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农民上缴工作难度已越来越大,一提起农民费用的收缴,不少干部抓耳挠腮,皱眉头,以至有人说:“天下第一难事不是计划生育了,而是上缴提留工作。”1999年,农业要增产,农民要增收,农民上缴工作也应该开创一个新局面。“三提五统”.难!难!难!一位农民如此发难村支书:“我要你跑10趟,你跑9趟也甭想让我缴钱”。这位书记果真先后10次登门,最后一次含着眼泪弯腰拾起了这个农民扔在地上的上缴款。这是发生在江苏省滨海县某村的一幕。王彦、韩立坚两位作者给本刊来稿反映: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上缴难呈日益加剧的趋势。我…  相似文献   

2.
王瑞泽 《活力》2012,(19):113-113
一、家电下乡政策面临的问题及原因浅析 (一)农民对家电下乡趋于冷淡.家电下乡政策是扩大农村消费、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推行三年取得一定成效,但农民的热情逐步下降.主要原因有: 1.农村生活水平较低,农民消费观念落后.我国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只有约6000元,农民最担心的养老保险、合作医疗、社会保障等刚起步、不完善,并不能解决后顾之忧.农民受传统消费观念的影响较大,有着量人为出的节俭传统,储蓄意愿强,不必要的东西一般不买,不可能为了一些补贴就把不容易积攒的钱花掉.这是家电下乡难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正值盛夏酷暑,地处湘北门户的临湘县,广大农民刚刚结束紧张而劳累的抢收抢插,理应感到欣慰和高兴。然而,在他们的脸上丝毫看不到半点笑容,看到的却是驱不散的愁云,听到的是发不完的牢骚。农民们说:“我们苦呀,倾囊投入,穷耕苦作,大半年盼丰收换几个钱,可如今摘来的茶、收来的谷谁也不理睬了。我们种田人拿什么钱买肥、买药、买油盐,拿什么钱送子女上学?”今年,这个县由于农副产品收购资金超常短缺,带来了超常“卖难”,已成  相似文献   

4.
“开春后,灾区农民最需要什么?”浙江一帆农药厂厂长吴正绍农民出身,对灾区农民的事情最关心。他的答案是:开春后,灾区农民最需要质量好、价格低的农药。  相似文献   

5.
<正> 10年前,以家庭联产承包制为先导的,发轫于农村经济深处的农村经济改革,曾使长期处于窒息状态的农民的积极性获得了最充分的发挥,从而使我国农村经济在80年代初期呈“超常规”速度发展。但是,在生产大发展之后,伴随而来的是广大农村一片叫“难”声,即:买难、卖难、种田难、饲养难。尽管在个别地区有的农民自发组织起来  相似文献   

6.
罗晓萍 《活力》2012,(19):73-75
近年来随着农村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与日俱增,为满足广大农民的基本文化需求,一项由政府统一规划和组织实施的惠民工程"农民书屋"应运而生,"农民书屋"工程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家书屋"工程就是通过政府投入和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切实解决农民"买书难、看书难、借书难"的问题,满足广大农民文化生活的需要,自国家实施"农民书屋"工和以来,全国共建成"农民书屋"2万余家,2015年将基本覆盖全国64万个行政村,届时将极大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如何能让"农家书屋"长久发挥作用,如何做好建设、管理、利用方面的工作,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探索.  相似文献   

7.
2005年8月上旬,湖北省谷城县冷集镇子胥、马庄等13个村遭受暴风雨袭击,造成交通、通讯、供电、供水中断。面对灾情,当地供电部门快速、全力投入抢修。但由于灾情重大,倒塌的树木太多,不少树木还“躺”在电杆、电线上,供电人员毕竟人力有限,要保证尽早恢复通电,需要所在村群众的配合,但不少群众宁可几天夜晚“打瞎火”,也不愿伸出手来帮一把。村干部“请”他们,农民先把手伸出来,问:干了给多少钱?没钱的村干部一时处于两难的境地。随着农村“两工”(义务工、建设工)的减少或取消,村干部反映,兴办农村公益事业越来越难了。难就难在兴办公益事…  相似文献   

8.
张炜 《秘书工作》2013,(9):29-29
一位海外朋友说,一个政客在拉选票时,不停地谈今后要怎样为当地搞来更多的钱。当地的一位老太太听着听着就插话说,我们不再需要这么多钱了,我们的钱已经足够花了,我们现在最需要的是我们的孩子还能够继续到海边捡贝壳。  相似文献   

