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袁卓君 《经济论坛》2012,(8):109-111
“营销难”是当前我国特色优质农产品产业化发展进程中的突出问题,其根源在于产业链上下游缺乏有效对接,导致特色优质农产品的种植结构无法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需求,产业链优化就成为破解农产品营销难的有效途径.本文以闻名中外、深受消费者欢迎的湖南洞口雪峰蜜橘为例,探讨了优质农产品产业链的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2.
农产品品牌作用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农产品质量的隐蔽性导致农产品市场逆选择现象严重,使得农产品市场上出现优质农产品"买者不敢买,卖者卖不动"的尴尬局面。文章认为农产品品牌是解决农产品市场逆选择的有效方式。农产品品牌可以降低消费者购买农产品的信息收集成本和选择成本,消除消费市场的逆选择现象;可以通过降低农业企业的推介成本增加企业利润,促进企业的永续增长;也可以促进农户增加优质农产品供给,实现收入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一、中国农业产业结构面临的问题1.农产品质量不高。现在我国农产品数量短缺的问题已经基本得到解决 ,但农产品大路品种多 ,优质品种少 ,缺乏适销对路的优质农产品。我国农产品总体质量不高 ,除品种技术原因外 ,还忽视了因地制宜 ,陷入低质农产品大规模循环生产的怪圈。2 .区域结构趋同。我国地域广阔 ,各地区的要素禀赋差异显著 ,由此决定了农业区域布局应各具特色。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由于强调农产品区域平衡 ,无论粮食主产区和粮食主销区都必须保证粮食自给 ,区域优势无从形成和发挥。随着改革的发展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农业区域布局已…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环抱北京、天津两大城市,之间的经济交往由来已久.作为国家的农业大省、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河北与京津在农业经济交往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加快建立京津冀农产品市场,对于河北省进一步开拓国内农产品市场,提高农产品生产利润,推动高效、优质农业的全面发展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在对河北省发展京津冀农产品市场建设中所存在问题及发展机遇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为河北省发展京津冀农产品市场战略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在我国农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下进行的一项全局性,战略性调整,其深层次原因在于农产品市场供求关系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即将加入WTO,农产品面临严峻的国际市场竞争.调整农业结构,扩大优质农产品的种、养殖比例,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优化农业生产环境,积极发展适应国内国际市场需要的绿色有机农产品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6.
农产品品牌化经营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产品品牌化经营对农业发展有很大的带动作用。农产品品牌化经营通过降低农业企业的成本来实现农业企业利润最大化,通过促进农户增加优质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来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7.
农产品网络营销是一种新型的营销渠道.农业企业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收集消费者需求信息,农业发展信息,农业生产资料信息,开展农产品网上销售,让企业与消费者进行一对一的沟通,及时掌握消费者需求动态,培育消费者忠诚,建立消费者客户群,树立农产品品牌.让农业生产企业与消费者零距离,打造利益共同体,使消费者获得优质农产品,使农业生产企业获得稳定的客户支持.  相似文献   

8.
农产品品牌化经营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产品品牌化经营对农业发展有很大的带动作用。农产品品牌化经营通过降低农业企业的成本来实现农业企业利润最大化,通过促进农户增加优质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来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9.
垂直协作与农产品质量控制:一个交易成本的分析框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农业的生产与经营活动多以农户为基本单位,造成了农产品质量控制方面的困难.本文首先运用交易成本理论分析了农产品质量控制中垂直协作的作用;进而通过对不同组织治理模式的交易成本内化和外化能力进行比较,勾勒出不同垂直协作关系下的交易成本边界比较曲线,探讨了不同垂直协作关系对农产品质量控制的影响及其成因;最后提出建立一套可以稳定地供应安全、优质农产品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0.
绿色农产品封闭供应链构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分析当前农产品供应链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其不足,构造了与绿色农产品物流需求相适应,且与追踪、追溯系统紧密结合的绿色农产品封闭供应链体系结构,并详细分析了其特点及运作机制,使整个供应链的运作能够切实保证绿色农产品"优质低价"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日前,“永业乐自然-每日农经第二届魅力农产品嘉年华”晚会播出。晚会通过精心编排的歌舞节目推介出魅力农产品,同时邀请农业专家现场解读优质农产品的市场“行销密码”。  相似文献   

