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科学的民族观,对人们进行科学民族观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它可以提升人们的民族意识、升华人们的民族情感、增强人们的民族认同,进而促进人们科学民族观的形成。科学民族观教育有助于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助于推动民族政策的执行和落实,进而维护民族团结和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当前时代背景出发,结合羌族民族认同缺失的现实问题,深刻分析了溯源认同的弊端所在:族源的模糊性,不稳定的秩序体系,宗教信仰的弱化。采用自观分析研究方法,浅析传统史学观中历史共同体的民族溯源认同在面对当代新的时代背景下所面临的困境,试尝寻求适应新时代形式的新型民族认同观。  相似文献   

3.
随着文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青少年作为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少数民族青少年的民族和国家认同的程度也受到影响.学校是青少年树立正确国家观、价值观的重要教育场所,学校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的国家认同教育,帮助撒拉族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国家意识,增强对民族和国家的情感.这对于激发撒拉族青少年热爱祖国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民族观是指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根本观点和看法,是世界观在民族问题上的反映。民族观教育一直是教育关注的重点,大学生的民族观教育尤其如此。对于新疆来说,高校大学生的民族观教育显得更为重要,新疆高校多为民汉合校的综合性高校,可以说高校大学生民族关系如何是新疆民族关系和谐与否的"晴雨表"。然而,新疆高校特殊的经济、地理和人文环境以及高校自身条件等因素已成为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民族观教育的"瓶颈"。  相似文献   

5.
国家制定法与民族习惯法之争由来已久,妥当处理二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事关国家制定法在民族地区的有效实施,事关民族地区法治建设的顺利推进.本文以西藏藏族婚姻习惯法中的结婚程序为对象,研究其与国家婚姻法的冲突问题,提出协调矛盾、化解冲突的途径和方法,能够有助于促进国家婚姻法在西藏地区的顺利实施,进而有益于西藏地区良好婚姻秩序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发展西北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民主和自治对于祖国统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科学发展及和谐社会构建有着重大的意义。可是由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现今在基层民主和社会自治中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村干部、村民法制观念淡薄、村民自治缺乏有效监督、村民文化水平较低等,最重要的是村民有不同的认同观,民族认同、政治认同、国家认同,这些认同不一,都会制约农村基层民主与社会自治的发展。鉴于此,需要落实民族宗教政策,增强各民族间的平等,加强民族区域自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制度等。只有制定相应合理的方针政策,才能有效地发展民族聚居地区的基层民主与社会自治。  相似文献   

7.
新疆的民族问题实质上是民族分裂分子借民族认同而走向极端民族主义、蓄意破坏国防、分裂国家的行为。在新疆并不缺少民族认同,而是缺少国家认同。要有效提升国家认同,就必须处理好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之间的关系,使两者处于平衡状态。文化认同是促进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同一起来的纽带。有了文化归属的共同性,不同的民族或群体才能相互认同。文化融合是增加新疆各族人民文化共性基础,促进各族人民文化认同的根本途径。研究新疆各民族的文化融合问题对增强国家认同,维护新疆的稳定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杨秦文 《科学决策》2021,(6):159-160
全球性经济、文化、政治让我们感受到全球化具有的变革力量.一方面,不管愿意与否,每个国家、每个民族甚至个人,都与全球化发生紧密关联;另一方面又创造出很多新的分裂形式导致认同危机.在全球化时代,国家内部的团结与社会稳定依赖于社会成员对它的高度认同.国家认同是指人们对自己国家归属的认知及情感取向,对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有着重要影响.事实证明,现代国家认同之形成乃民族国家合法性逐步确立之过程,人民的国家认同为国家提供合理性、正当性论证.  相似文献   

