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在智慧交通新时代,智能网联车险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分析了国内外智能网联车险的发展现状和特征;从智能网联汽车衍生的新兴风险、车险市场经营管理面临的挑战、车险产品和服务的创新需求三方面,探讨了智能网联车险发展的现实困境。基于国外智能网联车险模式的经验借鉴,提出政府、监管部门、保险公司与科技公司合作共赢,进一步完善智能网联车险相关法律体系,创新监管模式,完善车险生态环境,提供优质车险产品与服务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商业车险费率二次改革落地,是加速商业车险市场化进程的一个重要标志。本文对商业车险费率二次改革前后的主要情况及改革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归纳、思考和论述。首先,回溯了首次商业车险费率改革的试点进程和主要内容、改革取得的成效、有待解决的一些主要问题;其次,阐述了商业车险费率二次改革的着力点:下调商业车险费率浮动系数下限和进一步完善商业车险定价方式,以及促进商业车险市场化的重要意义;最后,展望商业车险费率改革的下一步发展趋势,着重指出车险市场竞争将更为激烈,各保险公司要靠创新和差异化找准市场定位,增强车险定价能力,提升服务能力,保险公司应与车联网大数据公司合作,深度介入汽车制造业和汽修行业;车险业务或走向专业车险公司经营状态,监管部门也将进一步加大车险市场规范和整治力度。  相似文献   

3.
张瑞 《浙江金融》2004,(5):29-30
国内财产保险公司将财产险分为两大类:车险和非车险.每个月末各保险公司都会计算出车险和非车险的比例(一般称作车险比例、非车险比例,本文也如此称呼),适时掌握保险公司的业务结构.  相似文献   

4.
《保险研究》2011,(8):I0032-I0033
近日,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召开财产险专业委员会2011年第二次全体会议,就坚持车险自律、维护车险市场秩序、促进车险稳健发展、改善车险理赔服务、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等达成共识,并制定印发了《车险自律公约和实施细则的补充规定(2011年7月)》,以进一步规范上海车险市场的经营,促进车险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基于"互联网+"行动计划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互联网金融"开放、便捷、高效"的特点吸引了广大车险企业和车主的关注,全力发展互联网车险势在必行。本文从互联网车险发展特点出发,详细剖析互联网车险的发展现状,运用SWOT法分析互联网车险的竞争优势、竞争劣势、外界机会和威胁,结合实例加以论述。最后,制定互联网车险创新驱动发展SO、WO、ST、WT策略。  相似文献   

6.
多年以来,由于理赔管理手段落后,导致大多数财产保险公司车险理赔质量差、服务质量差、客户满意度不高;车险理赔水分高、赔付率居高不下,出现车险全行业亏损的尴尬局面。落后的传统车险理赔管理模式已成为制约车险业务健康发展的主要瓶颈。如何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完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车险制度改革的逐步推进,各家保险公司推出的新车险条款正在接受市场的考验。那么,通过今年以来几个月时间的实施,新车险在承保、理赔、服务等方面存在着哪些不足和问题,如何加快构建新车险新机制体系,这是当今车险改革能否走向深  相似文献   

8.
财产保险公司绝大部分业务来自于车险业务,因而车险业务的绩效关系到财险公司的经营业绩,甚至整个保险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从承保、理赔、续保及财务四个方面选取17个具体指标构建车险业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有效性检验,计算某财险公司湖南分公司车险业务绩效水平指数,评价其车险业务经营状况。结果显示:该公司财务指标对车险业务影响的权重最大,综合车险指数呈上升趋势,表现出较好的经营状况。  相似文献   

9.
损益     
—浮出水面—车险承保利润率下降—受损主体—车险业—水下冰山—多因素致赔付率攀升损车险承保利润率下降车险业多因素致赔付率攀升浮出水面受损主体水下冰山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也拉动了车险保费规模迅速增长。但占据财险市场75%左右的车险险种面临考验,车险费用率和赔付率不断上升,车险经营效益持续下滑。  相似文献   

