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曦 《特区经济》2007,224(9):233-235
本文通过对民法上的侵权行为一般原理和侵权归责的一般分析,探讨了商业秘密侵权的各种类型及其归责原则。商业秘密侵权的归责原则以过错责任原则为主,辅之以过错推定责任原则和公平责任原则以及无过错责任原则。  相似文献   

2.
论商业秘密案件的管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对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准确把握商业秘密案件的管辖是前提。文章从商业秘密案件的解决途径的视角,分别从民事诉讼、刑事诉讼、工商机关查处、仲裁等四个方面论述商业秘密案件的管辖问题。  相似文献   

3.
田宪刚 《特区经济》2010,(7):251-252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业秘密的重要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商业秘密的侵权行为也不时地困扰着商业秘密的合法拥有者。商业秘密侵权行为严重损害了商业秘密所有人的合法利益,破坏了公平竞争的社会秩序,制止商业秘密侵权已成为我国法制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和使命。  相似文献   

4.
日前,在由司法系统组织召开的“知识产权刑事保护”论坛上,会议尚未进入正式程序之前,出席会议的部分专家,就正在提审的“深圳华为商业秘密被窃取案”进行讨论。与此同时,来自安徽省公安厅经济犯罪侦查总队的徐为国也提交了一个有关侵犯商业秘密犯罪的案例,他准备请专家鉴定,案中涉及到的某公司的生产配方是否为商业秘密。“办侵犯商业秘密的案子,最大的困难就在于商业秘密的司法鉴定和直接损失的计算。”徐为国的话,不仅说出了参加这次论坛的同行们的普遍感受,也点破了“华为案”审而难结的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5.
王钊 《辽宁经济》2008,(2):64-65
随着我国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商业秘密侵权行为呈现出职业化、隐蔽化、多样化的趋势,遏止商业秘密侵权已经成为维护社会公平竞争的重要任务。本文在系统分析商业秘密侵权构成要件的基础上,对各类商业秘密侵权表现形式与认定、相关法律救济制度与途径进行分析,并针对法律救济中的若干问题作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6.
网络著作权侵权案件管辖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杏飞 《特区经济》2006,210(7):314-315
网络著作权侵权案件是通过网络侵害著作权人合法权益的侵权案件,网络的虚拟性使得确定管辖的依据有别于一般侵权案件。确定网络著作权侵权案件的管辖法院必须立足于网络侵权行为的特殊性,以未来《民事诉讼法》构建的三审终审制为制度背景,有利于平等保护当事人实体权益与程序利益。原则上以协议优先和原告所在地为确定地域管辖的标准;以基层法院作为初审法院,适当兼顾案件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一个产品侵权案件为例,从学理角度阐述世界上举证责任分配通说及我国产品侵权案件举证责任分配制度,再从比较法的角度分析各国产品侵权案件举证责任分配实务,并对我国当前产品侵权案件举证责任分配进行评价,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按照法律要件分类说理论,环境污染侵权案件由实体法规定适用举证责任倒置规则,法律直接规定了举证责任分配给被告,对于保护环境利益、及时有效救济受害人有直接影响。该项举证责任倒置规则,从加重被告责任的角度,为保护受害人的利益加装了一道控制阀。但是,在把握举证责任倒置的同时,确立因果关系推定规则以减轻原告举证的困难,为保护原告的利益设置加速器,也不可忽视原告应负的举证责任。举证责任倒置与因果关系推定在一个具体的环境损害赔偿案件中是一对矛盾关系。本文对适当处理这对矛盾关系进行了探讨,并对法官认定被告所举证的证据应采用高度盖然性的证明标准作了进一步阐述。  相似文献   

9.
网络侵权案件地域性管辖权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尤琳  曹哲 《特区经济》2008,(11):243-244
网络空间的全球化和虚拟化使网络侵权案件的司法管辖界限变得模糊,也使得传统民事司法管辖的基础受到动摇和冲击。通过对网络侵权案件适用传统管辖规则的困境分析,提出网络侵权案件地域管辖应以当事人住所地作为一般管辖基础、在确定具体管辖法院时坚持"最密切联系"原则、确立一系列的指标以作为认定"最密切联系"的依据的网络侵权案件管辖体系模型的构想。  相似文献   

10.
王鹏祥 《特区经济》2006,(5):282-284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商业秘密作为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认定商业秘密应同时具备秘密性、价值性、实用性、保密性4个特征;侵犯商业秘密罪表现为4种行为方式;其罪过形式既包括故意,也包括过失;被害人遭受的“重大损失”,应指商业秘密被侵犯后给权利人造成的实际损失,既包括直接损失也包括间接损失。  相似文献   

