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周文君 《魅力中国》2010,(27):21-21
一、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二字作为记账符号,并不是“纯粹的”“抽象的”记账符号,而是具有深刻经济内涵的科学的记账符号 从字面涵义上看、“借”“贷”二字的确是历史的产物,其最初的涵义同债权和债务有关。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借贷记账法得到广泛的运用,记账对象不再局限于债权债务关系,而是扩大到要记录财产物资增减变化和计算经营损益。“借”“贷”二字已不能概括经济活动的全部内容。它表示的内容应该包括全部经济活动资金运动变化的来龙去脉,它们逐渐推动了原来字面上的涵义,并在原来涵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升华,获得了新的经济涵义:  相似文献   

2.
甘敏 《湖北经济管理》2009,(14):164-165
本文论述了借贷记账法记账符号的产生的缘由.运用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探讨了借贷记账法记账符号具体涵义是如何规定的,并通过经济业务对会计·巨等式影响的分析得出借贷记账法记账符号具有同现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借贷记账法是目前世界上通用的记账方法,是复式记账法中最科学的记账方法.学习会计基础首先必须理解什么是"借"和"贷",掌握记账规则、试算平衡,只有这样才能学好会计基础,为下一步学习会计学其他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4.
网络信息时代会计记账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在会计中全世界最普遍使用的记账方法是已有几百年历史的借贷记账方法。借贷记账法的出现是会计记账由单式记账到复式记账的革命。借贷记账法“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显著优点使得借贷记账法延续使用至今,对会计和经济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被广泛认为是目前最科学、最合理的记账方法。但是,凡是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虽然借贷记账法延续使用了几百年,但并不表示它无缺点。  相似文献   

5.
“信用”一词在《辞海》上解释是:“诚实不欺,遵守诺言”.众所周知,自古经商之道在于一个“信”字.经济学范畴的信用有其特定涵义,它指的是一种借贷行为,表示债权人(即贷者)和债务人(即借者)之间发生特有的债权、债务关系.商业信用是信用形式中比较重要的一种形式.目前在我国,企业间的商业信用危机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6.
"校园贷"是一种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针对高校大学生推出的消费借贷形式,具有门槛低、手续简、到账快的特点。在现今"利益大、处罚轻、风险小"的高校市场中,不良"校园贷"极大地损害了高校学生的权益,妨碍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为此,各方主体需要重视校园网贷的创新与风险的防范,并且要加强行业自律、政府监管力度和法律规制建设。  相似文献   

7.
当下的大学生具有消费快节奏、社会交往快、追求时尚、前卫等特点,且存在较大差异或超前消费。大学生消费市场是一个规模、潜力巨大的市场,如何规范和合理发展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由于大学生消费乱象而引发的"校园贷"的问题及其成因,并提出相关对策。我们应致力于创建正规保障APP,利用其中记账、财务投资虚拟操作系统、存钱以及小额无风险个人信用贷款等功能让大学生远离"校园贷",学会管理个人财务以及拥有正确的消费观。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间借贷一直比较活跃.资料显示,近几年我国民间借贷正以其借贷亲情化、换贷自由化的特点呈快速发展之势,借贷额已高达数千亿元,国内仅某省的民间资本就有83000万元之巨.民间融资可以说是国家社会经济正常的"循环流转"以外的一种独立存在的"储蓄与投资"形式.  相似文献   

9.
P2P网络借贷日渐成为一种新型的民间借贷方式,但近年来P2P网贷平台倒闭、借款人跑路现象层出不穷也揭示了P2P网贷市场平均风险较高的事实。其主要原因是P2P网络借贷平台中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容易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文章通过建立P2P网络借贷的"柠檬"市场模型来分析平台中的逆向选择问题,并给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过去,贷款投放系统常担心贫困农民借贷难还,少数银行营业所、信贷社甚至出现“贷富不贷贫”倾向,影响了扶贫资金的投放和周转。同时,使用专项贴息贷款的贫困户也怕用不好钱,将来还不了帐。特别是对养猪、牛等风险较大的项目,过去因瘟病受过损失,借、贷双方都心有余悸。  相似文献   

