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金融创新化、自由化、全球化变革中,业务主导式创新正在向技术主导性创新转移。现代银行业对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技术水平深刻地影响着现代银行的经营模式和服务水平。据统计,西方金融创新产品95%来自于信息技术,我国100%基于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2.
以高新技术提升现代金融服务业的政策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新技术(IP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等)对传统金融业渗透不断加强,导致传统金融业的边界不断变化和调整,现代金融服务业的创新层出不穷。以高新技术提升我国金融服务业是增强金融业竞争力和促进金融创新的重要方式,也是提升我国金融机构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3.
为了满足银行的发展战略要求,银行亟需进行银行信息化发展,加强技术资源和业务资源的整合,分析业务和管理需求,挖掘技术潜力,优化业务流程,促进技术和业务的良性互动,实现银行业务和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推进管理和机制的创新,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信息技术是金融创新的主要源泉,现代银行发展轨迹表明,新的金融工具和服务方式的推行,往往是金融市场行为同信包技术相互耦合的结果,因此,信息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是推动金融创新、提升金融服务效率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手持设备的快速普及和居民小额支付需求的持续增长,基于金融IC卡的移动支付业务迅速走到了时代的前沿。移动支付既是现代支付技术智能化、终端化、网络化发展的结果,又是网络经济与电子商务、金融创新与信息技术融合  相似文献   

5.
金融体系的完善和服务创新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型金融体系建立、功能完善和服务创新对于现代经济发展意义重大.为了满足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以下简称农发行)的发展战略要求,农发行亟须进行业务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加强技术资源和业务资源的整合,分析业务和管理需求,挖掘技术潜力,优化业务流程,促进技术和业务的良性互动,实现银行业务和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推进管理和机制的创新,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信息技术是金融创新的主要源泉,现代银行发展轨迹表明,新的金融工具和服务方式的推行,往往是金融市场行为同信息技术相互耦合的结果,因此,信息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是推动金融创新、提升金融服务效率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金融科技创新是金融创新与技术进步协同发展的产物;从“金融+技术”的融合类型来划分,中国商业银行金融科技创新分为两个领域:基于信息技术的金融科技创新及基于细分行业技术的非信息技术金融创新。本文一方面基于Nolan模型和Mische模型对中国商业银行基于信息技术的金融科技创新发展历程进行全面分析;另一方面,从“非信息技术+金融”的视角,讨论细分行业技术与金融创新的融合对中国商业银行金融科技创新发展的影响。最后,为我国商业银行在新常态下依托金融科技创新提升经营绩效,实现创新驱动提供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7.
信息技术在现代金融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小到日常的业务处理、账务核算,大到整个企业的经营管理、业务创新和决策支持,无一不体现了信息技术的应用成果。可以说,没有信息技术的支撑,金融企业的运营与发展将寸步难行。因此,在企业中,技术部门承担着前所未有的责任和压力。如果技术部门能够出色地肩负起引领业务发展的职责,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8.
论技术主导型金融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创新是指金融界内部通过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创造性变革所创造或引进的新事物,大致可分为金融制度创新、金融业务创新和金融组织创新三类。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度改变着银行业的外在经营环境。技术主导型金融创新已经成为金融创新最关键  相似文献   

9.
新经济的出现,无疑是对传统经济的一大冲击。信息化、电子商务等技术的不断发展,给我国银行业带来更深刻、全面、革命性的影响,使银行业迈入了电子信息新时代。当前,我国银行传统业务电子化过程基本完成,银行对现代信息技术的依赖程度大幅度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银行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但是,现代信息技术深刻地影响到银行业的经营理念、管理模式、经营方式、内控机制、风险管理,改变了金融创新的形式和发展,金融创新又高度依赖于电子信息技术的进步。计算机与通讯产业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银行在电子信息与数据处理方面的成本…  相似文献   

10.
金融信息化是指在金融业务与金融管理的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金融与经济信息资源,加速金融现代化的进程。金融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组成部分,它与整个社会的信息化,与其他宏观管理部门的信息化,与居民、企业的信息化密切相关,相辅相成。在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金融服务与金融创新构成了现代经济的核心。  相似文献   