11.
商标侵权行为通常是指出于商业目的,未经商标专用权人的许可而擅自使用商标注册人已经注册的商标,或者把注册商标的主要部分作为自己的商标.并且用在注册人指定的相同或类似的商品上,从而产生商标混同,以欺骗消费者,构成侵权商标。商标侵权的违法者,一般采取粗制滥造、以次充好、偷梁换柱、假冒名牌等手段,牟取暴利,损害名牌的声誉.给市场经济秩序带来混乱,危害极大,真可谓祸国殃民。为了制止和查处商标侵权行为,国家相继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商标法实施细则》、父反不正当竞争法司等有关的法津、法规及刑法的…  相似文献   

12.
随着外国影视作品在中国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字幕组作为一个游走在灰色地带的新兴行业也逐渐走入了人们的视线,字幕组翻译外国影视作品的对话并制作字幕是否构成侵权也成为了热门话题文章在分析国内学者对字幕组侵权问题看法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对字幕组活动的理解对影视字幕组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若构成侵权是否具有免责理由问题略作探析。  相似文献   

13.
新闻侵权案件涉及到民法上的名誉权和宪法上的言论自由权的冲突.在新闻侵权案件中只有对两种权利予以平衡才能对案件作出公正判决,但是由于我国是大陆法系国家,法官在新闻侵权案件中甚少考虑言论自由权的因素,而导致新闻机构败诉率偏高.其中的重要原因在于宪法中的规定是否可以在民事案件中直接引用或间接予以考虑并不清楚.要弄清这个问题必须对"宪法司法化"和"公私法二元化"等概念作出澄清.并理解宪法权利可以在民事案件中引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新闻侵权案件涉及到民法上的名誉权和宪法上的言论自由权的冲突。在新闻侵权案件中只有对两种权利予以平衡才能对案件作出公正判决,但是由于我国是大陆法系国家,法官在新闻侵权案件中甚少考虑言论自由权的因素,而导致新闻机构败诉率偏高。其中的重要原因在于宪法中的规定是否可以在民事案件中直接引用或间接予以考虑并不清楚。要弄清这个问题必须对“宪法司法化”和“公私法二元化”等概念作出澄清。并理解宪法权利可以在民事案件中引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安宁  黄学谷 《黑河学刊》2014,(11):69-71
近年来,大规模侵权事件时有发生,给受害人带来深重的灾难且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在传统《侵权责任法》体系下,探求如何给受害人全面的救济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通过分析大规模侵权与一般侵权的不同,发现传统的侵权损害赔偿模式对大规模侵权的受害人进行救济时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在传统损害赔偿救济方式的基础之上,借鉴国内外的研究和实践经验,从司法救济、赔偿基金、责任保险制度、国家责任以及惩罚性赔偿等方面探究构建比较完善的受害人救济措施体系。对受害人给予更加及时全面的救济,以更好地维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以及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今社会,商品经济的烙印越来越深地打在每一个人的身上,这种现象反映在财产法上至为明显,即使在人格权法上,也反映出人格利益的财产属性的加强。作为人格权商业化产物的商事化人格权,在商业化浪潮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侵害,商事化人格权人遭受的损害通常比普通人格权人遭受的损害要大的多,在实践中,对商事化人格权的损害行为主要有以下五类:侵犯公开权、侵犯信用权、侵犯商号权、侵犯商誉权、侵犯商业秘密权。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我国涉外侵犯著作权的纠纷不断增长。侵权损害赔偿是著作权司法保护的有力体现,但是,在具体实例过程当中,由于著作权的地域属性、各国的法律差异,导致我国法院在进行赔偿认定时面临“上诉多”“举证难”“赔偿不合理”等问题,法官如何依法对案件事实认定适当的损害赔偿数额成为各方当事人关注的焦点问题,更是司法保护的重点和难点。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本文将从司法的角度来剖析涉外侵权案件赔偿数额该如何准确认定这一问题,并找出相应策略,以期促进涉外著作权侵权赔偿制度发挥出最优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8.
张艳霞 《山东经济》2007,23(2):65-66
保护商业秘密是各国立法所关注的问题,对商业秘密这一权利的相关研究由来已久,国内外学者众说纷纭,可以说是见解各异。商业秘密应定位于知识产权范畴,商业秘密权主要有相对专有性、权利保护期限的不确定性、事实上的独占性、权利保护的风险性等特征。对商业秘密权的限制主要有他人合法权益对商业秘密权的限制和来自社会公共利益的限制。  相似文献   

19.
在司法实践中,专利法第63条第2款对于确定销售商是否承担赔偿责任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然而,对于这一条款如何适用的问题,实践中的做法并不完全一致,在此,笔者将结合司法实践中出现的证据对其如何具体适用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20.
王莹 《魅力中国》2013,(22):304-304,310
信息化时代拓展了侦查手段和技术应用的空间,侦查常模面临冲击和挑战,侦查模块结构就是范例,加强其研究是对侦查理论的补充、丰富和完善,是对侦查实务的规制、细化和指导.是对理论误区的澄清和效能的助力;本文在明确其内涵、演变。了解典型描述的基础上提出了启动侦查、延续侦查、深度侦查、终结侦查四模块结构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