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太湖流域排污权交易探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太湖流域排污权交易现状,分析了太湖流域排污权交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排污权交易关键是要建立完善、健全的排污权交易法律法规,创新排污权交易的监管模式,积极探索垂直统一的监测体系和灵敏、快捷、高效的运行机制,为我国排污权交易实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排污权交易的理论与实践——结合上海排放权交易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美国的排污权交易制度和实践:  排污权交易的思想是最早在美国提出的,也是最早在美国被成功地付诸实践,美国政府从1976年为排污权交易做准备,1982年正式实施,对包括空气污染许可证、汽油含铅量许可证和向水体排放污染物许可证进行交易。经过实践积累了经验,在1990年的《空气清洁法案修正案》中对排污权交易做了详细的规定,从初始排污权分配,到许可的获得、许可的交易、受影响污染源的范围、监测要求、超许可排放的处罚等,给出了一个完整的可操作体系。具体来说,《空气清洁法案修正案》规定:排污权的初始分配是…  相似文献   

3.
潘义勇 《南方农村》2012,28(6):31-34,39
生态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生态经济是实现排污权外部性内在化的动力;发展生态经济要实行排污权市场化改革;改革排污治理制度,建立统一的排污权交易市场,实行排污权流转,发挥政府在排污权交易制度建设和管理中的重要职能。  相似文献   

4.
借助演化博弈理论,建立无政府监督管理和存在政府监督管理两种情形下排污权交易企业双方之间的博弈模型,探讨交易双方行为决策的动态演化过程、稳定演化策略及其对应条件。结果表明:在无政府监督管理情况下,排污权交易企业买卖双方只存在唯一稳定演化策略,即(违反规则,违反规则);当政府对排污权交易市场进行监督管理,并制定合理的激励惩罚机制后,交易企业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考虑,均逐渐向(遵守规则,遵守规则)演化。为了提升排污权交易市场效率,政府必需加强监督管理,制定有效的激励惩罚机制,完善监督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5.
工业发展中产生的污染问题已成为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瓶颈,而这些污染问题实际由工业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就技术创新与环境治理之间博弈所导致。基于循环经济与绿色供应链研究重污染行业之一的造纸产业,以环境产权理论以及排污权交易为启发,建立讨价还价模型,单独讨论造纸企业与环保部门能够达成合作的条件,提出了要建立奖惩结合的补偿机制,政府要加快建立排污权交易体系,环保部门应加强监管作用,而造纸企业可以合理引入"排污权交易"机制等举措,以此促进造纸工业协调绿色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排污权交易是一种达到环境治理标准的环境经济政策,随着在我国的试点推广,排污权的会计核算成为崭新的课题。从新会计准则视角对排污权的会计确认与计量问题的研究应建立在清晰的排污权性质及特点的基础上,从而为参与排污权交易计划的企业进行正确的会计核算提供可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7.
排污权交易是一种达到环境治理标准的环境经济政策,随着在我国的试点推广,排污权的会计核算成为崭新的课题。从新会计准则视角对排污权的会计确认与计量问题的研究应建立在清晰的排污权性质及特点的基础上,从而为参与排污权交易计划的企业进行正确的会计核算提供可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8.
大气污染和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作为市场手段的排污权交易制度已经得到许多国家的认可,并进行积极地探索和实践.本文总结我国排污权交易制度发展历程,并通过与欧盟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对比,提出政策建议,期望促进我国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济南市水权市场问题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水资源费的合理征收、地区间及地区内水权交易、中水资源交易以及排污权交易等5个方面分析了济南市的水权市场问题。指出了通过建立水市场,进行水权交易来重新配置水资源是缓解济南市水资源短缺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
张凯 《水利经济》2022,40(5):46-53
面对水量水质双重制约的不利局面,我国提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理念,同时明确了采用市场化交易机制治理水环境污染问题。当前市场化交易机制存在诸多桎梏,政策对排污权个体交易行为的有效性亦无法判断。在分析现实治污困境的基础上,引入总量控制下的水排污权交易理念,对排污权多元主体的交易逻辑进行阐述,同时基于多主体系统构建排污权交易系统的仿真模型,模拟政府在排污权交易过程中的政策规制与排污企业的动态博弈关系。仿真结果表明:总量控制下的排污权交易制度能够对排污主体进行有效正向激励和反向惩罚,引导排污企业主动减排;在弱管制的自由竞争市场下,水排污权交易方倾向于违规合谋,隐瞒真实价格;当政府进行强管制有效监督,且上级政府部门能够对下级部门采取有效监督时,水排污权交易方能够减少违规合谋现象。  相似文献   

