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都地区是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试验点,是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先行者。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分析成都地区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成都地区城镇化发展中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农民利益没有得到有效保护,危害了生态环境。并针对这些问题,总结并完善成都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改革户籍制度、土地制度、财税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现代化农业,与生态保护有机结合,以期为成都地区及其他类似的城市或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城市土地利用效益及新型城镇化指标遴选与体系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土地利用是城镇化进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城乡融合发展的时代要求下,保证土地的高效利用,促进其与城镇化健康协调发展是需要瞩目的重要问题。构建指标体系是研究土地利用效益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的重要步骤之一,通过整理总结已有指标体系指标选取频次及指标内涵分析,重构土地利用效益与新型城镇化测算指标体系。[方法]文章选取统计法及分析法,将近4年中CNKI数据库中核心期刊、CSSCI、CSCD、EI、SCI等期刊中有关土地利用效益与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中指标出现频次进行筛选、统计、整理,同时辅以对所选指标的内涵的说明,频次与内涵并重,重新构建土地利用效益与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结果]根据统计结果及指标内涵,将土地利用效益分为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3个准则层,将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划分为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人口城镇化、生态环境城镇化及城乡统筹发展5个准则层,并在此针对各准则层内涵,选取相关指标。[结论]得出土地利用效益与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为今后土地利用效益与新型城镇化研究中指标选取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民收入来源主要包括农业经营性收入、务工收入及其他收入。城镇化发展是农民增收的重要动力之一,十八大以来新型城镇化被提到一个新高度。新型城镇化要求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化过程,实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发展目标。新型城镇化条件下,农民增收能否持续、高速的发展成为新的课题。文章对湖北省部分市(县)采取实地查勘、问卷调查与走访农户、搜集资料、逻辑分析的方法就湖北省新型城镇化条件下农民增收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新型城镇化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提高农产品产值,减少农业产业链内耗,实现农民增收;(2)新型城镇构建农民市民化社会构架,提高了农民工资收入与社会福利收入,增加了农民收入;(3)新型城镇化改变发展模式,增加农民资产性收入与提升了农民生活品质,实现更高水平的增收。研究结论:新型城镇化是未来农民增收最主要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4.
为贯彻落实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北京市提出在二道绿隔地区开展新一轮的平原造林建设,并以此为契机,全面推进该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该文在空间布局分析的基础上,概述了北京市城镇化发展的阶段特征,并从现实角度出发深入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包括科学布局城镇体系、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推动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化以及大力整治城镇环境4个方面。同时,该文基于规划、土地利用、资金支持、农民利益、绿色产业等多方面分析了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制约因素,并针对性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即从空间布局入手,优化人口与产业的结构;从规划入手,制定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顶层规划设计;从政策入手,确保农民全面、持续、高标准增收的权利;从土地入手,促进绿地产业的发展;从产业入手,打造生态与经济双赢的优势产业;从资金入手,创新资金筹集的渠道,等等。  相似文献   

5.
研讨在城镇化进程中如何保护农民的利益问题,我认为既有现实意义,又有长远意义。是事关农村和谐稳定的大事,也是事关农村长远发展的大事。城镇化进程实际上是农业、农民、农村“三农”的转型,也是农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营方式和分配方式的重大变革。城镇化进程中保护好农民的利益问题显得至关重要,在此进程中,处于弱势的农民恰好获得一个改善自身生存条件的机遇。  相似文献   

6.
[目的]农业产业升级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础,探讨两者间的互动关系有助于发展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距和解决三农问题。[方法]首先构建新型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升级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计算各个指标的相对重要性,确定权重大小,进而通过灰色关联法计算两者间的关系。[结果](1)结果表明唐山市新型城镇化系统中人口城镇化的水平最高,生态城镇化的水平最低,经济和社会城镇化的发展水平介于人口和生态城镇化之间。(2)农业产业升级系统中农业经济水平在农业产业升级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而农业合作社、附加值产值、产业组织模式和科技成果对农业产业升级的贡献程度较低。(3)唐山市新型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升级关联系数都在0700以上,说明新型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升级系统之间存在极强的互动关系。(4)人口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升级发展密切相关,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和生态城镇化与农业经济水平的关系程度最高。[结论]根据唐山市目前新型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升级的发展水平,加强农业产业升级有利于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完善新型城镇化建设会带动农业产业的升级发展,两者相互促进,互相补充,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7.
基于熵值法的河南省新型城镇化风险识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新型城镇化风险识别体系与方法,有助于规避和降低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潜在风险,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文章通过构建包含政治风险、经济风险、社会风险、生态风险等4个维度共17个指标的新型城镇化风险识别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和极值法对2010—2014年河南省新型城镇化风险进行测度。[结果]整体上,河南省新型城镇化风险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风险综合风险指数由2010年的0. 793下降至2014年的0. 199,年均下降率为14. 98%。其中,政治风险呈波动性变化态势;社会风险显著下降,且城乡差距逐年缩小,表明河南省城乡一体化成效开始显现;经济风险指数也呈现下降趋势,河南省经济增长实现了中高速平稳增长,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升;生态风险显著降低,说明新型城镇化逐步摆脱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结论]为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土地财政依赖难题,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土地保护、农民土地权益受到巨大挑战。农民土地、耕地合法利益受损的根本原因在于过去对其合法权益保护不够。在城镇化扩张中。往往是地方政府为征地主导方,农民则处于弱势地位。土地纠纷的大量出现,一方面说明城市化城镇化盲目扩展,另一方面说明农民土地权益保护存在问题。地方政府和开发商都是强势一方,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  相似文献   