11.
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给创新金融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条件,即为实现金融教学现代化搭建了科技平台,为实现金融教学科学化提供了先进手段和广阔途径。同时,它对不断创新金融教学的方式、提高教学工作效率、有效增强金融教学效果也具有积极作用。因此,我们应当抓住国际特别是国内信息技术大发展的机遇,以新的思路,得力的措施,加快高等金融教育信息化建设,创新金融教学。  相似文献   

12.
"数字金融"指的是在统一技术标准的基础上,利用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构建跨系统内联网互联平台,整合、共享金融信息资源,实现银行间动态信息的交流,形成金融技术密集、营销灵活、管理协调的智能网络系统,使金融服务智能化,在直接与国际金融的竞争中具有相对优势.入世后,逐步开放的金融业面临着强有力的竞争,沿用传统的管理概念和经营模式发展银行业很难适应国际竞争的严峻态势,只有实现金融创新才能提高竞争能力,而金融创新对信息技术的依赖性很强,金融信息化就是金融创新的技术保障.金融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是建成网络互联互通,信息高度集成,管理高度集中,营销高度一体化,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数字金融"体系.海南金融的发展应该十分重视金融科技的应用,加快金融数字化建设,以先进的信息技术,打造海南"数字金融".  相似文献   

13.
金融信息化的发展与战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信息化在国民经济信息化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与此同时,现代金融作为知识密集型产业,客观上要求以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为支撑,不断推行金融创新,实现自身的信息化和知识化。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将信息化商业银行的科技管理职能概括为如下领域:信息技术参考模型、信息技术工程标准化管理、软件工程过程管理和质量控制、信息技术服务管理、金融创新支撑与人力资源管理,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对银行信息化作了全面的阐述.全文包括6部分内容:商业银行信息技术基础结构、商业银行信息技术参考模型、信息技术工程标:位化管理、软件工程过程管理与质量控制、信息技术服务管理、金融创新支撑与人力资源管理,本刊将分3期刊发。  相似文献   

15.
信息技术自从诞生以来就对证券行业产生了影响,从早期的以储存和信息传递为主到现代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证券业全面结合,尤其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金融服务业的全球化和竞争日益激烈,促使证券交易所、证券公司及其他相关服务机构加快运用各种新的技术手段提高公司管理水平,加快产品创新,强化对客户的服务水平,从而保证公司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也带来了更多的业务创新。本文将对我国证券业不同类型机构的信息化现状进行介绍,并比较其和金融、保险行业的不同之处,最后展望未来几年证券业信息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金融IC卡是现代信息技术和金融服务融合的高科技金融支付工具,采用了IC卡芯片技术和金融行业标准,具有消费信贷、转账结算和现金存取等功能。其安全性、便利性、经济性、标准性等特点决定了金融IC卡在公共服务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能够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  相似文献   

17.
杨竑:希望通过我们金融从业者自身技术能力的不断提高,准确把握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创新驱动发展为方向,不断推动金融行业的更大发展。近年来,我国金融行业信息化应用程度及水平已突出显现,历经30年的不懈发展,从电子化起步,逐步进入到金融信息化阶段,并通过不断深化信息技术应用,而迈向信息化金融阶段。应该看到的是信息技术的进  相似文献   

18.
一、金融技术创新的生成机制金融技术创新是指金融企业对计算机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创新应用。这种创新来自技术的扩散和企业创新精神的结合,为金融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使得一系列的不可能变为了可能。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金融信息化进程的推进,金融对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越来越深入地渗透到金融界的各个领域,并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在信息技术给银行业务带来不断扩展和创新的同时,  相似文献   

20.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商业银行只有不断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金融创新理论,用最快的速度开发出能够满足客户需求的有较强竞争力和较大经济价值的高质量新产品,为客户提供安全、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才能赢得市场的主动权,才能获取持续的竞争优势及业务发展和利润增长的源泉。一、产品创新的目标产品创新不仅是一个运用知识进行创造性活动的技术过程,也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模式不断变革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往往与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