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烟台城市化问题论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东、西部和南、北方发展不均衡的国家。从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来看,我们认为全国可分为四类区域:一是“众星捧月”式,即中心城市发达,被其辐射的周边县、区及村镇也发达。比较典型的是苏南地区,这里有上海、南京两个大城市且不论,还有苏州、无锡、常州、南通、镇江等大城市为组群的“城市带”,其中任何一个中心城市都比烟台市大。这一“城市带”的周边繁星璀璨,有发达的县、区及村镇体系,呈“捧月”之势。二是“月明星稀”式,即虽有发达的中心城市,却没有带动起周边地区的经济繁荣及形成相应的城镇体系。比…  相似文献   

2.
在城市化加速推进的同时,由于中国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难以跟上城市化增长的步伐。加上缺乏科学、合理和前瞻性的人口及产业的空间活动的规划及政策引导,中国城市化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中国一些城市已经患上比较严重的“城市病”。“城市病”是指人口过度向大城市集中而引起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在中国所表现出的特征有: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贫困失业、住房紧张、健康危害、城市灾害、安全弱化等。中国不同规模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在这些方面都有程度不同的表现。  相似文献   

3.
推进“三改一拆”,能有效突破当前瑞安城市发展困境。对于瑞安而言,向现代城市发展,建设为一个现代化大城市是既定目标。但目前瑞安尚难以完全达到大城市的要求,关键存在三大问题,即城市“结构失衡、功能失调、管理失当”。城市结构失衡,过去摊大饼式的发展模式造成半城市化现象突出;城市功能失调,主要是城市部分功能缺失或是难以满足当前发展需要;城市管理失当,主要表现在城市违法用地、违章建筑量大面广。必须通过“三改一拆”这一手段,打开新型城市化的突破口,走出一条新型城市化道路。  相似文献   

4.
城市化进程直接导致经济活动日益向城市特别是大城市集中,带来了大城市规模的迅速膨胀,城市空间不断向四周蔓延,也因此引起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城市人口密度不断增高、交通拥挤、住房短缺、就业困难、工业污染严重等,于是,在大城市周围发展和兴建“郊区城市”、“边缘城市”、  相似文献   

5.
西部地区城市化特点与城市化战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提出从人口密度、城市密度、城乡人口结构三个方面观察城市化现象从而东西部城市化存在较大差异的见解。西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更多地表现为农民大量外出务工从而农村人口急剧减少导致城市人口比重相对提高带来的城市化现象。作者认为 ,从效率更高并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模式相适合的要求出发 ,西部地区城市化宜采取大城市与城市圈结合的战略 ,即 ,优先发展大城市 ,并以大城市和中心城市为轴心 ,以轻轨交通、通勤铁道、高速公路为纽带 ,在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工业发展水平较好的地区 ,发展若干发达的城市群、城市圈 ;不宜遍地开花的、脱离工业化和经济基础孤立的发展小城镇。作者强调 ,中国的城市化也要走一条非均衡协调发展道路 ,并认为 ,相当长时间内 ,外资、内资、产业、要素、人口还会继续向东部聚集 ,但从资源承载能力和系统平衡要求出发 ,特别是从中国水资源分布的特点出发 ,中国城市化发展也已经到了需要关注东西部协调发展的时候。  相似文献   

6.
城市化的阶段特征与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城市化进程可以分为前期阶段和后期阶段,集中型城市化和大城市化是前期阶段的主要特征,扩散型城市化和城市区域化是后期阶段的主要特征。我国总体上仍处于城市化的前期阶段,因而应走集中型城市化和大城市化道路,但部分城市化先行地区已经进入后期阶段,应该加强这些地区的城市区域建设。  相似文献   

7.
我国城市营销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城市化建设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到了20世纪90年代,为适应快速发展的经济需要,中国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加快建设小城镇,一大批县改为市,使中国城市数量大幅提高。当时提出的战略是“小城镇,大战略”,严格控制大城市,适度发展中等城市,大力发展小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  相似文献   

