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协整检验与VAR模型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的方法,分析了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出口与进口以及经济增长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因此,中国经济增长还是处于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增长,同时在加大出口的同时。要重视进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金融中介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收集了陕西省1984-200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运用多变量VAR系统分析表明:陕西省的金融发展没有带动经济增长,而恰恰相反,却是经济增长带动金融中介规模、效率与结构的转变.而省内的非国有金融与非国有工业企业形成了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协整和因果关系检验理论,对四川省从1990年到2007年的外国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二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并且当滞后两期时,经济增长是外国直接投资的格兰杰原因,而外国直接投资并不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在协整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误差修正模型,分别从长期和短期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并给出了结论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分析等经济计量方法,运用甘肃省相关数据,对甘肃农业财政支农资金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业经济增长引起了生产性支出的增长,而财政支农中生产性支出与非生产性支出的增长均未明显拉动农业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5.
生产者服务业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生产者服务业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步增大。利用1991-2006年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生产者服务业发展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二者互为因果关系。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政策、加快服务业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优化产业布局与建立生产者服务业集聚区,以及加快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是促进中国生产者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6.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是能源经济学关注的热点问题,不同学者在研究时选取的区域差异、数据长度和检验方法都会影响对二者关系的描述。基于此,本文以1988—2016年四川省能源消费总量和四川省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数据为基础,运用协整分析和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对四川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而且四川省GDP的增长会直接导致能源消费的增长,但是能源消费的增长并不会导致四川省GDP的增长。 相似文献
7.
失业是劳动力资源的闲置或浪费。无论对失业者个人还是对整个社会,失业的消极社会经济后果都要大于其积极作用。文章在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础上,通过严密的数理推导,建立了失业率变动与经济增长率变动之间的数理模型,并结合福建的统计资料对两者之间的定量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吉林省1978-2005年的税收和地区生产总值数据,运用统计描述方法、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对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税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税收和经济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税收受经济形势和税收政策制度影响显著;税收和经济具有长期均衡关系;短期内税收和经济之间存在动态调整机制.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吉林省1978-2005年的税收和地区生产总值数据,运用统计描述方法、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对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税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税收和经济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税收受经济形势和税收政策制度影响显著;税收和经济具有长期均衡关系;短期内税收和经济之间存在动态调整机制. 相似文献
10.
王犁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9,22(4):86-90
通过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以及误差修正模型等现代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政府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问的因果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政府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差异.长期内东、中部地区政府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互为因果关系,短期内政府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呈现出单向因果关系;对西部地区而言,政府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长期内存在单向因果关系,但是短期内并不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并且经济增长对政府科技投入也无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文章根据1999--2008年的样本数据,采用相关性的基本回归检验方法,对中国东中西部地区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和投资效率时间序列分别进行检验,得出的结论是,在投资效率上中西部明显低于东部发达地区,这也是中西部与东部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的主要原因。要解决中西部投资效率过低问题,就必须优化投资产业结构,提高金融市场对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合理布局投资,提高科技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中东欧转型国家在金融危机前的持续增长和危机后的增长骤降都可以归因于其向市场经济转型所形成的经济增长模式。中东欧转型国家经济增长模式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在缺乏有效监管能力的情况下与国际资本市场盲目接轨的政策性失误。中东欧转型国家应当走一条内外平衡的经济发展之路,从而在经济增长的速度和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之间寻求平衡。 相似文献
13.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多年的发展,为理解增长过程、分析增长问题、制定增长政策提供了重要工具和理论基础。但对于面临深刻制度变革的中国,只有将以市场化为主旋律的制度变迁过程结合到增长理论中去,才能真正理解中国的经济增长过程,并为中国的增长问题提供理论启示。以国家财政、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的制度性联接方式及其变化作为这一研究的切入点是合适的;在当前时期,打破三者之间的制度性联接,将三方面的改革隔离开来、独立进行,在制度变革中推进经济增长,才能真正提高经济的自运行能力。 相似文献
14.
章对西部民族地区的贫困状况,贫困成因进行了分析,认为,目前我国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借鉴国外西部开发 我国实际情况作出的一项重要的战略决策,西部大开发是民族兴盛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繁荣的战略之策,并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反贫困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杨柏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7,(4):40-47
1984年第六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原则批准并通过公布的"七五计划",第一次采纳了东中西部概念,把全国划分为三大经济地带.这种划分大体上描述出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分层版图,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态势.但经过此后20多年的发展,已经暴露出与今天的发展不相适宜的局限性.这种分类,切割了流域经济的横向联系,环境资源利益补偿缺位,不符中国自然地理,不利于区域经济整合,中心城市带动西部的责任不清,造成东西部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东部城市与西部乡村绝对差距在区域经济不均衡背景下进一步背离.而要改变贫富差别的"马太效应",就应对区域经济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6.
城镇化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由于地理条件、政策、经济、文化等多方因素的影响,东部和西部地区的城镇化进程存在较大区别。基于对浙江省嘉兴市和甘肃省兰州市的实地调研情况,分析东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的异同,为东西部进一步推进城镇化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合理的产业结构是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它有利于充分利用区域资源,发挥区域优势,提高区域产业经济效益,增强区域经济实力.产业结构在整个经济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它的变动对经济增长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定量化的研究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产生的效益是一项非常困难的工作,而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可以大致分析出各产业变动对经济的贡献.因此,文章运用偏离--份额法对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区域的产业结构进行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18.
张战梅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7,21(5):19-23
运用协整理论,对东部地区1985年~2005年的年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FD I、出口和经济增长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资是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19.
西部地方政府行为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是以经济增长模型为理论依据,分析得出西部经济增长与增长模型的悖论,认为西部经济增长应引入制度因素,重点分析在西部地区制度影响经济增长的情况下,西部地方政府制度变迁缓慢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中西部地区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和商务成本均较低的比较优势可以吸引东部地区的加工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为降低加工企业的运输成本和时间成本,应鼓励在中西部地区建立加工贸易产业集群.为实现加工产业的顺利转移,还应采取政策引导、改善软硬件环境等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