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 毫秒
1.
他们是商界最具威胁的竞争者,他们藉资本之势,冒着不惜血本的风险、快速吞并的消化不良,策马前行,大肆扩张。无论是两败俱损或是最终双赢,他们都是这个合纵连横时代当仁不让的并购主角。他们瞄准中意的猎物,他们的触角越伸越远,他们为了达到目的甚至飘洋过海。而这场危险的掠食游戏究竟是在建造称霸商业的航母,还是自掘企业毁灭的坟墓?  相似文献   

2.
朱雪尘  肖鸿扬 《英才》2005,(2):72-72,73,76,77,80,81
(按姓氏拼音排序) 1 包宗业三元集团董事长并购事件:2004年12月3日,北京食品全资控股股东北京控股有限公司,将其持有的北京食品100%的股权分别转让给三元集团和京泰公司。 2 蔡来兴上实集团董事长并购事件:2004年5月,启动总额近14亿港币的资产重组,其中包括该集团在港主板上市的上实控股以8.17亿港币收购沪市上市公司上实联合56.63%的股权。  相似文献   

3.
中国一批优秀的本土企业如TCL、联想做起了跨国梦。但在国际化过程中的企业文化的变迁,却可能使企业陷入身份认同危机。身份认同是社会心理学的概念,借用在商业方面,则是指企业在不断扩张中,因为不同背景的人才加入和多元文化的相互碰撞,导致能够辩识企业的特性出现模糊。换句话说,怎样让不同国籍、不同种族、不同文化和不同年龄的员工都能认同新的TCL或者联想?显然,原有的文化必须发生改变。被收购的一方能否接受来自不同企业乃至不同国家文化的冲击?他们如何看待自己在新企业里的角色?对于并购方来说,是否仅仅意味着“我的地盘我做主”?被并购方的员工,会产生被遗忘的失落感吗?难道真的是“你可以掳走我的人,但你不能掳走我的心”?如何在“本土”员工和“移民”员工之间,建立共同的文化和身份认同,是中国企业获得跨国并购成功的必要条件,也是所有正在进行国际化的企业关心的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