9.
河口滨海湿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河口滨海湿地是指位于河流入海口的湿地,是我国湿地中的一个重要的大类,然而目前国内外还尚未制定出一套适用于河口滨海湿地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分析大量国内外湿地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根据河口滨海湿地的生态环境特点,建立了一套适用于河口滨海湿地的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反映生态特征和功能的一级指标2项,二级指标5项和三级指标13项,可对河口滨海湿地的生态特征、生态演替阶段和生态服务功能进行全面评价。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河南省越来越多的农地被流转成为建设用地,耕地资源的不断减少使得保护农地发展权成为目前土地工作的重中之重。农地发展权的扩散效应对河南省农民权益保障及其交易影响较大,全文分析了河南省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下如何使农民的利益得到补偿、如何对农民的权益进行保障及农地的归属问题,并基于已有研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农村土地确权问题越来越被重视。由于农民自身的文化水平不高,缺少对自身权益的保护,这便使土地在流转过程中,农民自身的利益很容易受到损害,农民的权力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因此,本文将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进一步分析农村土地确权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最大限度保证我国农民的自身利益。  相似文献   

12.
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3.
十八大报告指出:我国发展新型城镇化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及信息化与城镇化发展之间的相互融合,从而使得四化之间能够互相促进、互相补充。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能够有效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为工业化发展提供更多空间,为信息化建设提供更丰富的需求。与此同时,工业化、信息化及农业现代化又能为城镇化提供更多的发展保障并实际解决城镇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我国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应该在保持生态环境免受侵害、粮食安全得以保障的前提下进行,并且能够保证农民与新市民的基本利益,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结构在转型中发展,实现发展为了人民。新型城镇化区别于传统城镇化的最主要特点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民,保障普通农民利益是基本面,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是目标。文章从分析休闲农业的特征出发,论述城市化进程对休闲农业发展的影响,总结城市化进程中的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并提出提高农民素质、丰富产品类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休闲农业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4.
农民专业合作社“三重绩效”评价模式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三重绩效评价,对于巩固合作制优势和基本价值观,促进新型农民培养和农民共同富裕,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提高政府支农政策效率均具有重要价值。为此,结合我国实际,本文初步提出了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指标体系框架,同时应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建立了一个包括6个二级指标、14个评价级指标的三重绩效评价模式,并应用这一模式评价了湖南省1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绩效。结果表明该评价模式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强化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证。然而,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出现了强调经济利益而疏于环境保护的问题,由此带来的负面效应影响了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且环境破坏的后果要由无辜的农民来承担,导致农民环境权不断受到侵害,这显然违背了社会公平原则。本文阐述了生态文明背景下保护农民环境权的必要性,并分析了当前农民环境权保护的法律缺位状况,进而提出了通过法律手段保护农民环境权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6.
新型城镇化的本质在于对国家现有利益的重新调整,既涉及直接相关者的农民利益,也涉及间接相关者的市民利益。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无论是作为公权力的政府还是作为政策受众的农民,都应当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惟其如此,才能凝聚共识共促发展,真正实现政府努力所向即是农民所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分配正义问题,既涉及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的直接利益,也是影响城镇化能否向纵深发展的重要症结,对于助推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可以说,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分配正义不仅是形而上的价值引领,也是形而下的实践内容。分配正义不能自动生成,也不能自发实现。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能力不足和政策保障缺位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议题,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瓶颈。我们必须未雨绸缪,精准剖析,寻良方、施良策,精准发力,迅速提升农民能力,迅速提升政策保障水平和质量,助推城镇化发展,进而助力于分配正义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江苏省常州市及各区、县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建立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从人口城镇化、经济生态化、社会城镇化、生态城镇化等4个方面共确定13个评价指标进行深入研究,以便为常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提供相关建议。[方法]依据科学性、可操作性等原则及理论分析与频度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指标的获取与筛选,运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与熵权法相结合的综合确权法确定指标权重,最大限度提高研究结果的精确度,并得出影响常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结果]常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由"良好"向"较好"转化,最终优化为"优秀",优化趋势遥遥领先,各区、县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及优化趋势差异性明显,总体来看金坛区、溧阳市发展水平较好,钟楼区与武进区发展水平不理想,天宁区、金坛区及新北区新型城镇化优化趋势紧跟中心城市常州市。[结论]常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呈逐步上升趋势,发展前景较好,建成区绿地覆盖率、工业废水达标率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常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9.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重要解决方案之一,是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金融强力支持。在分析金融支持甘肃新型城镇化现状的基础上,从资金支持、竞争环境及金融生态等方面分析了存在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新型城镇化发展给农地资源保护带来的既有挑战又有机遇。新型城镇化可能会引起新一轮占用农用地,农地转用空间格局将发生变化,农地生态系统功能存在下降的风险,农地质量下降的概率增加等。同时,新型城镇化发展也有利于农地资源保护,主要包括通过城乡一体化土地市场建设能够减少占用农地规模,集约紧凑型城市开发模式有利于农地保护,城镇体系与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的空间耦合有助于农地生态功能的稳定,农用地的外部性内在化。在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需要借助伦理学的视角进行农地资源保护。人类与农地资源是平等的关系,要以敬重的态度爱护农地资源,从农地多功能的角度考虑其配置问题。借鉴伦理学的有关理论,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地保护的对策主要包括:加强农地保护的伦理研究与运用,重视农地多功能性研究、丰富农地保护制度的多样性,修正与完善农地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维护农地生态系统、加强农地养护,完善市场机制、减少土地资源配置中的政府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