10.
车险保费收入占我国财产险保费收入的约七成,其中商业车险占车险保费收入的约七成,但针对我国商业车险市场的学术研究还很少。在分析我国商业车险市场的发展概况后,先研究了财产险公司特征(产权性质、规模、经营年限)与商业车险业务经营绩效(包括赔付率、销售费用率、业务及管理费用率、营业税费率)的关系,发现了几点经验结果。再研究了财产险公司业务构成中商业车险的“比重”对财产险公司的利润绩效(包括价格成本边际、承保利润率、资产收益率)和风险绩效(包括价格成本边际、承保利润率和资产收益率的波动率)的影响,发现商业车险的“比重”对财产险公司的利润和风险都有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1.
<正>这次车险综合改革以市场为依托、高科技为手段、民法典为载体的车险服务化,将是我国保险市场发展的新增长点,有助于实现从车险大国向车险强国迈进我国车险自1980年恢复以来,保费收入从728万元增加到2020年的8244.75亿元,占财产保险业务的69.12%。2001年以来,我国车险历经了四次改革。本文在回顾历次车险改革的基础上,分析了本次车险综合改革的影响,并提出实现车险综合改革效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车险是国内产险市场第一大险种,在整个财产保险市场占据主导地位,车险保费收入和盈利水平直接影响着整个财险行业的保费收入增速和盈利状况。在商业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即将试点实施的背景下,本文借鉴国外车险市场化改革成功经验,分析商业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的影响,提出中小保险公司如何应对商业车险改革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3.
信息集锦     
《上海保险》2009,(1):63-64
1.上海车险市场实施“见费出单” 从2008年12月8日零时起.上海正式实施机动车辆保险“见费出单”管理制度。据悉.该制度覆盖全市昕有经营车险业务的保险机构和交强险、商业车险及其附加险等全部车险业务,保险公司在全额收取车险保费和代收车船税后才向客户出具保单和保费发票。  相似文献   

14.
受益于欣欣向荣的汽车市场,我国车险市场保费一直维持着稳定增速。在整体良好的情况下,我国机动车辆保险市场在结构上和盈利模式上均已出现较为严重的问题。为解决商业车险市场存在的诸多问题,我国车险市场经历多次改革。但从改革的市场现状来看,我国车险市场存在缺乏科学定价机制、中小保险缺乏竞争优势、"去中介化"困难重重等问题。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亟需针对根源问题调整改革策略,推进车险市场的结构和盈利模式变革。  相似文献   

15.
裴光 《中国保险》2000,(6):39-39
中国保监会颁发的机动车辆保险新条款将在7月1日正式实施,将会带来车险市场新的变化。随着我国加入WTO和保险市场的对外开放,车险产品的市场化、国际化和个性化,以及车险服务快速化、标准化进程将明显加快。落后的条款和费率,只能导致保险公司在竞争中败北。从国际车险产品特点看,将来我国的车险产品会是怎样的?我个人认为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6.
周凯 《中国外资》2013,(11):174-174
车险经营作为财产险保险公司的主营业务,车险理赔管理的好坏决定了车险经营的结果,建立一个良性的车险理赔管理体系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服务的效率更能提升公司的经营效果,而良好的车险理赔体系需从制度和人员上进行规范。本文探讨了保险公司车险理赔管理的完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近十年来,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带动机动车辆保险业务(以下简称车险业务)高速发展,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1.07%。车险业务的不断发展,承保面的不断扩宽,保险的经济补偿功能、社会管理功能得到了较好发挥,社会公众的保险意识得到了不断增强。但伴随着车险业务的高速发展,竞争的日趋白热化,车险经营陷入经营成本高企、盈利能力持续下降的困局,不仅影响了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消费者利益。究其根源,在于车险条款费率管理等制度体系不够系统、完善和科学。要破解发展难题,必须大力推进车险供给侧改革,调整车险供给政策,重构车险经营的正常秩序,确保车险经营在制度框架内规范运行、充分竞争,更好服务于广大消费者、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聂勇 《上海保险》2003,(3):21-23
为履行我国加入WTO的承诺, 国家保险监管部门宣布:自2003年1月1日以后,由各保险公司自行制定机动车辆保险条款和费率,由此我国车险市场经历了一场巨大的变革,揭开了车险条款费率市场化的序幕。各保险人根据自身的车险经营状况分别制定了自己的车险条款和费率规章。综观各保险人自行制定的车险条款,在条款的结构、责任范围的界定、  相似文献   

19.
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车险纠纷数量迅速攀升、车险牵涉利益人群急速膨胀使得人们自然将目光聚焦新一轮车险制度改革。据了解,现行机动车商业保险行业基本条款是2007年由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制定,分为A、B、C三款,人保、平安和太保成为这三种条款的典型代表。以目前的车险看,同一辆车,不同的保险公司给出的车险保费价格往往有很大偏差,有的甚至相差干元……  相似文献   

20.
杨鹏 《海南金融》2009,(6):61-62,77
从我国财产保险市场现状来看,车险业务占比较高,呈现出“一枝独秀”的状况,这种状况在中小保险公司中更为突出。车险属于管理型险种,由于车险业务所占比较高,因此车险经营效益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保险公司的盈利状况以及在保险市场上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本文结合保险公司车险经营管理工作的实践,对车险结构调控的一些思路进行了讨论分析,以寻求提高车险盈利能力的一些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