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多边主义”与“地区主义”的共生现象,指的是多边主义的地区主义二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互动局面。共生现象本身是显现的。二十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产生了较明朗的共生现象,本文首先分析了共生现象的表现,接着从法律基础,现实动因、理论解释3个角度对共生现象的成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宋伟 《亚太经济》2005,20(3):76-79
区域主义和双边主义的兴起,使维持了半个世纪之久的多边主义受到强烈的冲击。为什么坚守多边主义的美国会转变对区域主义的态度?为什么如此多的国家突然产生对区域主义浓厚兴趣?本文试图解释这两个问题,归纳区域主义形成的主要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存在的内在逻辑联系,并对中国的对外贸易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梁鉴芃 《中国经贸》2022,(17):22-24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化仍然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基调。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下,各国都加快了对外开放的进程,国际贸易迎来了前所未见的大好形势。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也标志着我国对外贸易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在世界贸易组织的支持下,我国大量农产品以及工业制品销售到了国外,这也为我国赢得了“世界工厂”的美名。国际形势风云变化,近年来由于世界经济形势的波动,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特别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刻意的提升商品进出口门槛,为国际贸易互通带来了许多阻碍。以英国为例,英国退出欧盟,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贸易保护主义的体现。本文将结合世界贸易组织现行规则存在的缺陷,分析新型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特征,并谈一谈多边主义对国际贸易互通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贸易与环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作者对世界贸易组织及区域经济组织协调贸易与环境问题的机制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从协调能力、协调措施及处理与贸易和环境有关的南北关系问题等方面来看,当前区域经济组织要比世界贸易组织更具有优势,从而提出现阶段区域经济组织比世界贸易组织能更有效地协调贸易与环境问题,而且二者具有兼容性。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化和全球公民社会的兴起,国际制度日益面临合法性的危机。20世纪以来,国际关系领域中存在着一个制度化的趋势,推动这一趋势的重要理念就是多边主义。全球公民社会的兴起及其在国际制度领域中的作用,推动着国际制度的逻辑从旧多边主义向新多边主义转变。从全球化时代国际制度的合法性基础来看,文章得出如下结论国际制度的未来形态很可能是政府间国际制度、非政府制度和国家制度互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尹枚 《亚太经济》2003,(5):20-22
区域主义与全球主义一样成为了二战后世界发展的潮流,区域主义运动蓬勃发展。区域组织不断涌现,区域化进程不断扩展,区域理论也因此层出不穷,浩于烟海。各种不同的理论流派分别站在各自的立场,从不同的角度阐述自己对区域主义的认识。各种理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但现在已成逐渐融合的趋势。在这里,我们想吸取众家之所长,对有关区域主义的产生动因、产生条件、机制建设和发展动力和路径等理论问题做一个整合性的理论解释,以建立新的理论分析流程。  相似文献   

8.
国外新区域主义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俞顺洪 《特区经济》2008,(2):278-280
"新区域主义"不同于"旧区域主义",有它独特的成因、特征,所以不能用原有分析"旧区域主义"的方法来分析"新区域主义"。运用新增长理论和政治经济学进行分析是现今两个重要的方法,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主义和多边主义的关系一直是学界的热点问题。运用新的分析方法得出的结论,无论是在福利效果还是在区域主义和多边主义的关系等方面,都与以往有所差异。文章最后是对现有新区域主义研究的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9.
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谈判的中断使贸易自由化在存在潜在暴利的领域无法取得进展,特别是一些农产品和服务领域,但这并不意味着短期内保护主义会加剧,也不意味着贸易多边机制的瘫痪。而且这很有可能推动一些新的地区贸易协议的签署,这些协议的实际经济影响有限,并将有利于发达国家,而有损于最贫困国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11.
多边主义与亚太安全合作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按照安全合作的性质和功能差别 ,可以把地区多边安全机制分为四类 ,即多边同盟、大国协调、合作安全以及集体安全。冷战后 ,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多边合作相比 ,亚太地区最大的特征是缺乏建立多边同盟、大国协调和集体安全这三种多边安全机制的条件 ,只有合作安全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合作安全本身存在一定的功能缺陷 ,所谓的“亚太方式”又进一步加深了它的局限性 ,使得合作安全未能在冷战后的亚太地区安全秩序中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从均势制衡的难题看多边主义的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后,国际政治中国家种种非制衡行为所表现的违背均势的难题,一定程度上论证了以工具理性为核心、力量结构为特征的均势论是一种单维的非演进的国家战略理论。制度性多边主义以建构国际规制为内容、以协调国际合作为目的的普遍行为原则为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关系提供了一条现实的选择途径和价值取向,成为国际政治日趋明显的发展脉络。中国的战略思维须符合国际体系的演进脉络和国际社会的衍生机理,以进化意识和全球视角超越极化思维,以多边主义理念和多边外交政策作为其对外关系诉求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哥本哈根会议以后的气候变化谈判一直挑战着1997年《京都议定书》所引领的多边主义。几乎所有人似乎都对美国与欧洲之间达成自由贸易协定的前景感到兴奋。但追求此类协定正在侵蚀多边主义,而多边主义是冷战后国际关系的基石。原则上,随着多极世界出现,美国不再是唯一超级大国,这应该推动"多边主义"——即各国在追求共同目标的过  相似文献   

