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2 毫秒
1.
存款准备金     
存款准备金,是为限制金融机构信贷扩张,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资金。金融机构只要经营存款业务,就必须提留存款准备金。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称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初始意义在于保证商业银行的支持和清算,之后才逐渐演变为货币政策工具。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如果中央银行提高准备金率,则金融机构就要增加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准备金,减少对社会的贷款  相似文献   

2.
徐徐 《工业会计》2005,(11):86-87
前段时间,在大连举行的“存款保险国际论坛”上,相关部门明确表示:《存款保险条例》已列入国务院立法日程,我国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加快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存款保险制度。这意味着,存款保险制度进入我国的步伐已经加快。作为金融安全的三道重要防线之一,存款保险制度保护了广大储户的利益,在银行发生危机时,对存款人的存款提供补偿,维护了其资金的安全。[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存款保险中的道德风险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存款保险制度及其负面影响进行了阐述,重点分析了在存款保险制度存在的三大道德风险以及如何在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时对这些风险进行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4.
存款作为银行利润的"压舱石",是银行各项业务开展的基础。银行存款的多少直接影响着银行的利润。目前,市场竞争激烈,如何通过有限的存款资源,提高银行经营利润需求的日益增长。文章通过分析银行发展存款业务所需的成本、测算存款给银行带来的收益,总结出提高银行利润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0年1月18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为增强支农资金实力,支持春耕备耕,农村信用社等小型金融机构暂不上调。根据中国人民银行1月15日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可一次性冻结资金约3000亿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经济状况的研究,对央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所产生的效用进行分析,认为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不能从实质上解决流动性泛滥的状况。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王欢 《工业会计》2004,(9):91-92
资外汇结构性存款并非没有风险。各行推出的外汇结构性存款期限普遍较长,并大多规定有银行可单方面提出提前终止协议的条款。具体来说,该类产品存在着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流动性风险与资金的机会成本这三大主要风险。  相似文献   

8.
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与商业银行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颖 《工业技术经济》2005,24(5):160-160,F0003
人民银行自2003年9月起调高了存款准备金率和决定执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在7个月的时间里,对存款准备金率进行了三次调整,提高了1.5个百分点,调整幅度高达25%-33%,这主要是针对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货币信贷增长偏快、投资需求膨胀等问题,对于金融结构尤其是对商业银行的实际经营效应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也为我们深入研究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操作提供了一个机会。本文主要是分析央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和商业银行在哪些方面受到了货币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陈琳 《工业技术经济》2003,22(4):114-116
银行业的经营风险无处不在,存款保险是针对金融风险防范而设计的一种制度。本文就实行存款保险制度的前提、条件、意义等方面分析了其在中国发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董事会》2008,(4):17-17
为落实从紧的货币政策要求,中国人民银行3月18日决定,从3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至15.5%。这是央行今年第二次上调准备金率,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有望冻结可贷资金逾2000亿元。美联储3月18日宣布,决定下调联邦基金基准利率75个基点,至2.25%。美联储强调,美国经济下行风险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11.
《中国房地信息》2011,(7):70-70
中国人民银行于6月14日宣布:从6月20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自去年初以来第12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今年前六个月,每月均上调0.5个百分点。至此,  相似文献   

12.
<正>7月四大行存款再来了一次过山车,新增贷款量较上月表现也如预期下行。记者获悉,7月四大行存款负增长约1.5万亿,同期贷款新增量约为2100亿,目前研究机构对7月金融机构整体新增信贷预期都未超过8000亿。6月四大行的表现则是另外一番模样。此前上证报记者获悉,四大行6月存款大增2.2万亿,同期贷款新增约2900亿。当月金融机构整体本外币存款大增3.95万亿,新增贷款为1.08万亿。值得指出的是,7月四大行新增贷款量相对四大行过往月份偏低,存款的大幅回落或与6月冲高回落有部分关系,另外,对于6月四大行存款的多  相似文献   

13.
存款准备金制度是一个市场经济国家里法律赋予中央银行在权力范围内通过规定或调整商业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交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比率,以改变货币乘数,借以控制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及其构成,间接地控制社会货币供给量,从而影响国民经济活动,是各国货币政策的重要的宏观金融调控工具。我国从1984年起实行存款准备金制度,由于多种原因,现行的存款准备金制度只是一个雏形。随着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它的作用及影响将日益重要。因此,深入探讨存款准备金发生作用的机制,有助于我国这一制度日臻完善,对我国经济的总体改革也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4.
正式与非正式存款保险制度对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采取了基本相同的处置方式,但其退出机制的具体运作程序和内容存在诸多相异之处。本文从不同角度对两种制度下的金融机构退出机制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总体来讲正式存款保险制度下的金融机构退出机制优越于非正式存款保险制度。我国作为实行非正式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金融机构的退出机制也存在诸多缺陷,应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15.
“存款”律     
众所周知,在银行里开个户头,就可以储蓄,以备不时之需,还可以获得利息的回报。而我这里所说的“存款”帐户,储存的是你个人的“信誉度”,目的在于增进主管或同仁对你的“信赖性”。  相似文献   

16.
王豪 《工业会计》2007,(12):21-21
理财展上,银行的柜台人满为患,难道这里又在搞什么抽奖、送礼拉存款的活动吗?一问之下才知道,现在的银行已经脱胎换骨,有了很多新业务了。  相似文献   

17.
银行存款是银行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没有存款也就没有银行,更没有银行的业务和发展。银行存款的增减变化,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合理的银行存款或货币流通,是保证社会经济实现良性循环的必要条件。在商品货币经济和银行业务相对发展的今天,一定的银行存款和货币流通量,由于对其使用的情况和效益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资金使用结果。银行做为一个调节社会经济的绝妙机关,不仅信贷投向和投量会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就是存款的运用转化,派生存款的产生,也会给社会经济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一、影响银行对公存款变化的因素1.社会经济周转不灵,造成我国资金周转不畅,是影响银行存款的主要因素。当前银行对公存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国外存款保险制度正、反两方面的效用,提出了根据国情,择优避害,建立中国特色存款保险制度的基本设计:有限的保险范围,较低的保险限额,风险调整的保费,政府和银行共同经营的保险基金以及强制性会员资格。  相似文献   

19.
《工业会计》2007,(12):59-59
理财的方式多样.投资仅是理财的一部分.一些你所不知的存款方式,也能达到积沙成塔的效果。在了解这些方式之前.不妨先诊断一下你的财务状况是否健康。  相似文献   

20.
《冶金财会》2014,(8):30-30
7月四大行存款再来了一次过山车,新增贷款量较上月表现也如预期下行。记者获悉,7月四大行存款负增长约1.5万亿,同期贷款新增量约为2100亿,目前研究机构对7月金融机构整体新增信贷预期都未超过8000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