9.
国家认同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国民意识,在社会生活中具体表现为人们对于国家的认同、归属、承认等方面。在对大学生进行国家认同教育时,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特殊环境以及文化传统的不同,导致了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国家认同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主要研究国家认同的内涵,国家认同的社会功能以及如何在民族地区进行国家认同教育。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频发的暴力恐怖案件引发了人们对文化认同的关注。本文主要借助新疆三地州样本数据,从风俗习惯认同、语言文字认同、宗教信仰认同、民族身份认同四个维度对新疆民族间文化认同水平进行分析。调查数据显示:少数民族被调查者对汉族文化认同的整体水平不高,汉族被调查者对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认同程度不高,教育没有充分体现出对民族间文化认同的促进作用。为此,本文认为应创建新疆本土教育模式;强化双语教育的文化内涵;以现代文化为引领,打造新疆和谐社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贵州是一个汇集了多种民族的省份,其中以苗族、布依族、侗族居多.在贵州县级的一些婚礼中常会歌唱一些苗族古歌来表示对新人的祝福.可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年轻人们已无法听懂其中的意义更不再懂得传唱了.苗族古歌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失传.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传承主体的民族文化认同缺失正是导致苗族古歌濒临失传的主要原因,并基于民族文化认同视角,从提升民族自豪感,建立教育体系,采用影音记录及促进产业化等四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以此来保护和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2.
当前民族高校的马克思主义观教育面临着思想文化日益多样化、社会变革急剧和我国民族问题日益凸显的影响。新形势下,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必须实现三个转变,一是转变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基本观念;二是转变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基本内容;三是转变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核心任务是将国民尤其是少数民族对各自民族的忠诚与对国家的政治认同相统一。少数民族政治认同建设是民族团结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之根本,是国家实现长治久安之保障。  相似文献   

14.
边疆民族地区稳定工作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以新疆喀什为例,喀什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地区,其稳定工作的出发点必须要落到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上,坚决与反分裂势力做斗争.边疆民族地区高校作为文化传播的前沿,肩负着反分裂斗争的重要任务,加强民族团结必须作为一项基本的系统化的任务来抓.民族团结不应当仅仅是口号,而应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渗透到五个认同中去教育学生,使当代大学生尤其是民族地区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和文化观,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是否心系国家、心系民族直接关系到该地区的发展,是实现稳定发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5.
该文分析了广西各民族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具有具体性、多样性与民族性等特点的自然崇拜文化;阐述了广西各民族自然崇拜的表现形式;并从形式上和本质上分析了自然崇拜的内在逻辑即体现着人们对可持续生存的价值追求。该文以此为基点,阐述了在推进广西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当代实践中,传统自然崇拜文化可转为对生态建设的文化支持,传统可持续生存观"转化"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价值认同基础。  相似文献   

16.
西藏地区生态旅游开发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丽坤 《特区经济》2009,(4):130-131
近年来,西藏旅游资源开发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通过发展旅游业,带动了该地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加深了人们对旅游资源的认识。随着21世纪旅游市场的需求,西藏地区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也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西藏地区增强自身能力的现实选择,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本文试图在可持续发展原则指导下,以该地区生态旅游开发为契机,探讨西藏地区生态旅游开发战略、旅游市场定位和精品组合,达到西藏地区旅游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双赢"。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民族地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要以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培养新型农民、促进社会新农村建设为目标,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农民,大力开展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持续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注重民族团结教育: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教育,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和政策教育,中华民族认同观、国家观、民族团结观教育。加强民主法制教育:对农民群众开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教育,对农民群众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教育。重视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在农民群众中大力宣传知识的力量,弘扬科学精神,积极开展各种普及科学知识的活动,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与推广农业实用新技术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池田大作先生是当今世界和平主义的倡导者之一,他所提出的"和谐"、"中道"的民族观,是一种和平的中坚力量,为消除不平等,解决民族问题,提供了可借鉴之处.本文就池田大作先生基于佛教思想而形成的民族观进行分析,进一步深入了解研究池田大作先生的民族现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9.
解芳 《魅力中国》2014,(11):150-150
随着我国外语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推进,其对我国大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产生了重要影响。许多少数民族大学生对英语等外语国家文化的认同超过了本国文化的认同,从而造成本国文化失语的现象。本文将从民族认同和中国文化失语的概念出发,具体探讨少数民族大学生外语教育对其民族认同的影响,从而提出基于民族认同下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外语教育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20.
全球化时代的后发展国家:国家认同遭遇“去中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化过程中 ,现代民族国家尤其是后发展国家面临着“去中心化”的威胁 ,国家认同出现严重危机。国家认同与国家安全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对公民而言是认同危机 ,对国家而言则是安全危机。为了维护国家的生存与发展 ,后发展国家不得不同时完成构建民族国家和融入全球社会这两大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