12.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农产品消费结构转型升级,有效供给不足,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此背景下被提出。在农业供给侧方面,我国农产品生产成本高企,国家为保护农民的收益,对部分农产品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以及临储政策,致使国内农产品价格高于进口农产品完税价,形成价格倒挂。经济新常态下,我国消费者更倾向于安全、优质的农产品,而我国农业在优质农产品方面严重供给不足。"刘易斯"拐点的出现,人口红利的消失,进一步加剧我国农业供给侧面临的困境。要消除上述困境,需要积极审慎推动土地制度改革,明晰土地权属关系;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有效整合利用闲置土地,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引进农业新技术,提高农产品的品质,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加大创新驱动力度,积极推动农业产业链重塑,促进农产品流通体系转型升级,构建"互联网+"农业新业态。  相似文献   

13.
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声誉衰退及治理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声誉是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经济实质,反映农产品质量及其它原产地特征;农产品地理标志声誉具有保障消费者权益、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效应;农产品地理标志具有公共物品特征,容易造成集体声誉的衰退与丧失;为了有效治理农产品地理标志声誉衰退难题,必须建立高效权威的管理制度,建设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增强农户安全生产意识与能力,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整合和优化农产品流通渠道。  相似文献   

14.
李耀东 《经济师》2014,(2):183-184
山西有着丰富优质的农产品资源,过去由于生产的分散性和信息的闭塞,农产品销路不太好,小生产和大市场严重脱节。网络技术和网络市场的日益成熟为农产品营销提供了一个新的模式。文章介绍了农产品网络营销的相关概念,分析了山西农产品网络营销的主要模式,指出网络营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山西实际提出建议措施,希望能够为山西农产品网络营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1.推动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竞争力。(1)突出支持一批与农民建立稳定产销协作关系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2)支持优势农产品基础建设,突出支持优质稻米、优质柑橘、果品蔬菜、肉类奶业、家禽蛋品、名优水产六大优势产业链基地建设。(3)突出支持一批商品粮生产基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逆差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产品是中国和东盟的传统贸易产品,双方农产品贸易由来已久。随着近年中国与东盟的贸易总量快速增长,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逆差越来越大。在国内,农产品的生产成本逐步提高缺乏比较优势,劳动者的素质普遍不高制约农产品的优质生产,农产品出口大都以原材料为主价格普遍偏低。综合以上几个因素,通过对中国与东盟贸易的现状、逆差表现及其原因的分析,探索性地提出一些减少中国对东盟贸易逆差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临沂市农产品期货市场发展滞后的原因是———商家只盯着小商品批发、物流业、板材业;农产品杂而不全、杂而不强;没有专门从事农产品期货交易的机构;农民仍停留在现钱现货交易的思维中;现货交易同期货交易严重脱节。解决建议是培育叫得响的农产品“品牌”;连片开发种植优质农作物;吸引众多的农产品期货交易机构和优秀期货从业人才扎根临沂。  相似文献   

18.
张庆 《生产力研究》2007,(21):22-23
文章从区域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出发,认为四川省通过推进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提高了生产区域化水平,扩大了优质专用农产品的生产规模,增强了农产品的竞争力。但仍然存在区域化布局优势不明显,专业化分工的水平不高等问题。提出了进一步优化农业区域化布局,加快形成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力布局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温饱问题解决之后,一般的大众化农产品及食品开始出现过剩的现象,农民“卖难”问题不断困扰农村经济的发展。在这种形势下,农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农产品如不提高产品质量,经济效益就上不去。为此,国家做出了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决定,发展绿色食品,正是建立在这一新型农业  相似文献   

20.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农业生产持续增长,农产品数量大幅度增加,较好地解决了几十年一直未能解决的温饱问题。随着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广大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数量上的满足,而对质量和品种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面对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一方面,在一些地方部分农产品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卖难”;另一方面,优质农产品又供不应求,特别是近几年,由于农用物资涨价,农副产品价格下跌,许多地方出现了农业增产不增收,或增产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