的农业增产、农…  相似文献   

7.
农民收入问题不仅仅是农业和农村本身的问题,它制约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已经成为现实社会较为突出的问题。当前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较多,农民需求多变,农村资金供需矛盾仍比较突出,服务“三农”的农村金融特别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合金融机构)服务没有得到及时“跟进”。笔者联系当前农村社会状况及农合金融机构工作的实际情况略谈几点见解。  相似文献   

8.
“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和基本目标。如何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有效地解决“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徐州位于江苏、安徽、山东三大省交汇处,是江苏省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农村劳动力最多的市之一。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农民问题,是关系到中国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也是关系到小康社会建设和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问题,其中农民的就业是“三农”问题的核心。  相似文献   

10.
农业问题是世界贸易组织第六次部长级会议的重要议题: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也同样是中国政府长期以来的一项重要任务。在不久前结束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中国共产党还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关于农民问题的理论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泽东农民问题理论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它不但引导了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的胜利,对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伟大历史任务同样起着积极的指导作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自觉地以毛泽东农民问题理论为指导,重视农民、尊重农民、发动农民、引导农民。  相似文献   

12.
一、北京市农村经济特点 首都“三农”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虽然北京农业份额不大、农村经济规模不大、农民比重不大,但农业与农村发展在首都现代化建设中占据独特而重要的位置。加快解决“三农”问题,是首都率先迈向全面小康.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十五”时期,北京市“三农”经历了三个转变:农业从传统向都市型现代农业转变.传统农民正在向新型农民转变.  相似文献   

13.
时隔18年后,中央“一号文件”又一次关注农村问题。像这样将农村、农民问题当作头等大事来抓,自改革开放以来已是第六次了。新的中央领导真是英明伟大,明察秋毫。农村问题已严重到了不能再等闲视之的地步了。“农村真穷,农业真贫,农民真苦”,李昌平的这句对农村现状的概况,胜过无数专家的千言万语。据说,这位曾对国务院前总理朱镕基直言的原农村乡  相似文献   

14.
农民是农村的主体,是农业的主人,从一定程度上说,农业、农村问题都是农民的问题。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中,必须坚持以农民为本的价值取向,做到一切为了农民,依靠农民,塑造农民。一、为了农民,就是把不断改善农民的生存和发展条件作为建设新农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我国近期的宏观政策决策,农民职业教育和中共中央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系将十分紧密。而职业教育,特别是农民职业教育与农业技能培训在未来的发展中将显示出对后者的强大推动作用。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占到总人口的绝大多数,怎样解决农民及农村问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针对我国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的现状及新情况,初步探讨了其对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民增收问题、农业产业化发展问题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李嵘 《活力》2003,(10):6-7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农”问题归根结底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增收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是在农村,没有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因此,我们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发展和繁荣农村经济,努力实现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正处于急剧而又迅速发展的社会转型期。社会转型不仅使农村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也使农民的就业方式、组织行为、思想观念产生深刻的影响。“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增收又是农民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改革现有财税体制加速农村物流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夏秀芬 《物流科技》2003,26(3):34-35
农民问题与农村物流经济发展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国民经济总体发展的“瓶颈”。要克服这种“制约”需从改革农村财税政策入手,扩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基础教育的投入,促进物流在农村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李红波 《民营科技》2008,(2):100-101
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是破解“三农”问题的关键,培育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以和谐文化来凝聚广大农民,提高农民素质,塑造社会主义新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20.
解决农民养老保险问题,是建立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险体系、推进新农村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所说的“农民”包括四个层面,一是原国有大中型农垦企业的“农工”,其养老保险问题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已于前几年悄然解决;二是进入城市长期务工的农民工,其养老保险问题尚在酝酿或探索之中;三是仍在农村务农的农民,这是最大的群体,曾经进行试点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因制度设计和政府“零投入”问题已搁浅,重启尚待时日:四是因城市建设而被征用土地的农民,也称失地农民,其社会保障问题一度处于“真空”状态,近几年各地已从探索养老保险问题入手,开启破冰之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