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洪 《经济视角》2004,(6):27-28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是一个宏伟的奋斗目标。它为多年来中国人民所熟悉的“小康”概念赋予了崭新的内涵,使其成为一个与现代化建设紧密联系、内容丰富、衡量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的科学概念。全面小康,是指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  相似文献   

2.
“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做出的重大选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除了注重物质生活提高外,还要特别注意人们的精神生活、所享受的民主权利,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善等方面,追求的是物质、政治、精神和生态明的共同发展。是既不可逾越又催人奋进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3.
杨陶 《经济研究导刊》2013,(15):234-236
自管理学诞生以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的价值日益突显,人力资源管理逐渐成为管理学主流。但21世纪的管理要进一步超越人力资源管理,树立真正以人为本的理念,从总体上、动态上、从人本精神层面去挖掘人的群体创造力。这在本质上符合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从马克思主义人学角度阐释人本管理,有利于正确把握其科学内涵和做好现实中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4.
解读“全面小康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在十五大基础上,对第三步战略目标的三个时段(到2010年、建党100年和新中国成立100年)任务进行了调整,提出力争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在2000年基础上翻两番,基本实现工业化,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205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本世纪头20年,对中国未来发展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只有认真理解“全面小康社会”的深刻涵义,形成共识,集中力量,努力奋斗,使经济总量、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上一个大台阶,才能加速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5.
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尺度和集中表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内在统一的关系。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使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协调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和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6.
苏静 《经济师》2005,(12):23-24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江泽民继承与创新了邓小平小康思想,系统全面阐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内在地要求以人的现代化建设作为动力基础和核心内容,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探讨分析新时期人的现代化建设的内容要求和途径,对正确认识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江苏富民进程转入了第二阶段,即实现从温饱生活到小康生活的转换.实现这一阶段的跨越,江苏大体占用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的50余年时间的后十年,中间经过了"八五"、"九五"两个五年计划过程.至20世纪末,江苏提前实现了第二步战略目标,以县为单位如期实现了小康.这是一个值得充分肯定的了不起的成就与变化,是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大历史进步.但这只是初步的,低水平的小康.因为这是以县为单位的平均数,平均数它掩盖了差别,苏北仍有一些地方小康的基础还不牢.而要解决苏北问题,实现区域的共同发展,进一步使江苏小康社会从初步发展到更加宽裕,实践证明:发展个私经济是一重要的战略途径.  相似文献   

8.
一、政治文明:当代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 文明就是指人类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提高和完善自身的有益成果与进步状态。  相似文献   

9.
10.
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追求这一目标就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贯彻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方针。  相似文献   

11.
“小康”一词,作为一种社会模式的描述,最初是儒家创始人孔子提出的,作为一种十分向往的理想社会。  相似文献   

12.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用“小康之家”来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进程,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小康”概念。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把小康作为主要奋斗目标和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阶段性标志。党的十三大正式将实现小康列为“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二步目标,即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1990年12月,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对小康的内涵做了详细的描述:“所谓小康水平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后,国家统计局…  相似文献   

1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下的中国城市化问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详细分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内涵及中国城市化现状的基础上,对中国城市化在小康建设进程中的作用进行了论述。认为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城市创造了服务于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直接动力。但当前存在于城市发展中的不合理现象已经开始制约经济社会的协调、健康发展。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可续发展观为指导促进城市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15.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邹再进  田洪 《经济师》2003,(10):252-25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可持续发展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为指导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才能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因此 ,要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关键是要突出可持续发展 ,强化全面小康建设的可持续能力。  相似文献   

16.
况宁欣 《当代经济》2016,(3):106-107
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到2020年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要在2020年让八千万贫困人口全面脱贫.到2020年我们要建成的小康社会,必须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方面发展的和谐社会.虽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脱贫是困难的,但是在党中央和习总书记的领导下,我们一定可以实现.  相似文献   

17.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心任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新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根据我的学习体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心任务是基本完成工业化,初步实现城市化,走出二元经济结构状态。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 ,我国在2020年内GDP翻两番 ,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这是一个极其鼓舞人心的目标 ,这个目标说明了绝大多数的地区和绝大多数的国民要达到小康水平 ,就是说要全国绝大多数人民都要富裕起来 ,这一号召和目标受到了全国各阶层人民的热烈欢迎。根据客观需要 ,我国只有在不长的时间里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才能不受强国欺侮 ,才能振兴民族 ,才能国富民强。通过建国50余年的实践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说明了我国有可能用70年———100年左右的时间(从1949年算起)建设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最繁荣…  相似文献   

19.
宋宏 《经济师》2003,(2):6-7
党的十六大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我国未来 2 0年的发展目标 ,建立更加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即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前不久 ,著名社会学家、上海大学教授邓伟志应邀出席安徽省社会保障研究会理事大会并作学术报告。借此机会 ,笔者专访了邓先生 ,向他请教社会保障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20.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奋斗的理想目标 ,也是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最根本的是正确认识人的全面发展同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联系。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了二者的统一性 :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小康社会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可逾越的重要阶段 ;小康社会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