14.
按照安全合作的性质和功能差别 ,可以把地区多边安全机制分为四类 ,即多边同盟、大国协调、合作安全以及集体安全。冷战后 ,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多边合作相比 ,亚太地区最大的特征是缺乏建立多边同盟、大国协调和集体安全这三种多边安全机制的条件 ,只有合作安全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合作安全本身存在一定的功能缺陷 ,所谓的“亚太方式”又进一步加深了它的局限性 ,使得合作安全未能在冷战后的亚太地区安全秩序中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易强 《环球财经》2008,(10):30-31
2006年的5月30日,WTO总干事拉米(Pascal Lamy)宣布,设定当年的6月30日,为多哈谈判的最终期限。但是,拉米的日程在日内瓦受挫。之后,全球的很多学者开始寻找世界贸易的“B计划”。  相似文献   

16.
冷战结束后,中国周边地区的地缘政治状况发生很大变化,在多边经济合作开始向机制化方向发展的同时,安全状况依然复杂,存在着两种性质不同的安全模式,台湾问题是中国地缘安全中的最大不稳定因素,领土争端是中国地缘安全的重大隐患,此外还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虽然中国周边地区还不存在制度化的多边安全合作机制,但以上海合作组织、东盟地区论坛为代表的多边全合作框架已经出现。中国以积极的多边主义外交参与区域安全合作。从地缘层面看,中国的多边主义外交的主要目的是抑制单边主义维护国家安全,多边主义外交是中国开展多边安全合作的主要方式,中国多边主义外交的内容在趋向多样化的。  相似文献   

17.
上世纪90年代兴起的新区域主义潮流是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的重要力量。我国巨大的潜在进口市场是我国参与区域贸易自由化最大的优势,可以帮助我国实现多个在WTO谈判中难以实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冷战后,国际政治中国家种种非制衡行为所表现的违背均势的难题,一定程度上论证了以工具理性为核心、力量结构为特征的均势论是一种单维的非演进的国家战略理论。制度性多边主义以建构国际规制为内容、以协调国际合作为目的的普遍行为原则为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关系提供了一条现实的选择途径和价值取向,成为国际政治日趋明显的发展脉络。中国的战略思维须符合国际体系的演进脉络和国际社会的衍生机理,以进化意识和全球视角超越极化思维,以多边主义理念和多边外交政策作为其对外关系诉求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慎行:发展中国家的区域经济一体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0.
新地区主义及其与多边自由贸易体制的碰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地区主义的出现,已经开始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较大关注,并有大量研究成果出现。然而对于新地区主义与以WTO为代表的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的关系问题仍然存在诸多争论。本文首先对新地区主义理论进行了一次梳理,综述了新地区主义的理论、背景、成因及其内涵,其次从体制上分析了新地区主义与多边自由贸易体制之间的碰撞与冲突,认为正是多边自由贸易体制法律层面上的“例外”导致地区主义的繁荣,而地区主义的深层次发展则更增加多边自由贸易体制的困难。最后,作者提出了这方面尚待深入研究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