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导言 经济增长速度、失业率以及物价上涨率是反映一个国家宏观经济运行状态的三个最重要的指标,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也是制订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宏观经济运行的理想状况是“一高两低”,即高的经济增长率,低的失业率和物价上涨率。但这三个指标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它们之间存在“简单”的关系。本文试图通过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状况来分析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力图说明,在  相似文献   

2.
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选择 一般来讲,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应该包括经济增长,价格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这4个方面。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宏观经济政策的侧重点可能有所不同,但是,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必须兼顾上述各项目标,以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历史上,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较多地关注经济增长这一目标。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遇的情况:物价水平持续下降,失业问题压力较大,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应考虑如下诸方面: 经济增长率:1952~199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7.5%,改革开放以来年平均增长…  相似文献   

3.
国内权威专家认为10个方面决定了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将具备长期动力和短期动力相互交织,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将努力凸现出以增长保民生、以民生促增长的协同发展路径,协同增长目标和民生目标是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主旋律。这表明2008年次贷危机冲击后中国宏观经济的调控将从最初”保增长”的短期被动调控逐步过渡到强调”增长与民生协同”的长期主动调控。  相似文献   

4.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政府抓住了“刺激内需”这一宏观调控的主题,实施了以“政府主导型”投资为主要标征的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及配套的金融政策和对外经济政策。从1999年第四季度起,中国的宏观经济运行出现重要机,突出表现在,内需回暖、出口强劲反弹、引进处资得到恢复性增长,并且,结构调整在步伐有所加快,就业有所扩大。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实现了8%这一相当高的增长率,樗着连续三年贯彻落实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取得了实质性成效,政策目标基本实现。2000年中国经济的全面回升,也有国际经济环境相对改善等因素。  相似文献   

5.
孙丹  冯文斌 《价值工程》2005,24(12):6-9
本文简要介绍了河北省的宏观经济多部门动态模型,并利用模型对河北省“十一·五”规划中的宏观指标进行了测算和分析,拟定了关于投资增速的高中低三个方案,分别预测出“十一·五”规划期间河北省宏观经济指标可能达到的目标数据,为决策者提供了比较科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目前,在宏观经济政策取向上的一种观点认为,宏观经济政策应以需求扩张为基本取向,而且,由于中国经济已经告别“短缺经济”,进入“过剩经济”时代,“过剩经济”又是市场经济的常态,需求扩张将是中国宏观经济政策长期的基本取向。笔者认为,无论是从近期看,还是从远期看,中国宏观经济政策都应以需求扩张与供给优化的有机结合为基本取向,两者不可偏废。这两种观点分歧的根源在于他们在中国经济运行形态判断上的差别。1998年,中国经济运行形态的转变已经处在一个转折点上,这是目前学术界、决策咨询界、决策层的共识。不同学者和学术…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从经济数据显示我国宏观经济基本面发生转变、“热钱”的存在极有可能导致通胀上升或经济衰退、世界经济的影响导致货膨胀与经济萎缩同时输入概率加大三个方面阐述我国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由“两防”为“一保一控”的原因及背景,试图对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做一剖析解读。  相似文献   

8.
自1995年以来,中国宏观经济形势逐步好转,到1996年宏观经济“软着陆”基本成功,通货膨胀率从1994年的21.7%回落到6%左右,而同时经济增长率依然达到10.5%,实现了预定的宏观调控目标。但微观经济形势并不让人乐观,国有企业效益依然较差,亏损面进一步扩大,下岗工人激增。进入1997年以来,宏观经济形势进一步好转的同时,国有企业内部的矛盾、主要是下岗待业人员增加,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并探寻恰当的对策。一、当前的经济态势与矛盾进入1997年以来,宏观经济呈现出“持续稳定增长”的态势。通货膨胀率保持在6%以下,可以说经过近三…  相似文献   

9.
栗战书 《活力》2010,(1):4-8,10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转变发展方式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明确了“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的政策取向,提出了“五个更加注重”的总体要求.确定了重要指导原则。这些都为2010年乃至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描绘了清晰路径。2010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没有变。  相似文献   

