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国扩大内需近三年的实践证明,凯恩斯的需要理论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均不能准确解释、有效解决中国目前的需求不足、供给过剩问题。中国目前需求不足、供给过剩的实质是供给被动。扩大内需的基点选择是优化、提升供给,走供给主动之路。  相似文献   

2.
胡武贤 《经济师》2001,(4):66-67
当前,我国结构性生产过剩、有效需求不足是宏观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扩大内需、启动经济增长成为宏观经济政策的首要任务。扩大内需的主要着力点是改善供给,也就是协调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间的矛盾,使供给不断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因此,通过优化产业化结构,深化产业分工,实现产业升级就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3.
有效需求不足观点思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我国目前内需不足的经济紧缩症状,许多人士从凯恩斯有效需求不足的理论中寻找药方,刺激需求尤其是消费需求也就成为近年的主要政策措施。本文在对凯恩斯《通论》中有效需求不足的解释和政策主张以及我国存在的问题的实质做出深层的分析后,我们发现,目前中国经济的问题并不仅仅是有效需求不足,而是有效需求不足和有效供给不足同时并存。  相似文献   

4.
根据对收入分配结构、消费者预期、供给结构及内需与外需关系的分析,得出影响有效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对此可从扩大内需、改善供给、利用外需等方面寻求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
<正> 自从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已连续5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发行国债、涨工资、放长假等不断扩大内需,保持了国民经济每年增长7%以上的良好局面。但是应该看到,在经济运行中,需求不可能离开供给而独立存在,供给和需求是对立的统一,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互相依存,互为因果。没有供给,需求就不能得到满足;没有需求,供给就不能得到实现。只有供给和需求互相促进、良性循环,才能实现经济的健康增长。经过持续扩大内需以后,必须加快改善供给,否则就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内需外购”的情况。而且,如果供给质量不改善,那么越是扩大需求,就越是保护和掩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供需求平衡理论与扩大内需战略取向和现实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分析马克思供需平衡理论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我国必须把扩大内需作为治理“过剩经济”,推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实行扩大内需长期战略方针应把既扩大国内需求,又改善国内供给的又向调控战略措施作为基本战略取向。目前我国应把进一步扩大投资与消费需求和进一步减少无效供给,增加有效供给的对策作为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7.
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但制约我国内需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仍然存在,这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主要挑战。供给体系的状况是影响需求的核心因素,我国供给体系的质量与效率是需求扩大的深层影响因素,而市场体制不完善是造成供给体系问题的根本原因。因此,我国做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战略决策,以进一步改革与完善市场体制。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与内在要求,它既有助于从根本上提升供给体系的质量与效率,提升经济发展的自立自强水平,扩大内需,进而推进形成以内循环为主体的格局,又有助于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8.
内需不足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难题,然而,内需尚未有效启动,不断攀升的CPI挤压了人们敏感的神经,传统凯恩斯的宏观调控政策面对着抑通胀则低增长,扩内需则通胀两难的挑战。本文透过内需不足、通货膨胀等表面现象,认为内需不足仍是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矛盾,扩大内需不仅不会助长通货膨胀,反而使通货膨胀因经济体制更合理、增长更有力而不治而愈,并且可以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政策尴尬。  相似文献   

9.
中国之所以会出现通货紧缩,原因在于中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着有效需求不足、银企关系异化、供给结构扭曲、体制改革滞后、宏观调控措施不力和国际经济不景气等方面的矛盾,正是这些矛盾导致了中国的通货紧缩。由于通货紧缩具有内生性和螺旋推进效应,所以必须及早地进行治理。根据中国目前通货紧缩的成因和特点,应当从扩大内需、体制改革、结构优化和技术创新等方面进行治理,方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中国第三类形式的公共产品供给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产品的第三类供给指除市场和政府供给之外的第三种形式 ,当今中国缺乏这种形式的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增加此类公共产品供给有利于弥补中国社会在市场和政府供给方面的不足。因此 ,需要有相应的理论和实践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目前的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中,与产品、劳务供给相比,就业供给是第一供给,而产品、劳务供给则是第二供给。在中国目前的城镇贫困人口中,职工失业型贫困已成为主体。中国的城镇反贫困,除抓好城镇贫困群体的生活保障外,重视就业供给的治理,即第一供给的优化是中国城镇反贫困的基点选择。  相似文献   

