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经济文化与管理文化,与其它群体文化迥然不同,它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之上的,并且是与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有机结合的一种最为积极活跃的群体文化。它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求得生存与发展,而推出的“以人为本”的凸显人文关怀的管理模式。它既是对传统的“以物为本”的管理理念的变革,也是对单纯的以经济手段管理经济的超越。先进的企业文化不仅对企业生存发展至关重要,而且对社会经济建设和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首先,先进的企业文化对于社会文化会产生积极的辐射作用。优秀的企业经营理念、企业精神…  相似文献   

2.
以工业经济为基本特征的现代企业采用集权的金字塔型组积体系,以其庞大的组织追求生产与经营的规模效益,以层层节制的中层管理人员承上启下,以严密的管理系统掌握员工的活动,这就是所谓的“理想官僚组织体系”。这种组织体系是一种结构精密的、正式的、非人格化的组织体系,从纯技术的观点来看,它最符合理性原则,其效率应是最高的,在精确性、稳定性、纪律性和可靠性方面也优于其它类型的组织结构。因此,长期以来,“官僚组织体系”一直是指导和组织企业活动的最理想的组织形式。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客观环境的变化,“官僚组织体系”的弊端也日益显现出来:无视市场需求,企业“实现效益最大化”的这一最终目的被忽略;反企业管理规则与程序当作组织目的行为,影响了企业发展;脱离企业利益与责任的官僚主义作风,以及排斥企业内部公平竞争、完全按学历和年功决定晋升的现象,压抑了企业的开拓与创新。  相似文献   

3.
2008年以来,福建省邮政运输局深入开展了以“思考员工在想什么、思考客户在想什么”为主要内容的“两个思考”活动,建立、完善“员工满意”和“客户满意”的工作环境,畅通员工和领导、员工和客户之间的沟通渠道,较好地实现了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有机融合,营造了和谐氛围,促进管理作风和员工服务态度的转变,使管理层不断贴近员工、员工进一步贴近客户,实现了员工满意度和客户满意度的稳步提高,也为企业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中国邮政》2008,(5):47-47
宽带薪酬基于人性假设“经济理性化”,导致文化的逐利性突现。在宽带薪酬设计思想中,当无法解决员工实现职务晋升的同时取得较高薪酬这一难题时,则退而求其次,专注于追求经济获益,以满足员工匹配的付出获得。相对于传统薪酬设计,不失为一种员工总体收益公平解决的较好的方法。但是,面对晋升与薪酬取得时,该薪酬设计把员工利益的满足几乎全面导向经济利益,就是对员工“经济理性”的全面肯定。  相似文献   

5.
随着技术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消费者对产品以及服务的需求日趋多样化,他们越来越希望拥有彰显个性的产品和优良的服务,这就要求企业成员具有强烈的“顾客意识”。于是服务营销成为企业对员工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比如重视企业内部员工、提高员工满意度以提高顾客满意度、对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在全体员工中培育团队意识、建立学习型组织等。  相似文献   

6.
肖人龄 《当代通信》2003,(13):52-56
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子系统,是以企业管理哲学和企业精神为核心,凝聚企业员工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人本管理理论。企业文化作为新的管理理念,有着鲜明的特征,主要是培养员工的群体意识、企业精神、创新精神等,在职工中产生巨大的粘合力和向心力。经营得最成功的企业居第一位的并不是“硬件”,而是“软件”——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一种宝贵资源和购名,是企业建设、经营与发展的原动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文化作为现代管理新理念进入我国,我国企业结合我国传统文化精髓和企业的实际,创造性地涌现出一大批企业文化典型范例,并创造出非凡的精神成果和物质财富。  相似文献   

7.
当代企业管理已进入将文化和价值因素融入管理的多维管理时代。文化管理是中国移动响应新形势下市场要求、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管理变革,是企业与产品进入成熟期后与中国移动发展模式转变相适应的管理方式,是现代组织结构多元化、扁平化、虚拟化对企业管理的新要求,是全球化进程中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文化管理的实现依赖于企业内部不同层级组织文化执行力的提升,而班组作为公司中最小的组织,是公司的神经末梢,是关系到管理落实、执行到位、文化落地的"最后100米"。因此,提升班组的文化管理水平,增强班组文化执行力,调动企业文化的践行者——员工的积极性,是直接关系到企业整体文化管理水平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对于企业来说,员工是最大的财富,关爱员工心理健康是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面对企业发展变化的新形势、新要求,中国移动陕西公司(以下简称陕西移动)立足“深化员工关爱”,以“EAP·心·关爱”为主题,将EAP作为企业对员工“心灵”关爱的一种“新方式”,使其成为推动满意员工队伍建设、优化组织人文关怀、促进组织业绩提升的有效途径。通过将EAP的优势功能与企业、员工的发展需求相结合,陕西移动全面提升EAP服务的感知度,努力塑造一支积极、乐观、进取、创新的“满意员工队伍”,进一步提升企业人力资本,推进和谐企业建设,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为推动自身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9.
什么样的企业是和谐企业?湖南省衡阳市邮政局局长李唐给出了他的定义:企业是社会经济的微观细胞,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吸纳社会劳动力、创造社会价值、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和谐企业是凝聚力较强、经济效益较好,管理制度科学健全、运作机制合理顺畅,员工工作意愿较高,员工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单位之间协调融洽的企业。  相似文献   

