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经济研究》今年第8期发表的林继肯同志《货币需要量预测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以下简称林文)对如何计算我国货币必要量问题提出了一些有益的看法。然而,文中所提出的某些观点似有进一步研讨的必要。一、关于货币流通量的范围林文在论及货币流通量的概念时指出:“市场货币流通量是流通中实际存在的货币数量,在我国就是流通中人民币的总和”,并且强调“生产资料中除了一部分农业生产资料使用现金外,一般是通过银行转帐结算的,不直接决定货币需要量的多少”。显然,这里所说的市场货币流通量只包括流通中观金,而排除了大量以银行存款表现的非现金货币量。  相似文献   

2.
M0 M1 M2     
货币供应量是指在某个时点上全社会承担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总额,即全社会总的购买力。流通中的现金是购买力,可以购买商品和劳务;存款也是购买力,由存款人开出的支票(或信用卡)同样可以购买商品和劳务。这些流通中的现金和个人、企事业单位在银行的存款,都是货币供应量的具体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3.
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单位货币(在我国,以人民币一元计算)平均周转的次数。例如:一元货币一年内平均执行十次流通手段或支付手段的职能,就当作十元货币起作用。货币流通速度取决于人们保持货币的平均时间,可以用社会销售总额除以货币的总流通量计算出来。货币流通速度越快,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就越少,反之就越多。货币流通速度与经济活动水平密切相关,经济活动扩大,闲置资金就减少,货币流通速度就增加,信贷就会扩大。如果经济活动衰退,就会出现相反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货币供给是否具有内生性以及内生性程度如何,关系到中央银行以货币供给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通过实证分析,从2001年第2季度至2011年第2季度的数据上看,我国货币供给表现出越来越强的内生性。主要表现在:(1)货币乘数在短期内波动较大,极不稳定;(2)货币供应量和基础货币之间不存在稳定的关系,即货币乘数在长期内也不具有可测性;(3)基础货币量的变动在很大程度上受外汇储备和央行对存款银行债券变动的影响;(4)基础货币量和货币乘数之间存在相反的变化趋势。因此,必须改革我国现存的强制结售汇制度;完善国有企业、银行的预算约束机制,提高再贷款的门槛;加强对商业银行经营行为的监管;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5.
货币供应量(Moneysupply)是西方货币银行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从货币量的宏观控制角度来看,它与我们常用的货币需要量(必要量)概念有下面两个重要区别:第一,分层次的货币供应量概念是西方国家中央银行进行宏观控制的中间目标,具有实际操作的意义,而货币需要量概念更多地是进行商品货币关系理论分析的工具。在我国,人民银行进行宏观控制的货币指标是现金与信贷总规模,它们在实践中的作用与货币供应量概念比较相近。第二,不论在哪一个国家,货币供应量的概念都是指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负债业务中的诸项目,(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也是中央银行负债中的项目)而我们在研究适合经济需要的货币量问题时,则有时指银行资金来源而言(现金与存款规模),有时又指银行资金运用而言(贷款总规模),它的内涵不如货币供应量概念那样明确,就是指具有购买能力的流通支付手段。  相似文献   

6.
引言银行的转帐结算,又叫非现金结算,它和现金同属于货币的范畴。用通俗的话来说,现金是钱,转帐转的也是钱,实质上同样都起货币的作用。所不同的是,转帐结算不是使用真实的货币,而是使用银行的信用支付工具,按照一定的规定和要求,从付款方在银行开立的帐户上将资金划转到收款方在银行开立的帐户上,通过银行转移资金的做法,来实现债权债务的清偿和各种经济交往的资金清算。既然两者都同属于货币的范  相似文献   

7.
正确计算现金必要量和现金流通量,是保持货币流通正常的关键。本文试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弄清直接制约现金必要量和现金流通量的相关因素,较为切合实际地计算出现金必要量,以便有计划地使流通中的货币量符合货币流通规律所决定的货币必要量,充分发挥社会主义货币流通促进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一货币流通的核心问题是流通中的货币量是否适应商品流通的客观需要。恰当地吞吐和摆布流通中的货币量,对于完成“从一九八一年到本世纪末的二十年内力争实现我国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战略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商品和货币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货币流通是商品  相似文献   

