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论信息不对称对政府信息公开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信息公开是保障公民知情权的重要措施,但由于政府和公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得政府信息公开困难重重。本文在阐述政府信息公开的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政府我国政府与公众信息不对称的现状,以及信息不对称对政府信息公开的影响,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基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和逐步完善,会计信息使用者对知情权要求日益加强,信息公开成为市场经济的必然需求。近几年,政府财务信息公开化正成为一个新兴研究课题,备受我国学术界和公众的重视。文中从会计角度出发分析了我国政府财务信息公开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并针对面临的问题,提出对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化改革的参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环境就是我们的生命,保护环境刻不容缓。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仅依靠政府和企业进行环境信息公开就会成为制度的瓶颈。破解办法就是满足公众的环境知情权,构建完善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从立法、环境执法、建立问责制、提升公众参与程度等方面来共同做好环境信息公开。  相似文献   

4.
在目前的制度框架下地方政府既是土地的所有者又是土地的宏观管理者,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一些地方政府由于经济利益考虑等原因,未能有效维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严肃性与权威性,从而导致了土地利用的低效利用。所以,如何保证公众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知情权就成为公众有效监督政府的关键因素。因而,本文从规划实施管理信息披露制度的概念及功能、规划实施管理信息披露制度的标准、规划实施管理信息披露制度的内容与途径以及规划实施管理信息披露制度的管理等方面对我国建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信息披露制度进行分析.以期能为政府制定建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聂静 《经济师》2005,(11):39-40
构建信息和谐社会就需要尽快调整我国政府信息权利义务和公民信息权利义务之间的平衡。这中间亟待解决的便是政府信息公开的权利义务与公民信息知情权之间的平衡问题。  相似文献   

6.
突发性公共事件中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的特殊身份使之成为最为重要的信息源,如何完善与发展政府在重大公共突发事件中的信息公开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政府应及时公开信息,以增强政府的透明度和反应力,从而保障公众的知情权,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7.
环境知情权的权利属性兼具公益性和私益性。对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对环境知情权的规定进行梳理,并提出应在基本法中明确环境知情权,使该权利有确实的法律依据,提高环境信息公开办法的法律位阶,使试行之法成为实行之法,政府公布的法律应从环境信息入手予以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目前的制度框架下地方政府既是土地的所有者又是土地的宏观管理者,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一些地方政府由于经济利益考虑等原因,未能有效维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严肃性与权威性,从而导致了.土地利用的低效利用.所以,如何保证公众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知情权就成为公众有效监督政府的关键因素.因而,本文从规划实施管理信息披露制度的概念及功能、规划实施管理信息披露制度的标准、规划实施管理信息披露制度的内容与途径以及规划实施管理信息披露制度的管理等方面对我国建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信息披露制度进行分析,以期能为政府制定建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郝玉红 《经济经纬》2007,(3):154-157
由于消费信息不对称对消费者权益产生了不利影响,所以必须在法律上赋予消费者知情权,以矫正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关系.现行法律制度对消费者知情权保护已做了相关规定,但还需要在责任制度、政府规制、社会保护等方面进一步加以完善,以最终实现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0.
陈勇 《经济研究导刊》2014,(32):310-312
随着中国公众环境保护意识不断提高,获取环境信息已成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和维护环境权益的重要手段。环境信息公开旨在保障公众环境知情权,维护公共利益,而商业秘密则以保护私体权益为目的,因此二者存在必然的冲突。要解决这一冲突,首要的是对环境信息公开中商业秘密作出判定。  相似文献   

11.
政府信息公开是权力运行监督和制约体系的重要内容,是预防权力腐败的重要环节,也是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基本前提。为了解《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颁布以来的落实情况,本调研组对某省的政府信息公开现状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12.
财政分配要增加透明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我国现行财政分配的公开性与透明性分析长期以来,我国财政实行集权机制下的隐性分配机制,即财政分配由政府说了算,有关预算分配情况被视为机密资料,公众没有知情权。政府认为财政分配无需公开、透明,社会公众也没有公开、透明的要求。实行市场化改革后,政府财政的“幕后”分配逐渐被摆到了明处,财政参与分力,集中多少,怎样分配才能符合社会公众的利益,越来越受到市场力量的约束,而不是一切由政府说了算。同时,公众要求政府财政分配公开透明的呼声也日益高涨。但总的来说,这种变化是一个不自觉的过程,财政分配必须公开、透…  相似文献   

13.
法治政府的基本特征之一即是公开透明.政务公开对于增强政府公信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要意义.纵观政务公开发展历程,社会公众从不知晓、不关心到主动申请公开,行政机关从严防死守到公开透明,政务公开的意义展现的越来越清晰.《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修订稿明确"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此为信息公开制度的基石.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总量控制与排污申报之间的关系,总结了现有排污申报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环境信息公开和现代信息技术,提出了以Internet为信息公开平台、总量分配为激励手段改进现有排海申报系统。一方面有助于构建公众、企业和政府之间相互监督、制约的环境管理体制,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解决目前环境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激励企业给出真实的排污信息,减少政府的信息管理成本,提高总量控制和环境规划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蒋娟 《经济研究导刊》2014,(16):182-183
推行政府信息公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不仅有利于实现和保护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及监督权",对社会和经济的良性发展也是功不可没的。然而政府信息公开的具体实践现状却不禁令人堪忧,存在着诸如"政府信息公开,流于形式,深度不够"、"政府信息公开的观念亟待转变"、"政府信息公开的效果有限"以及"政府信息公开的相关法制不健全"等问题。要建设和谐的法治社会,解决这些问题刻不容缓。因此,在理论上对有关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的对策进行分析,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法治建设的推进,环境信息公开的范围越来越大.为了既保证公众的知情权,又保护国家利益、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需要借鉴国外立法的经验,将环境信息公开豁免的范围具体化,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7.
信息公开、在线办事和公众参与是我国政府网站的三大功能定位。政府网站是创建透明型政府的必要措施。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创建透明型政府,是现阶段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一项重要目标,也是贯彻和落实《行政许可法》、“信息公开条例”等法律规章的重要举措。政府网站是实现政务信息公开的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18.
王佳 《经济研究导刊》2012,(35):214-215
政府的环境信息公开不仅是政府环境管理基本的条件,而且是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重要前提条件。我国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从环境信息公开的实效分析,部分问题仍然存在。借鉴美国及欧盟政府等环境信息公开经验,结合国际改革发展的进程和未来趋势,基于治理的理论分析,提出了完善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公众参与政府信息公开有利于推动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保障公众的合法权益.基于倡议联盟框架分析政府信息公开政策变迁过程中公众这一因素如何对政策系统内部产生影响,结合国务院自2008年以来发布的8个政府信息公开的相关政策文件,纵向观察政府信息公开政策变迁,进而提出公众参与对政府信息公开政策变迁存在促进领域拓展、提高公开水平以...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环境规制理论视为规制者的政府与被规制的企业之间的信息是对称的,但现实却是不对称的。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政府与排污企业之间会进行一系列的博弈,博弈的结果是降低了政府环境规制的效用。为此,政府应进行规制政策创新,激励企业公开污染信息,以提高规制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