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20世纪80年代掀起改革开放这一浪潮以来,大量的农村房屋被拆迁以满足城市化进程的需要。然而,在拆迁的过程中,各种矛盾与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比如,来自拆迁方的暴力恶性拆迁;来自被拆迁方的"钉子户"思想,单方面力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等等矛盾与问题。本文深入挖掘农村房屋拆迁出现的问题,并分析相关原因以及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农村房屋征拆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随着经济发展与城镇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张,征地过程中农村房屋拆迁补偿问题,也越来越成为社会的突出问题。其实,当城市强制拆迁、群体维权及暴力抗法等问题愈演愈烈的时候,农村房屋拆迁中的问题也同样严重,各地农村群体抗  相似文献   

3.
政府主导拆迁的利与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年我围在房屋拆迁方面出台了第-部较为规范的专业法规,即<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旧拆迁条例).2001年6月,国务院颁布新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新拆迁条例).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拆迁总量大幅增长,拆迁过程中的矛盾也日益凸显,因新拆迁条例暴露出其不足和局限性,2007年10月停止执行.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中村"是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产物,是城市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新事物。"城中村"房屋拆迁中存在的问题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制约了城市经济的发展,损害了农民等弱势群体的利益。因此,城中村拆迁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特别是政府的高度重视。为了促进城市的和谐发展,必须采取措施解决拆迁过程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是加快城市化进程提升城市气质的关键一环,补偿问题是政府和民众关注的焦点。自2011年《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实施以来,虽对原有《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进行了补充和完善,但因征收补偿引发的纠纷依然存在。对此,需要具体分析问题,健全征收条例,规范征收工作,优化奖励制度,完善纠纷解决机制,维护好征收双方的各项利益,使房屋征收工作更加科学、规范、合理,进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问题M村是某市市区内一个城中村,该市为了推进城镇化建设,依照城市建设规划,对M村依法进行了拆迁。因为M村位于城区,村民强烈要求按照《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标准进行拆迁补偿,否则拒绝拆迁。请问:集体土地上房屋拆迁是否可以参照《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执行?能否进行司法强制执行?  相似文献   

7.
我国城市房屋拆迁补偿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房屋拆迁补偿问题是拆迁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补偿不合理是产生拆迁矛盾的主要矛盾之一。本文从拆迁补偿的土地使用权、拆迁补偿范围、补偿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征地拆迁不断增多,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因此,对"三化"协调发展进程中的征地拆迁问题进行调查与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杭州市城市房屋拆迁补偿政策变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通过对杭州市城市房屋拆迁补偿政策变迁的研究,总结拆迁补偿政策的演进规律和机制。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研究结果:城市房屋拆迁补偿模式经历了从货币补偿转向产权调换,再回归货币补偿的发展过程,补偿程度从不公平向公平逐渐演进。这些变化主要受土地制度和经济体制演变的影响。研究结论:由于政府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漠视私有财产权的错误观念,加之其强烈的经济人意识,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拆迁补偿矛盾还将存在,公平补偿仍是城市房屋拆迁补偿的努力目标。  相似文献   

10.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正在公开征求意见中,备受社会关注。城市房屋拆迁问题的实质是国家以土地所有权人的身份对土地使用权的收回和补偿。公权私权不分,房地关系本末倒置,是城市房屋拆迁问题产生的根源。为此,建议由全国人大出台《国有土地使用权收回法》或由国务院出台《土地使用权收回与补偿条例》;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主动介入,积极参与相关法规的修改,加强存量建设用地管理,特别是土地使用权的收回管理。  相似文献   

11.
构建和谐社会与农民工市民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平  赵俊怀 《农村经济》2007,(2):112-1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农民工为加速城镇化进程、推进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理应获得与城市居民同样的待遇,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阻碍,农民工得不到城市社会的认同,享受不到应有的合法权益.农民工与城市社会不能融合,就没有全社会的和谐生活,处理好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本文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提出了农民工市民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城市房屋拆迂实质是土地使用权的收回与补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正在公开征求意见中,备受社会关注.城市房屋拆迁问题的实质是国家以土地所有权人的身份对土地使用权的收回和补偿.公权私权不分,房地关系本末倒置,是城市房屋拆迁问题产生的根源.为此,建议由全国人大出台<国有土地使用权收回法>或由国务院出台<土地使用权收回与补偿条例>;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主动介入,积极参与相关法规的修改,加强存量建设用地管理,特别是土地使用权的收回管理.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建设用地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这就需要对农村集体土地房屋进行拆迁,以此满足建设用地的需求。本文就对农村集体土地房屋拆迁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试探性地提出几点对策,以便相关人士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陈铭  董铭  印亮 《水利经济》2008,26(1):57-59
随着我国城市发展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征地拆迁中出现的利益冲突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从利益相关者理论出发,通过对城市建设征地拆迁中的利益相关者进行识别和分析,并通过案例分析,找到利益冲突的关键要素,最后针对利益冲突的特点,提出通过利益调整的办法解决城市征地拆迁中的利益冲突问题.  相似文献   

15.
前言:2007年4月2日,杨武走出孤岛,被称为“史上最牛钉子户”的重庆市杨家坪旧城改造对象杨武、吴苹夫妇,在当地法院的主持下与拆迁方最终达成协议,这场媒体热烈关注的拆迁纠纷平安落下帷幕。“钉子户”事件,将现有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体制推到了公共舆论旋涡之中。如何理解和界定公共利益?在拆迁补偿过程中、如何建立一种不但补偿过去和现在,而且补偿未来的机制?物权法的私权保护原则在拆迁中如何体现?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何去何从?这些探讨和思考对改革和完善中国的城市房屋拆迁制度和政策,颇具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物权法》介绍房屋行政拆迁的有关规定,分析其中利弊,着重提出我国城市房屋强制拆迁制度完善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17.
房屋拆迁土地收益的界定和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和房地产价值的日益显现,我国在房屋拆迁补偿方面的做法也日趋完善.1991年《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规定,货币补偿的金额按照所拆房屋建筑面积的重置价格结合成新计算.  相似文献   

18.
再安置是一个与拆迁相伴生的词汇。指的是在城市建设或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一个人离开自己生活的房屋、社区和土地,找到或获得另外一个居所以安置自己的过程。中国社会近二十年发展的事实和城市化进程,前所未有地提高了这个词语的使用频率,使它成为人最迫切的现实处境之一。  相似文献   

19.
雷弢 《中国改革》2006,(1):58-60
近年来,因城市房屋拆迁而引发的个体访和群体访呈现出激增激化的趋势,因拆迁双方矛盾不可调和造成的激烈冲突事件屡屡发生,拆迁已成为直接威胁我国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一大隐患。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解决中国房屋拆迁中,由于土地使用权收回程序的缺失以及制度路径的不明确给房屋拆迁带来的困境与弊端。研究方法:比较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1)中国的房屋拆迁中缺失“国有土地使用权收回”的法律程序,造成房屋拆迁的合宪性危机;(2)中国香港地区通过“土地收回”与“强制售卖”的分类机制,在土地征收领域实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3)大陆地区对于因危房改建、旧城改造而引起的房地产开发应适用不同于公益事业的准司法机制。研究结论:建立“公益收回”与“有条件强制收回”的城市土地使用权双轨制收回制度是解决房屋拆迁各项矛盾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