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有产业转移、区域转移和身份转换三种形式,文中所用的转移主要指前两种形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及回流能有效地促进城乡的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河南转移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极大地带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本次全球经济危机造成我省外出务工人员大量回流,对我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带来了挑战,从长期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仍然是促进我省城乡协调发展的主要手段,因而应采取多种措施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及回流工作,以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一、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对人口流动模型的研究,刘易斯提出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理论,托达罗提出了在农村内部消化剩余劳动力的理论.国内的很多学者认为,将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到城市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惟一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伴随我国经济的高增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规模逐步扩大,同时城镇失业率不断攀升.本文分析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并不是影响城镇就业的主要原因,这是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征决定的,这些特征也决定了在今后较长的时期内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仍然不会成为影响城镇就业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提出扩大国际劳务输出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我国进行国际劳务输出具有较大的比较优势和发展空间.我国政府应加大国际劳务输出的管理力度,为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另辟新径.  相似文献   

5.
试论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的制度改革与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受制于多重因素,但最为关键的是制度层面的因素,根本原因是制度性制约.本文主要阐述通过制度改革与创新,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提供制度保障,以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大省,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于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安徽城乡协调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安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的基础上,对转移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关统计和分析,并对相关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催生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一特殊群体,随着中国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还将急剧增加.目前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问题已经严重地阻碍了大理市经济的发展,这一问题不仅影响到了农民收入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而且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的重要因素.因此,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已刻不容缓.在过去的20多年里,大理市政府一直十分重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并且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在大理形势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8.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问题,也是关系到农民增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农家乐“旅游业作为农村地区的一种新兴产业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是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就“农家乐”旅游业现状存在的问题如何解决及如何利用“农家乐”旅游业拉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转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旨在为有关职能部门在制定“农家乐”旅游业发展策略和进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决策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是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效率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但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由于农村人力资源质量低下,从而导致农业经济发展缓慢.因此,应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营造良好的环境,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从而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促进全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郴州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做出了一定的成就,但是,郴州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基数很大,所以,促进郴州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一个长期和艰巨的任务。本文介绍了郴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对影响郴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一些促进郴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山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项极其艰巨、复杂的工作.如何适时、合理、有序地转移如此多的剩余劳动力,这是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问题.通过对山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给出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12.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得忠 《经济问题》2007,336(8):73-75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渠道较少、外出就业以短期输出为主、组织和制度上的保障缺乏、城市本身的就业压力制约等问题.这与农业剩余劳动力供给量过大、城市就业压力增大、乡镇企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收能力减弱、农民自身素质低下等有关.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必须以系统化的理念、与时俱进的精神和市场化的行为进行宏观调控与组织,统筹规划,实施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壮大劳动力大容量转移的载体,拓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空间.  相似文献   

13.
城市化进程在一定程度上由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规模、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能力影响等因素制约。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我国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转移能力的增强能够拓展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空间,提升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动力,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提供,很大程度克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阻力,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稳定程度。所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能力"是决定城市化进程快慢与否的主要要素。  相似文献   

14.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关键,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民工,如何维护农民工权益、促进农民工就业是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农民工问题形成的原因,以及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然后提出了维护农民工权益、促进农民就业的财政支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民工荒"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月 《经济纵横》2007,(11):25-27
本文探寻"民工荒"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并结合日本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经验,提出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早期以“离土不离乡”为重要模式;之后随着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异地转移即“离土又离乡”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云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全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基本同步,  相似文献   

17.
于学花  栾谨崇 《经济师》2003,(9):186-187
现阶段 ,加快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对于“三农”问题的解决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需要具备一定的基本条件 :农业发展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础条件 ;经济的较快发展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条件 ;相关制度创新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8.
解决"三农"问题,实现跨越式发展,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都有赖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然而,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值得有关部门进行思考和解决.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特征出发,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城市经济发展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拉力产生的主要源泉.河南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低、增长速度慢以及经济结构层次不高所导致的就业空间小,是制约农村劳动力和人口向城市转移的最主要因素.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政策方面,需要转变观念,由过去单纯重视农村工业化的推动作用,转移到重视城市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兼顾城市经济总量增长和就业机会的增加,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及调整所有制结构、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加快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新世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但目前诸多因素制约着欠发达地区农业劳动力转移.为此,我们应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模式,疏通农民进城的渠道,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着力扩大就业容量,组织实施劳务输出,以加快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