12.
蔡振亚 《经济经纬》2001,(3):97-100
扩大内需是当前我国经济拉动的关键,为此,我国政府自1998年来,尤其在1999年来连续采取一系列以增加居民工资、降低银行利息为主的刺激消费的举措,但是,我国当前的社会总需求低迷更是有效供给不足的结果,因此,我们要具体分析制约消费的供给因素,有针对地增加有效供给才是根本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开拓消费市场重在调整收入差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亚嘉  高丽萍 《经济师》2001,(11):242-243
当前 ,影响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症结 ,一是城乡居民消费增长放慢 ,不良的收入和支出预期抑制了居民的即期消费。二是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总体消费水平降低。三是有效供给不足制约了消费增长。这是因为实际供给大于需求 ,但是其中有效供给 (合格的产成品 )却不足。四是产业结构不合理限制了投资的增长。在我国第三产业与国外第三产业所占比例相差甚远 ,然而第一产业农业还是占有相当部分的比例。这种形式的产业结构会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进程。五是城市化滞后制约了有效需求的扩大。找到了需求不足的症结就为扩大内需 ,启动消费对策的提出奠定了…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考察了我国货币供给内生的现实环境,并采用ARDL方法对我国经验数据进行实证检验,验证了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问题,表明税收和政府投资是影响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因素。在此基础上,从货币供给内生的前提出发,本文构建了扩展的内需增长模型,用SVAR方法考察了财政对我国内需增长率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税收和政府投资增速提高,均会对内需增长率产生负面影响。同时,本文还探讨了货币供给内生环境下财政对内需的影响机制,认为税收和政府投资会影响货币供给,通过新的影响路径对内需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适度减税:扩大内需的现实财政政策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内需不足的表现和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适度减税是扩大内需的现实财政政策选择,并从理论和现实两方面分析了适度减税的必要性、可行性,提出适度减税的设想。  相似文献   

16.
城镇化是保持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持久动力和最大的潜在内需.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必须实现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如果说工业化在某种意义上主要是创造供给,那么城镇化则主要是创造需求.城镇化在扩大内需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7.
淡出扩张性政策强化供给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实行市场经济伊始,就出现供给过剩和需求过剩并存的局面:一方面是商品仓储增加,另一方面是银行储蓄增加。存在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低水平的不良供给抑制有效需求的结果。淡出积极的财政政策,强化供给管理是必须的。现在所说的扩大内需,实际就是供给管理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顾云昌 《商周刊》2012,(2):55-55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说中国经济稳中求进,对房地产是不是这样?答案是肯定的,中国房地产同样稳中求进,因为中国房地产是中国的第一内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说进一步扩大内需,稳定外需,内需目前来看哪个行业没有房地产对内需的作用大,整个经济稳中求进,我们内需也要稳中求进,这是我基本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2005年是中国经济改革的关键一年,但目前宏观经济中出现了GDP增速减缓和消费需求疲软的突出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相关文献通常在凯恩斯短期消费函数的基础上,认为消费拖累了GDP增长,并建议实施提高消费倾向、刺激消费需求的宏观消费管理政策。文章通过长期消费函数分析后发现是有效供给不足压抑了消费。因此,文章建议从加强供给管理入手,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有效供给才是化解宏观经济矛盾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20.
进一步扩大内需的税收政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当前供求的基本形势出发,分析当前内需不足的原因,对1998年以来中国扩大内需的税收政策作一个简单介绍与评析;对是否减税和如何减税以及进一步扩大内需的税收政策等问题提出了看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