9.
公益营销背后确实隐藏了很多机会。但这么多的机会里有大有小,有难有易,投身公益营销回报大不大,不在于出的钱多不多,而在于是不是能够抓住最关键的核心机会。只有这个机会,才能催化公益营销的效应,产生“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乡镇应设“信息站”农民最需要了解"种什么合算",卖给谁"划得来"──农民走向市场,最需要的是信息。指令性的农业生产计划取消之后,农民最需要了解"种什么合算","卖给谁"划得来之类的行情,这就需要大量的信息。由于历史的和地理的原因,大多数农民的居住地交...  相似文献   

11.
编者寄语     
看一看粮囤子,拍一拍钱袋子,几乎所有的农民都感觉到钱不好挣了。汗水没少流,粮棉没少收,钱却没多挣,农民对些纳闷,干部为之犯愁:这到底是怎么了?农民增收,这一关乎农民幸福安康和国家发展稳定的大事,已成为朝野上下共同关洪的热点。"两会"代表们发自肺腑的话语、专家学者们深刻独到的分析,饱含着他们对农家忧乐的关切,对改革大业的思索。《农民增收,路在何方》?这是我们面临的一道很难破解而又必须破解的难题。破解这道难题除了中央财政的大力支持外,还需要各级地方政府为农民营造一个宽松的增收环境,让农民经营的主权大些…  相似文献   

12.
背景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担粮.好的种子,是丰收的保证;稳定的农资质量,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条件.倘若农民种上的是假种子,使用的是假化肥、假农药,种子钱、肥料钱和农药钱赔了不说,一年就可能颗粒无收,一年的汗水也付之东流.每一年,遭受这样"不幸"的农民不胜枚举.一旦农业因假冒伪劣农资遭灾减产,不仅会使农民的生活质量受到影响,也将使农民面临缺乏扩大再生产的资金的困境.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农产品流通中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导致农产品卖难问题频繁出现,“卖西瓜难”、“卖芹菜难”等现象层出不穷,严重困扰了农业的稳定生产和农民的稳步增收,已成为制约农业整体发展的战略性问题,需要以质量为核心,从布局来突破——农产品特别是生鲜农产品的流通关系到我国农村社会的稳定、经济的持续增长以及人民的身心健康。目前我国农产品流通中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导致农产品卖难问题频繁出现,“卖西瓜难”、“卖芹菜难”等现象层出不穷,严重困扰了农业的稳定生产和农民的稳步增收,已成为制约农业整体发展的战略性问题。我国农产品流通难…  相似文献   

14.
一位乡镇干部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忧心忡忡地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难点都在山区农民这个特殊群体。他们要实现小康,还需要走很长一段路,需要突破面临的“六难”  相似文献   

15.
现在农民维权难度比较大,面临着“四难”即:举证难、鉴定难、索赔难、诉讼难。一方面农民很少保留购物凭证,另一方面农资质量的鉴定很麻烦,检测要到城里去,成本高,费钱费时,因此农民消费者自认倒霉的多.  相似文献   

16.
开拓农村市场,从根本上说,需要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只有农村经济发展了,农民手里有了更多的钱,农民消费水平才能有大的提高。与此同时,我们还应为农民购买和使用工业品创造必要条件,提供相应方便,促进农村市场的进一步活跃。目前农村市场需求量大、与工业生产关联度高、带动作用强的商品主要有三类:一是建筑材料。据统计,近几年农村建房材料的销售  相似文献   

17.
浸透在棉絮中的酸甜苦辣车先申,李传见最近,笔者在鲁豫交界的棉区进行调查走访时,那里的农民及基层干部道出了棉花生产、收购中的酸辣苦甜。去年收棉难,今年将更难,基层有一本难念的经一位40多岁的农民说,国家需要棉花俺也知道,可化肥、农药、种子等农用物资全放...  相似文献   

18.
自从出现农民讨薪难的问题以来,各地都为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进行反思和讨论。弱势者之所以弱,皆因缺少钱又缺少权。钱谁都不愿给,但给权大家都很大方。于是不少部门都出台了些规定和文件,郑重地给弱势者“授权”:如“建筑单位不按月支民工工资,民工有权停建”,  相似文献   

19.
老林 《企业导报》2001,(1):42-44
投资办实业,没钱的人找人借钱难,有钱的人要用好钱,也难!有钱不用是对资本的浪费,用钱无收益如同肉包子打狗,对于投资者来说,用钱难,不用钱也难。面对两难,你如何作出选择?  相似文献   

20.
丁涛 《乡镇论坛》2009,(5):15-15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在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中,注重从群众最现实、最直接、最迫切的需要入手,以农民群众满意为目标,突出四个结合.切实让农民群众在社区建设中得到实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