10.
对于企业文化的理解,众说不一。我个人更倾向于这 么一种认识:以人为本的管理的根本目标,就是让企业员工的行为取向与管理者的期望一致,而取向出现的内因是组织个体的行为约束力量。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认为,组织内个体行为的约束力量可以归纳为3种,即经济规律、规章制度、文化与道德力量。我认为,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员工普遍认同并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念体系,它是一种道德力量,它与经济规律、规章制度一起共同构成了企业的上层建筑,约束着广大员工的行为。对一个大企业而言,仅靠前两种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靠文化力量进…  相似文献   

11.
孔子曰:“欲造物者,先造人”,说明人力资源是古今社会第一宝贵的经济资源。随着邮政金融已经从专业管理转向现代商业银行管理,强化“人”的管理已成为邮储银行一项紧迫的任务。笔者认为,从企业文化入手,引入人员的全息管理,将充分释放人力资源的巨大潜能。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浙江舟山邮政党委按照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企业、融人员工,服务发展、服务员工”的总体要求,坚持抓好思想、组织、作风、队伍、廉政、文化六项基础建设工作,为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提升运行质量和经营效益、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障。企业先后获得“浙江省文明单位”、“舟山市文明行业”、“舟山市文明单位”、“舟山市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3.
经济“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软实力的核心是文化软实力,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思想力量和文化力量,企业文化软实力是一种凝聚人心、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无形力量和无价资本,也是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塑造品牌、开拓市场、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打造企业文化软实力,是企业实现其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增长,迈向科学发展之路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14.
文化力是指企业文化对企业经营活动的驱动力。它以企业文化为背景,是企要做到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需求、降低客户成本、服务客户发展;做到视客户的要求为命令,视客户的抱怨为商机,视客户的发展为责任。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拥有更多的资源,赢得更大的市场,谋取更快的发展。 ▲坚持以员工为主体,树立“尊重员工自我价值实现”的企业价值观。这一价值观包括三方面含义:员工是企业的主人;每个员工都是人才;员工个人价值目标与企业群体价值目标实现相一致。人是企业的主体,又是企业的载体。 对处于发展困境中的邮政企业来讲,必须大…  相似文献   

15.
《中国邮政》2009,(8):63-63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成立后,中国邮政步入了公司化运营的新阶段。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邮政要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需要用独具特色的邮政企业文化来统一员工意志、规范员工行为、凝聚员工力量。为此,以塑企业发展之魂、聚员工创业之心为目的,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党群工作部、国家邮政工会、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新闻宣传中心决定以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的机关刊物——《中国邮政》杂志为载体,组织开展以“中国邮政企业文化建设的战略思考”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邮政发展论坛征文活动。  相似文献   

16.
员工忠诚能给企业带来明显的效益,有助于增强企业凝聚力、提升企业战斗力、降低企业管理成本,也有利于推动企业文化的形成。构建员工忠诚是人力资源部门为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所做的基础工作。做好这一工作的前提是必须对员工“忠诚”的内涵形成正确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赵勋 《中国邮政》2009,(1):42-42
担任邮政企业管理者多年以来,笔者一直在思考一个课题,就是邮政企业应该建成一个什么样的企业,怎样建设一个现代邮政企业。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管理理念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出资人满意、客户满意、员工满意、社会满意”的企业目标,并对“四满意”提出了可测量的指标体系:(1)以省公司对市局的经济责任制考核得分作为出资人满意的衡量尺度;(2)以集团公司、省公司和地方城调部门调查的客户满意度作为客户满意的衡量尺度;  相似文献   

18.
赵喜姝 《中国邮政》2004,(11):50-51
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是企业管理好坏的重要指标,也是关系到企业能否长足发展的大事。邮政行业正处于变革的阵痛时期,如何发挥邮政的百年信誉,再次成为“同行领先、社会羡慕、员工自豪”的行业,如何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是我们应该积极思考和认真对待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诚者不伪,信者不欺”。古往今来,“诚信”一向被国人视为修身之本,为人之道。在党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对“诚信”有这样的解释:“诚信”就是诚实与信用。“诚信”作为道德规范,它要求做人诚实,既不自欺也不欺人,不虚伪狡诈;既待人诚恳,又信守诺言。“诚信”不仅是一种社会道德规范,更是一种企业文化的基础。优秀的电信企业文化是电信企业员工核心价值观的“共同愿景”。那么“诚信”与电信企业文化有什么关系呢?“诚信”是电信企业文化的重要支柱首先,“诚信”是一种企业价值观。价值观是企业的一面镜子、一…  相似文献   

20.
如今的企业是文化的企业,而企业文化最终都可以归结到“以人为本”这个出发点。对于邮政企业来说,“以人为本”中的人既包括顾客,也包括员工。从邮政服务的价值链中看,则牵扯顾客、员工和企业三方的利益,其中顾客满意是企业的目的,而员工满意无疑是顾客满意和企业发展的根源和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