8.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随着旧的殖民体系的瓦解,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迅速推进,其速度远远超过发达国家。比如,美国城市化水平1900年为40%、1960年为70%、1990年超过75%。韩国城市化水平1970年是40%,而到1990年已高达78%。美国用了九十年时间才达到的城市化水平,韩国仅用了二十年。1999年,世界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平均已达到41%。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严重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大城市人口的过度密集、表现为,发展中国家首位城市人口比率(首位城市人口比率=某国最大城市的人口/该国城市总人口×100%)偏高。在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首位城市人口比率达29%;在拉丁美洲、加勒比海地区、中东和北非地区,首位城市人口比率达25%。而在经济发达的欧盟,首位城市人口比率只有15%。大城市人口的过度密集,为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居民健康、生活质量、国际产业竞争、城市管理和制度建设、城市社会凝聚力和社会稳定性等方面的一系列严重问题。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在过去五十多年的发展中,采取的基本上是抑制城市化的方针政策。中国的城市化不像许多发展中国家那样快,从总体上看,也...  相似文献   

9.
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低下,城市空间布局和规模结构都不尽合理,城市基础设施落后。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吸引大量的资金和人才,发挥城市的主导作用,实现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今后以工业化为目标,走以发展大、中城市为重点的集中型城市化道路,应该是西部城市化发展的合理选择。 一、重点建设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发挥它们的集约优势,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聚集是城市最本质的特征,也是影响城市化进程的最重要的经济规律。特大城市和大城市  相似文献   

10.
大城市为主导的城市化道路的具体含义是:把城市化的重点放在现有中等城市的发展上,一方面大力发展中等城市,并逐步地把有条件的中等城市培育成大城市;另一方面通过大中城市发展,带动小城镇的结构调整。虽然一个地区合理的城镇体系总是大、中、小城市和集镇协调发展、合理分布的状态.但这并不意味着各级城市、集镇在经济发展的任何阶段上都是齐头并进的。在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阶段,特别是进入工业化中期以后,  相似文献   

11.
开发区未来发展思路与策略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开发区已走过了20年的辉煌历程.作为中国对外开放及体制创新的经济功能区,开发区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今后10年乃至20年,开发区如何更快更好地发展,采取什么思路和策略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2.
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不但对国家的经济、政治、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要在教育工作中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2004年是我国国家级开发区兴办20周年。经过20年的艰苦创业,开发区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对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总结开发区20年来发展经验,探索今后的发展方向,本刊将陆续刊登有关文章,以推动我国开发区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广西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发展水平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规划要求,结合广西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具体情况,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五个方面21个指标制定了衡量广西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广西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发展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广西各实验区之间可持续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性,东兴市排名最高,兴宾区排名最低。  相似文献   

15.
王永芹 《特区经济》2005,(5):371-372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是贯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发展首先要抓好经济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基本经验。“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我们党在新世纪初期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6.
张贵友 《特区经济》2007,224(9):247-248
本论文首先探讨了开发性金融的涵义,继而对开发性金融研究进行了综述;在简要论述融资难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这一论断的基础上,论文对开发性金融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作了逻辑判断。  相似文献   

17.
诉讼法作为一门传统的部门法,在面对当今社会环境侵害时,亦不得不更新,以对付日趋凸现的环境危机,而有关诉讼法在环境时代的应因措施则是以对超诉资格的放宽、被诉对象的扩大、诉讼费用预防方式的改进和集团诉讼的扩张为主要内容的。  相似文献   

18.
Development axes are phenomena which occur world‐wide and which are widely used in the physical planning process as a working tool to regulate economic and geographical space.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of the phenomenon lead to considerable differences in its application as a planning instrument ‐ also in South Africa. An attempt has been made to analyse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the concept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its fundamental morphological properties. It is argued that there is still today a need for a development axis policy in the Southern African development area (SADA). Finally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is suggested which makes it possible to illuminate some of the most important disadvantages in the current application of the concept in Southern Africa.  相似文献   

19.
This article draws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present reg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is an improvement on the previous policy of industrial decentralization, both in terms of its stated objectives and its achievements, but that it does not fully come to grips with the development problems of the Southern African development region (SADA). In spite of some very sound objectives on which the strategy is based, it still focuses too mu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growth points (or IDPs)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Growth centre strategies have, however, only met with limited success, both internationally and in South Africa. A more comprehensive and bottom‐up approach to regional development is called for, but it will not be possible to finalize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policy before clarity is reached on the future political dispensation of South Africa.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