11.
同志,你听说过三式记账法吗?或许,你是一位长期从事会计工作的同志,谙熟于我国传统的收付记账法、近代创立起来的增减记账法和从西方国家引进并被长期广泛采用的借贷记账法;或许,你不做会计工作而精于企业经营管理,与会计核算常打交道。当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的时候,你感到茫然还是惊奇,是已属“旧闻轶事”还是最近传闻?三式记账法是日本会计学界伊尻雄治教授用了25年时间进行研究和探索之后,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校园贷"迅速崛起,其市场良莠不齐、行业乱象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金融监管力度的薄弱、大学生扭曲的消费观、财经素养的缺乏加上借贷平台自律性不足等,导致"校园贷"乱象频出。为此国家和政府进一步加强对"校园贷"的整顿,网贷平台应加大自身的监管力度,学校也应落实好对学生的财商素质教育,相信"校园贷"能走上正轨,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国家为了限制官府与民间通过借贷谋取暴利,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保护正常的借贷关系,动用了法律的手段.明律中出现"违禁取利"的罪名,在法律上延续了前代"一本一利"的利息总量,确立了"利不过三分"的原则.清沿明制,进一步在法律上调整借贷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清代的借贷活动空前活跃,不仅存在着生活性和消费性借贷,也存在着生产性和经营性借贷,更存在着官吏、兵丁借贷,以及各种因官吏勒索及制度性缺陷而引起的借贷,而在"违禁取利"方面,统治者一味实施限制与打击.最终不但没有建立起他们期待的社会经济秩序,反而使朝廷失去经济控制能力,王朝的政治与社会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  相似文献   

14.
当下众多文献聚焦研究P2P网贷平台的风险防范及其监管体系,本文不讨论P2P网络借贷平台风险产生原因及监管措施,而是研究P2P网络平台发展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探讨平台中外经营模式的改进来降低借贷行为的各种风险。从外部的环境、法律和内部的规范、规模展望P2P借贷行业营销经营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农村金融市场借贷双向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使命漂移"及衍生的锚定效应,使贫困农户长期遭遇正规部门的金融排斥。基于社会公平考虑,政府可通过信息公共服务的"扶持之手"来弥补信贷市场失灵,使贫困农户得以跨越"门槛效应"而参与金融市场,促进金融普惠。使用农户问卷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银行(贷)→农户(借)"层面,基于信息不对称的公共服务能降低信息门槛,使金融产品更好地服务于贫困农户;在"农户(借)→银行(贷)"层面,基于自我认知的公共信息服务,有利于诱导农户参与正规金融市场。综合效果是:公共金融服务可以降低财富(收入)水平的门槛要求、纠偏使命漂移,从而使金融产品能更好地瞄准于贫困农户而不是被误置于富裕农户。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间借贷一直比较活跃。资料显示,近几年我国民间借贷正以其借贷亲情化、换贷自由化的特点呈快速发展之势,借贷额已高达数千亿元,国内仅某省的民间资本就有83000万元之巨。民间融资可以说是国家社会经济正常的"循环流转"以外的一种独立存在的"储蓄与投资"形式。  相似文献   

17.
一、企业转制中银行信 贷资产风险的表现形式 (一)破产解体,摆脱与银行的借贷关系,逃避银行债务。由于我国企业的破产法律不够完善,很多地方的企业破产不规范,借破产之机转移、变卖财产,把负债包袱甩给了银行,使银行信贷资产蒙受巨大损失。具体表现为:一是先分立后破产,将企业的一部分资产转移或分离出去,组建新的经济实体,而把主要债务留给已掏空的“企业”去申请破产。二是破产清算不规范,随意侵占和压价处理破产财产,损害银行等有关部门利益。三是一些中介机构并非站在公正的立场去评估企业资产,而是  相似文献   

18.
孙健虹 《辽宁经济》2007,(10):34-34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方法的问题及建议目前,我国全额预算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会计核算是通过"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两个会计科目核算的。对购入的固定资产一次性作为事业支出,当取得固定资产时"借:事业支出,贷:银行存款,同时,"借:固定资产,贷:固定基金"。固定资产一经入账,直到报废,会计  相似文献   

19.
难题七:资本"脱实入虚"与银行不良资产二次聚集的风险 近些年来,我国金融机构资金在各类银行、证券、基金、租赁、投行、小贷公司和互联网金融等领域空转,"脱实入虚"现象严重,各金融机构之间对货币资金层层加息,大量的实体经济得不到可用资金,只有选择高息借款或民间借贷,导致"卖一套房子比一家上市公司一年的盈利都高"的怪现象,既不利于实体经济发展,也助长了社会浮躁和投机行为.  相似文献   

20.
正继P2P后,众筹再出新玩法"P2B"一场去年起甚嚣尘上的跑路风暴,让烈火烹油的P2P网贷盛筵风波难平。今年4月P2P网贷平台旺旺贷老板卷款6000万元跑路,近千名投资者受损,更令业界震动。正当监管层意欲出拳敲山震虎时,醉心于互联网金融游戏的企业家们,已悄悄玩起了另一套资本魔术:P2B。P2P意指"个人对个人网络借贷",P2B将借贷的主角换成了"个人对企业"。企易贷、普资华企、金银猫、拾财贷、理财范……喜欢从名字上讨彩头的P2B平台扎堆出现,一个个关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