11.
结合我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体制历程的特殊性,首先提出排污生产合作社的概念,通过国家倡导生产合作社,提升合作社内部的技术水平,共同扩大排污权获得的规模,提升净化污染物的技术手段。虽然这种合作社由国家倡导,但是必须强调这种合作社应具备竞争性,即可允许企业自由进入这种联盟,政府通过一些排污权交易的优惠政策给予扶持。同时市场需要一个自由的交易平台,相应配套的法律体系和金融体系的建立,更有利于市场上排污权这种资产的使用和流通。  相似文献   

12.
探索中国特色的排污权交易机制既要全面把握排污权交易的"美国模式",又要注重借鉴"京都灵活机制",紧密结合各地污染减排的丰富经验,着力培育和完善排污权交易市场,尤其把重点放在培育排污权供给市场上.嘉兴市新增排污权需求强劲但有效供给不足,应该在专业培训、开发短期市场、完善排污权存储政策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3.
嘉兴市排污权交易实践及改进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分析浙江省嘉兴市在全国率先推行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的理论和实践,在肯定其排污权交易成效的基础上,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把排污权储备交易中心从经营性公司改制为中介服务机构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宿晓  倪简  汪蕊 《水利经济》2016,34(6):68-71
通过对已有再生水定价方法进行分析,以基于成本的再生水定价模型为基础,建立了再生水供方最低定价模型;引入排污权交易这一重要因素,得出再生水需方最高定价模型,从而得到较为合理的再生水定价区间,并以常州市为例对上述再生水定价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最后讨论了基于排污权交易的再生水定价模型的特点与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15.
美国排污权交易机制是一种总量控制与交易制度,自上世纪70年代实施以来,取得较大的成功。理论上,排污权交易制度通过"排污权"份额的设置即排污总量的控制,达到控制空气质量的目的,并且成本有效。美国排污权交易机制的成功,有多个方面的因素,包括理论依据充分、市场作用明显、制度机制操作性强,激励机制健全、缓冲能力强。美国排污权交易市场相比其理论原理类似的渔船配额管理影响更大,更为成功,更值得中国渔船管控借鉴。中国要在渔船管控上取得成功,需借鉴美国排污权交易市场的经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培育有效的交易市场、设计操作性强的激励机制、初始分配应缓冲因素,最后要加强监督和执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将控制工业点源污染的排污权交易制度引入以生猪养殖业为典型的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中,在阐释其应用机理之后,通过实地调研和回归分析加以考察并确认其可行性。研究表明,生产形态的单一性、消纳环境的排他性、污染处理的效益性决定了生猪养殖排污权交易可由传统的环境容量再分配转化为生产规模再分配,使得减排成本低的生产者不再以出售排污权,反而以购买规模权来提高效益。这一制度的可行性在于养殖户自行处理污染存在规模经济或规模报酬不变,即不存在规模不经济。应从环境容量标准、交易运作模式、交易价格确定、公众参与方式、配套措施保障等方面进行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7.
南水北调中水权制度优化构想--以中线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首先阐述南水北调中基础水权体系建设的制度路径,然后探讨我国南水北调中水权交易市场建设模式和具体步骤,即第一步,建立规范完善的政府规制体系,颁布实施《水权交易法》、建立独立运行的跨流域调水管理机构和建立严密科学的水权交易实施细则;第二步,建立完善的水权市场,实施“官督商办”机制,培育水权交易市场主体和交易模式。  相似文献   

18.
综合运用环境税与污染权交易解决环境外部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排污权交易与排污收费都是基于经济学理论的环境管理手段。但它们的区别也很明显,排污收费制度先确定一个价格,然后让市场确定总排放水平;而排污权交易正好相反,即首先确定总排放量,然后再让市场确定价格。市场确定价格的过程就是优化资源配置的过程,也是优化污染治理责任配置的过程。本文通过分析两种不同的方法对解决环境外部性的效果,试图找出一种合理的措施来防止环境进一步恶化,并且保障经济上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论排污交易     
排污权交易实质上是一种合理设计的所有权分配来校正环境污染行为的思想,或者说是一种利用市场来达到污染治理责任成本效率分配的机制.  相似文献   

20.
借鉴重庆地票制度中耕地占补创新模式,利用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探索建立耕地占补指标交易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可从出台耕地占补指标交易法规文件、建立耕地占补指标交易平台、健全耕地占补指标交易监督机制、建立耕地占补指标交易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着手,建立耕地占补指标交易体系,以期实现全省(市)范围内的耕地占补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