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产品质量认证是以标准为依据的,没有一个适合认证需要的标准,就不能进行认证。那么认证适用的标准是什么呢? 产品质量认证分安全认证和合格认证。安全认证一般为强制性认证,安全认证的标准主要是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合格认证依据的标准应当是具有国际水平的国家  相似文献   

2.
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的结果,一定会出现不合格产品的生产企业。对于生产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产品质量法》已有明确处理规定,但日常监督中,往往遇到的是一般的不符合标准的产品和企业拒检的产品。过去我们镇江市标准  相似文献   

3.
《企业标准化》2010,(10):27-27
按照《产品质量法》的规定,判定产品质量责任的依据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默示担保条件。即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产品质量要求。例如:产品不得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符合安全、卫生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的安全卫生指标要求;产品必须具备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4.
第七条生产者应当履行下列义务(一)产品质量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十四条规定的要求:1、不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有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应当符合该标准;  相似文献   

5.
上期《执法争呜》栏目中“符合质量标准但不符合明示质量状况的产品是否是不合格产品?”一案,编者同意第二种意见。因为根据《产品质量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产品质量合格是指不仅应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还应符合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否则即为不合格产品。  相似文献   

6.
为使我国标准化工作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并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根据忡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情关规定,对强制性标准的范围和内容进行规范,制定本规定。一、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强制性国家标准、强制性行业标准和强制性地方标准。二、强制性标准的形式强制性标准可分为全文强制和条文强制两种形式:l、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需要强制时,为全文强制形式;2‘标准中部分技术内容需要强制时,为条文强制形式。三、强制性内容的范围l、有关国家安全的技术要求Z2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3。产品及产品生产、储运和使…  相似文献   

7.
第一条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促进国际贸易的需要 ,加强强制性标准的管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和有关标准化规章的规定 ,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本规定所指的强制性标准包括要求全文强制执行或部分条文强制执行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强制性行业标准和强制性地方标准。第三条 强制性国家标准应贯彻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 ,主要以保障国家安全、防止欺骗、保护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保护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保护环境为正当目标。第四条 强制性标准或强制条文的内容应限…  相似文献   

8.
国家监督抽查的质量判定依据是被检产品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以及企业明示的企业标准或者质量承诺。当企业明示采用的企业标准或者质量承诺中的安全、卫生等指标低于强制性国家标准、强制性行业标准、强制性地方标准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时,以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或者国家有关规定作为质量判定依据。  相似文献   

9.
如今,人们在阅读一些相关媒体时,经常会看到有关权威部门抽查某类产品合格与不合格的信息。依据这些信息,多数人都会筒单地认定某类产品的好坏。殊不知这些合格与不合格背后还有许多名堂。了解这些名堂对人们全面认识其本质大有益处。 首先,合格与不合格的判定依据是标准。同一种产品,不同等级的标准在相关指标上的差异会直接影响对该产品质量合格与不合格的判定。《标准化法》规定,我国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企业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又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强制性标准必  相似文献   

10.
<正>《产品质量法》中规定了下述产品质量违法行为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1.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冒称合格产品,构成犯罪的; 2.生产、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构成犯罪的; 3.销售失效,变质产品,构成犯罪的; 4.以行贿、受贿或者以其他非法手段推销、采  相似文献   

11.
《企业标准化》2003,(5):42-49
什么是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 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是各国政府为保护广大消费者人身和动植物生命安全,保护环境、保护国家安全,依照法律法规实施的一种产品合格评定制度,它要求产品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技术法规。强制性产品认证,是通过制定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和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程序,对列入《目录》中  相似文献   

12.
《企业标准化》2002,(4):17-19
第一条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促进国际贸易的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和有关标准化规章的规定,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本规定所指的强制性标准包括要求全文强制执行或部分条文强制执行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强制性行业标准和强制性地方标准。第三条 强制性国家标准应贯彻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主要以保障国家安全、防止欺骗、保护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保护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保护环境为正当目标。第四条 强制性标准或强制条文的内容应限制在下列范围:(一) 有关国…  相似文献   

13.
企业标准是对企业内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要求、管理要求和工作要求所制定的标准(《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第三条),现行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还是原国家技术监督局1990年8月24日依据当时企业标准化工作实际情况制定的。该办法第六条规定企业标准有以下几种:(1)企业生产产品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的,制定的企业生产标准;(2)为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进步,制定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的企业产品标准;(3)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选择和补充的标准;(4)工艺、工装、半成品和方法标准;(5)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  相似文献   

14.
我们在上一期的标准化工程师培训讲座中介绍了编写企业产品标准的要点,本期讲座将从另一个视角来解读企业参与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制修订活动的内容和路径,诠释企业主动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制修订等标准化活动的意义和作用.一、我国标准体制根据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我国标准为“四级标准”,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并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两类,地方标准中凡涉及工业产品安全、卫生要求的,在本行政区内按强制性标准执行.  相似文献   

15.
《标准化法》明确规定,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应当制定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禁止生产、销售和进口。推荐性标准,国家鼓励企业自愿采用。企业产品标准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和检验产品质量的依据,也是企业对产品本身的明示担保和对消费者的质量承诺。  相似文献   

16.
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这是标准化法第二章第七条的规定。凡涉及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标准是强制性标准,其它标准是推荐性标准。  相似文献   

17.
《标准化法》明确规定,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应当制定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禁止生产、销售和进口。推荐性标准,国家鼓励企业自愿采用。企业产品标准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和检验产品质量的依据,也是企业对产品本身的明示担保和对消费者的质量承诺。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  相似文献   

18.
办法实施要明晰关键词 《管理办法》中有两个关键词,即"缺陷"和"召回"."缺陷"是指由于设计、制造、警示标识等原因导致的在同一批次、型号或者类别的消费品中普遍存在的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保障人身、财产安全要求的情形或者其他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把这个定义梳理后,可以用"3种原因+2个特征+2种情况"来理解,也就是说,一般缺陷产品的产生是因为设计、制造、警示或标识而导致;它还必须具有危及安全和批次性这两个特征;它可能是不符合标准的不合格产品、也可能是符合标准但存在不合理危险的合格品.符合这些条件的就叫"缺陷".  相似文献   

19.
《产品质量法》中规定了下述产品质量法行为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1、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称合格产品,构成犯罪的;2、生产,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构成犯罪的;3、从事产品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规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凡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属强制性标准,其他是推荐性标准。确定强制性标准的范围是:(一)药品标准、食品卫生标准、兽药标准;(二)产品及产品生产、储运和使用中的安全、卫生标准、劳动安全、卫生标准、运输安全标准;(三)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卫生标准及国家需要控制的其他工程建设标准;(四)环境保护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质量标准;(五)重要的通用技术术语、符号、代号和制图方法;(六)通用的试验,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