8.
<正> 调节好货币供应量,稳定币值和物价,是顺利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建设的关键问题。而要调节好货币供应量,必须弄清以下几个问题。一货币包括哪些内容过去,我们一直把货币理解为市场上流通的现金,现在看来这显然是不全面的。现金只是货币的一个部分,我国的现实货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市场上流通的现金,另一部分是可用于转帐结算的单位活期存款。西方国家把这两部分之和称做Ml。我们所讲的控制货币供给量,就是指的对M_1的控制。  相似文献   

9.
<正> 一、为什么要扩大货币流通研究范围准确掌握货币流通状况,不仅是正确制定金融工作方针政策和编制信贷计划的基础,也是国家作出正确宏观经济决策的必要条件。而要准确掌握货币流通状况,又必须正确解决研究货币流通的范围问题,即除了研究市场现金流通量外,还应研究单位活期存款等的问题。商品购买力是购买商品的能力,是由货币体现着。在货币信用十分发达的现代,它是由市场上流通的现金和在银行的可用于转帐结算购买商品的单位活期存款所体现。因此,为了全面研究货币流通状况,准确掌握币值和物价的变化趋势,必须研究市场现金流通,同时又  相似文献   

10.
基于货币供给的研究视角,本文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的动机。实证研究发现:基于货币供给视角,国有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具有逐利性动机;民营上市公司现金持有的预防性动机则不显著。该结论说明,我国近十年来充裕的货币供给导致融资约束机制甄别公司信贷资质的功能基本丧失,金融资源使用效率不高。为此,必须坚持“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不动摇。  相似文献   

11.
一近年来通过在理论上和实践中的探讨,大多数同志认为社会主义经济中统一的货币流通应该包括现金的流通和转帐结算领域里的货币流通;马克思阐述的货币流通规律不仅在现金的流通中起作用,而且也在转帐结算领域里的货币流通中起作用;研究市场货币流通量和需要量不仅要研究流通中现金的数量和周转状况,而且要研究包括银行存款在内的分层次的货币数量及其周转状况。我是赞同这些观点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现金(M0)需求的决定因素,通过建立ARDL模型并将其转换为误差修正模型(ECM)形式,运用1992~2000年的季度数据,通过线性回归拟合出我国境内现金货币需求函数的表达式;并在必要的假设前提下,利用扣除境内需求的方法,估算出2001~2008年境外人民币的存量.结果显示,人民币境外存量的规模呈现出在波动中上升的态势,尤其是2006年以来人民币的跨境流量和境外存量有明显的大幅增加,这与人民币升值有密切关系.人民币境外存量季度末的平均值和最大值已由2001年的116.8亿元和389.6亿元分别增加到2008年的926.5亿元和2007年的1 781.6亿元.另外,人民币境外存量的季节性波动幅度较大,这给我国的货币政策操控带来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13.
货币政策有效性与货币供给内生性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当前我国货币政策效果不甚理想、货币政策操作目标以调控货币量为主的前提下,研究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与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关系具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笔者依据货币供给的一般模型,找出了影响我国货币供给特性的因素,认为中国货币供给具内生性,在货币供给内生性条件下,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应从增加汇率弹性、增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力度、适时选择控制通货膨胀率作为货币政策锚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一月份,金融运行健康平稳,各层次货币供应量保持适度增长:储蓄存款同比多增,企业存款同比少降;金融机构贷款稳步增加,贷款结构继续改善;货币市场成交活跃,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 一、货币供应量增幅回升,货币流动性增强 流通中现金(MO)月末余额1.70万亿元比去年末增加2366亿元,同比增长5.8%。春节前现金净投放3608亿元,创历年春节前净投放最高记录,春节后回笼形势良好,从1月24日到2月6日全国共回笼现金1802亿元,占节前现金投放量的50%。 狭义货币(M1)月末余额5.44万亿  相似文献   

