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中国货币政策调控机制的改革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近年来 ,尤其是 1 998年以来中国货币政策调控机制改革出现了突破性进展。以取消对商业银行贷款规模的限额控制、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和扩大公开市场业务为标志 ,中国货币政策调控基本实现了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的转变 ,市场开始在货币供应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直接调控是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价格或数量进行直接控制。间接调控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自身的资产负债表或中央银行信贷价格来影响金融机构的行为。从理论上讲 ,引致货币政策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变的主要原因有两个 :第一 ,允许金融机构根据市场导向来分配资金 ,可以建立更加灵…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30年的货币政策规范变迁——回顾与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货币政策规范变迁过程,经历了财政出纳型货币政策规范、直接调控为主的相机抉择型货币政策规范、间接调控为主的相机抉择型货币政策规范以及隐性通胀目标制型货币政策规范四个阶段.通胀目标制型货币政策规范是当前我国货币政策规范的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3.
公开市场业务实践与货币政策操作方式转变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1997年以来 ,随着中国经济和改革形势的变化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方式正在发生着重大变化 ,即由行政性的直接调控逐渐转向以市场为基础的间接调控方式 ;而推动公开市场业务正是建立货币政策间接调控方式的重要内容之一。公开市场业务与财政货币政策协调运用、国债发行和流通、利率改革以及金融市场发展等重要问题都有着紧密联系。本文将描述近年来中国公开市场业务的实践 ,并就正在变化过程中的货币政策操作方式进行讨论。一、货币政策目标与政策工具的选择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卖债券的交易活动 ,中央银行在市场上进行…  相似文献   

4.
易纲 《资本市场》1999,(10):6-11
<正> 中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与此相适应,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也在从直接调控走向间接调控。一般说来,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币值的稳定以促进经济增长。为了达到稳定币值的目标,有些中央银行主要以调控利率为工具(比如美国);有些中央银行主要通过调控货币供给量为中介目标。中国在过去和现在都一直采用主要通过调控货币供应量的手段达到货币政策的目标。在90年代以前,中国人民银行主要通过现金计划和信贷计划来控制货币供应量。进入90年代以后,中国的货币政策逐步由直接调控走向间接调控。为理解这一过程,我们必须对货币的创造  相似文献   

5.
分析经济波动过程中不同阶段我国货币政策的特征,以及股票市场的表现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搜集数据重点探讨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如存款准备金率、货币供应量等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效应。最后得出结论:在经济波动中,作为调控经济增长手段的货币政策总能影响股票市场,并在经济基本面没有改变之前,股市就做出反应。股票市场的涨跌,与货币政策的松紧程度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6.
《经济研究》2016,(1):42-54
随着利率管制的基本放开,货币政策亟需由传统数量调控向以利率为主的价格调控模式转型。作为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的实际利率锚,自然利率将为中央银行政策利率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本文以新凯恩斯一般均衡模型为基础,从自然利率的三层含义出发,构建状态空间模型,对中国的自然利率进行估算。结果显示,我国自然利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经济增长的先行指标,为解释和预测经济运行态势提供依据,利率缺口不仅是经济波动的"指示器",而且可以为货币政策的制定和评价提供重要依据,这对新常态下的货币政策转型和宏观调控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经历了计划经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及市场经济阶段,伴随经济体制的转变,货币供应机制也发生着变革。本文通过对货币供应机制变迁路径及对不同阶段货币供给效应分析认为: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调控经历了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的转型,货币供应机制由正向调控转为逆向调控;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不协调,货币政策独立性受到挑战。因此,应加快汇率制度改革,使货币调控尽快回归主动地位。  相似文献   

8.
田奇 《当代经济》2000,(8):30-31
1996年以来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的方向和力度上进行了较大的调整,由过去的直接调控为主,逐步转向间接调控为主,由“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逐步转向“稳健的”货币政策,采取了诸如取消信贷规模、7次降低利率、2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延长贷款期限、实行贷款窗口指导原则、开展一系列消费信贷、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等政策措施,力图增加货币供应量,刺激消费,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力。  相似文献   

9.
货币市场、利率与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宏观经济研究》2001,(10):37-41
1998年以来,伴随着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争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问题引起理论界广泛关注。从一些发达国家的情况看,通过货币市场和利率的作用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一条基本渠道。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中货币市场和利率已经开始发挥作用。但由于我国货币市场还待完善,利率尚没有真正实现市场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随着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模式从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方式的转变,加快构造畅通有效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越来越迫切。通过发展货币市场、实现利率的市场化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问题,成为当前经济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以取消对商业银行贷款规模的限额控制、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和扩大公开市场业务为标志,中国货币政策调控基本实现了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的转变。这一转变是20世纪中国金融业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在中国金融改革和金融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