10.
《企业世界》2008,(7):32
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表示,次贷危机在贸易方面对中国影响有限,中国今年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任务,仍然是防止可能出现的流动性过剩问题。如何控制流动性增长,仍然是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目标,而且给定通货膨胀率,中国的宏观政策、货币政策等也仍然要保持一种紧缩的基本格局。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中国稳就业及保民生压力巨大,工业智能化转型升级能否促使中国兼顾“促增长”与“保民生”的发展目标,对推动经济实现平稳增长与共同富裕至关重要,据此有必要准确认识工业智能化对宏观经济可能带来的创造性与破坏性双重影响。本文在界定工业智能化本质的基础上构建包含异质性劳动力、异质性资本、技术研发与转化等特征的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模拟工业智能化投资专有技术冲击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机制。研发结果表明,工业智能化通过提高要素生产率、促进产品研发与创新等方式促进经济总产出,但同时也降低了对传统生产资本和非研发型劳动力的需求,引发收入差距扩大、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等民生问题,影响经济总需求。进一步研究发现,适度工业智能化更有利于中国兼顾实现“促增长”和“保民生”。反事实分析表明,充分重视创新研发战略及研发型人才的培养,可有效调节工业智能化的破坏性效应,促使经济体更好地实现可持续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国经济今年有望“软着陆”我国经济学家近日提出的一份预测报告认为,中国经济正互向国家宏观调控的预定目标靠近,在宏观经济政策保持现有方向和力度的情况下,将于今年基本实现"软着陆"。根据这份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国家统计局联合作出的《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秋...  相似文献   

13.
财经     
我国宏观经济将进入周期下行区间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在6月13日发布的题为“全球滞涨威胁下的中国宏观经济”的2008年中期宏观经济预测与分析报告中提出,在外部环境恶化和国内政策调整的双重压力下,2008年我国经济增速将在外需增速大幅回落的带动下出现明显回落,宏观经济开始进入本轮经济周期的下行区间。“经济增长大幅放缓”与“通胀压力抬头”可能成为该区间的总体特征。  相似文献   

14.
要闻:声音     
《中国新时代》2014,(2):28-28
“中国和其他经济体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在规划经济发展道路时,明显倾向于更强调战略目标。” ——这是美国耶鲁大学杰克逊全球事务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斯蒂芬·罗奇在一篇题为《中国制定太多政策目标,可能阻碍经济发展》的文章中所阐述的观点。文章指出,经济增速放慢不一定是坏事。服务业每创造一个单位的产值,创造的就业机会要比制造业和建筑业高出30%,这意味着越来越由服务业拉动的中国经济可以通过保持7-8%的年增长率,完成其至关重要的吸纳劳动力的目标,具体来说就是快速增加就业和减少贫困。但最近的工作会议是将很大一部分重点放在通过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来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必要性上。  相似文献   

15.
余斌 《房地产导刊》2011,(12):50-51
经济增长、结构调整与通胀是一个短期问题,是连续两年是连续两年宏观经济政策所确定的三大目标。同时,“十二五”提出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经济结构调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它又是一个长期问题。因此,经济增长、结构调整与通胀,不仅跫现在,而且是未来宏观经济政策始终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我国土地政策参与宏观经济运行的实践表明,缺乏有力的理论支撑是土地政策无法因地制宜地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合理、有效调控的重要原因。基于空间经济学视角,系统分析土地政策参与宏观经济运行的“规模报酬递增”与“区域非均质”特征,同时构建基于规模报酬递增的土地政策空间调控模型,揭示土地政策对宏观经济运行发挥作用的内在机制,进而为不同区域内差异性土地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政府采购是政府的一种经济行为,同时兼有行政性和市场性等多种功能。2006年,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第一次把政府采购作为宏观经济调控手段,与财税、金融手段并列提出,显示出政府采购在国家宏观经济生活中已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已从单纯的财政支出管理手段上升为国家实现宏观经济和社会目标的公共政策工具。利用政府采购政策,着力推进国家环保节能、自主创新、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和支持再就业等国家产业经济政策的落实,为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诸多目标服务。  相似文献   

18.
宏观经济政策,是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控制。为了提高计划管理水平,适应新的计划管理体制,研究宏观经济政策量的方面,十分必要。本文运用现代控制技术研究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并着重分析政策偏好趋势这一侧面,是一次初步尝试。研究宏观经济政策需要建立政策模型。宏观经济政策模型是由宏观经济模型及体现决策者意愿和计划目标的偏好函数组成的。偏好函数又可称为目标函数,是选择“最优”政策的标准。宏观经济政策模型是选择政策时必须考虑的约束条件。  相似文献   

19.
人们注意到:“国十一条”与此前调控政策有一点不同,即未提“改善型住房”。结合实际,站在宏观调控的高度,理性对待这一重大的政策变化,就会发现不提“改善型住房”是正确的,而且可能是长期的政策。  相似文献   

20.
2006年中国经济工作的六大看点是: 经济增长不一味追求过高速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稳定宏观经济政策,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平稳较快增长, 意味着明年经济速度,既不能过低,但也不宜过高,要防止大的起落。而“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取向不变,继续把好土地、信贷两个闸门,防止投资膨胀反弹,则是“稳定宏观经济政策”的集中体现,也是实现明年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