15.
我困控制货币投放的工作以控制信贷投放和现金投放为两个闸门,因此,控制现金投放成为我国金融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它是我国金融调控在特殊的经济发展阶段和特殊的金融环境中所采取的特殊手段。珠海经济特区金融业部门自特区建立以来,初期按照全国统一的办法对现金投放实行了严格的措施,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也实行过较为宽松的现金管理政策。1991年,珠海在全国范围内较早对企事业单位实行了现金专户制,原则上规定一个单位只能开立一个现金专户。这种作法已经实了三个年头。在此,笔者根据特区金融部门在现金专户管理和控制现金投放中  相似文献   

16.
银行的活期存款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由单位或个人将现金存入银行而产生的原生存款,另一类是由银行放款而创造出来的派生存款。正是由于创造出的派生活期存款,银行才能够增加货币供应量以满足工商企业的需要。只要存在商品生产的经济形式,并具备企业单位集中于银行开户和银行能用转帐结算来代替现金流通两个基本条件,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就同时具备了。  相似文献   

17.
基于SVAR的中国货币政策的房价传导机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采用2005年7月到2009年9月宏观经济数据构建SVAR模型,分别从货币供给的利率传导机制,现金余额效应,汇率传导机制以及房地产价格对货币供给的反馈机制四个角度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货币量的增加和汇率上升都会带来房价的大幅上涨,而利率提高所带来的房价下降程度很小,房价的上涨会引起物价和消费上涨。结论:当今房地产市场中,存在着货币政策的房价传导机制,其中利率机制对房价影响较小;在汇率机制传导过程中,中央银行为了稳定币值和升值预期引起的国际资本流入导致货币供应量被动增加,从而直接导致了房地产价格上涨。因此提出货币政策应当关注房地产价格,既要防止形成房地产价格泡沫,又要避免温水煮青蛙。  相似文献   

18.
学术界围绕最优货币中介目标的选择,在利率、简单加总货币量、迪维西亚货币量之间争论不休。本文基于DAG SVAR模型,分别对美国、欧元区、英国的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R、简单加总货币量M2、迪维西亚货币量D2对物价P、产出Y影响的相对重要性进行实证比较。结果发现,在美国,M2对Y的影响最大,R对P的影响最大;在欧元区,D2对Y的影响最大,M2对P的影响最大;在英国,M2对Y和P的影响都最大。总的来说,若货币最终目标是经济增长,则美国、英国的最优中介目标是简单加总货币量,欧元区的最优中介目标是迪维西亚货币量;若货币最终目标是物价稳定,则美国的最优中介目标是利率,欧元区、英国的最优中介目标是简单加总货币量。由此可见,对于不同的经济体或者不同的货币最终目标,最优中介目标的选择可能有所不同。本文的研究结论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利率普遍优于货币量,迪维西亚货币量普遍优于简单加总货币量”学术共识的反向补充。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我们讲货币需要量只讲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和支付手段职能所需要的货币量,讲货币支付手段的需要量又仅指商品性支付,而把非商品性的货币支付排斥在外。我们觉得这样解释货币流通规律范围太窄,没有考虑货币流通规律所应该包括的全部内容,有必要对它进行再认识。  相似文献   

20.
现有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对各国宏观经济稳定、金融资产安全及促进国际经济增长都带来极大风险,使得国内外有关人民币加快区域化进程的呼声愈发高涨。通过Eviews6.0软件分析人民币汇率对亚洲主要国家(地区)汇率波动的影响程度,可以得到人民币在印尼、菲律宾、台湾、新加坡四国(地区)的汇率货币篮子中均存在显著作用。未来,人民币区域化应全面综合考虑定位,并积极利用经济手段推进;深化国内金融体系改革,并加快与周边国家经济一体化建设;全面推进中资银行扩展海外业务,并加快建立人民币回流机制;同时,加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