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欢 《信息与经营》2013,(6):159-164
眼下商业地产可谓花开遍地,却出现了一个怪象:开发商们感叹"招商难",品牌商家却在抱怨"选址难"。这个怪象折射出商业地产存在的主要问题,优质的商业地产还是比较短缺。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新世界发展公司主席郑裕彤斥资5.7亿美元(合人民币36.7亿元)买下美国酒店集团MaritzWolff旗下五家奢侈酒店。此次郑裕彤大手笔投资海外,其原因是为周大福企业壮大资产、增加稳定的收入,同时为其招股上市做准备。这并非个例。业内人士预计,由于来自国外投资者和房地产投资信托机构的投资热潮,美国的酒店销售额今年将会上升25%,达到130亿美元。  相似文献   

3.
<正>10年100座水游城从三年前落户南京,再到去年北上天津,水游城逐步在商业地产圈浮出水面。南京水游城10亿元的年销售额,第一年即盈利的成绩更是成为众多商业地产开发商揣摩和讨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4.
<正>2010年的北京房地产市场用跌宕起伏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从4月份起,停发第三套房贷、限购令出台、央行加息、提高公积金贷款利率……楼市调控政策频出,招招剑指"价格过快上涨"的住宅地产。严厉的政策让众多房地产开发商在住宅项目开发上颇为掣肘,销售价格及速度都难与往年相提并论,回款速度也大幅放缓,越来越多的开发商转身投入了商业地产开发的浪潮之中。由于贷款及购买套数方面的限制,大多数原本还处于观望状态的投资者也正批量地退出住宅地产市  相似文献   

5.
《信息与经营》2011,(4X):176-176
<正>北京天安伟业商业地产管理机构,有效助推国内二、三线城市商业地产,从有始有终到善始善终,打造业主、租户、顾客、开发商、信贷银行等结点多赢的生意模型。2008奥运会后,国内商业地产发展迅猛,并迅速推进到广大的二、三线城市。尤其是2010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商品住宅受到各级政府宏观政策的严格管控,加之各项成本的提升不断压缩利润空间,许多大型开发企业逐渐加大了商业地产的投入甚至向此方向转型,使得商业地产迅猛上扬的态势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6.
一线城市经历一轮又一轮的宏观调控后,在稳定房价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随着一线城市限购令挤出效应的发力,二三线甚至一些四线城市房价领涨全国的势头也引起高度关注。"限购令"向二、三线城市扩展的信号也越发明显。调控政策本来是为了遏制一线城市房价上涨过快,没想到上涨速度却转移到了二三线城市。这真应了那句"摁下葫芦起来瓢"的谚语。一线城市房价欲降未降,二三线城市房价上涨的迹象却已经很明显。二三线城市也要遭遇一线城市的限购大棒?曾经从一线城市转移到二三线城市的开发商又当如何调整战略和转型?难道将永无休止的从一线城市转入二三线甚至四五线城市?究竟谁又会是下一批被限城市?……  相似文献   

7.
张晓兰 《信息与经营》2011,(9X):104-111
购物中心是否具备吸纳客源的条件完全在于本身的地理位置是否拥有优越的观光或商旅资源作为载体,再辅以符合需求的业态组合,达到吸引客源入店的目的。那么,没有地段优势的近郊大型购物中心,该如何打破客流短缺,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对近郊商业物业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哪些创新机制?从建设近郊商业物业到拉动区域经济发展,开发商需做好哪些方面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8.
鞠瑛 《信息与经营》2013,(10):106-109
有人说"北京未来十年看南城,南城看大兴‘亦庄’"。随着亦庄新城规划的逐渐落实,亦庄已渐渐从工业集群中心转型为宜商宜居综合型区域,2012年下半年,沉寂已久的亦庄土地市场迎来成交热潮,2013年亦庄住宅售价一路高歌且供不应求,多个大型商业项目也悄然揭开面纱,从"商铺"快速转型"购物中心"势必也将带来一场商业的革命……  相似文献   

9.
近两月来,以北京为代表的一线城市二手房市场,以成交量复苏为标志,再度上演了抢房戏码,"恐慌性购房"、"坐地起价"等久违的关键词屡屡出现,刺激着购房者的神经。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由于受到密集调控政策影响,原本以住宅开发为主的开发商开始积极拓展新的地产业务和盈利模式,纷纷瞄准商业地产;也有开发商瞄向了更加细分的市场,积极进军旅游地产,抢占山海资源。海景房热曾经名噪一时,然而山居时代的来临致使山海并峙的局面逐渐形成。山与海已然成为两种文化派系的代表,而由此衍生出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产品模式以及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1.
成都、西安、长沙……这些在经济和文化上都颇具吸引力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较发达省份的省会城市,近几年吸引到大批全国性品牌开发商的青睐,然而房价却是一直处于小步前进的不温不火状态。不温不火的慢房价随着一线城市调控的不断加码、以及城市内可供开发的优质地产资源匮乏而价格急速攀高等综合因素作用下,从2006年开始,大型地产商开始在全国版图中寻找更多的价值洼地。显而易见的事实是,相较一线城市,进入二三线城市门槛要容易的多,品牌开发商们在这些地方拿地的资本相较一线城市具有明显优势。于  相似文献   

12.
顾爽 《信息与经营》2011,(4X):88-88
<正>呼和浩特房地产行业走到今天,差不多可以用"顺风顺水"来形容,全国市场的每次跨越式发展都没落下呼和浩特,让其在大背景下的大潮流中可着劲儿扑腾,把房价在数年间扑腾上去好几倍,在2004年,呼和浩特房价每平方还是不到2000元,而今天已经是摸到6000元的边儿了。据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呼和浩特房屋均价已经突破了每平方米5500元,今年内直抵6000元,基本没有悬念。  相似文献   

13.
胡堃 《信息与经营》2011,(8X):60-65
<正>限购令之下,楼市低迷已是定局7月以来,A股上市公司又进入了密集的半年报发布期。半年来一直处于史无前例的政策与市场压力之下的房地产上市企业自然成为了舆论关注的焦点。正如之前各方所预料的,在严厉的楼市调控政策之下,上市房企业绩开始出现明显分化。从已经公布的资料来看,以万科、恒大为代表的地产龙头业绩逆势大增的同时,众多中小房企在业绩大幅下滑与资金短缺的双重压力下艰难度日。根据Wind资讯统计显示,按照申万一级行业分类,截至7月20日,已发布中期业绩预告的52家上市房企中,中期业绩预喜的上市房企合计有20家,占比仅44%。同时,有12家公司业绩预减,6家略减,7家续亏,还有6家首亏。  相似文献   

14.
正前几日,我驱车路过好久不见的(北京)京广桥,才留意到过去的京广中心写字楼已经被改造成一座漂亮的酒店,如果不是写作上期关于改造存量房的文章,大概不会注意到在北京这样的城市里,许多建筑,甚至那些名噪一时的地标性建筑,正悄无声息地改头换面。就像在文章里说的那样,当一线城市核心区域毫无增量可言时,在存量中寻找增量就成了房地产公司们的新生意——这是多个因素作用下的结果,除了无地可买,过去的粗放开发模式所导致的商业地产存在结构性需求不足,软硬  相似文献   

15.
蔡宇翔 《信息与经营》2011,(8X):104-105
<正>随着商业市场的不断繁荣、购物中心类商业项目的大量兴建,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对于购物中心"主力店+次主力店+零散商户"的模式正愈发熟知,在商业项目的招商过程中对主力店的倚重程度也在逐渐提高。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过分依赖主力店而造成谈判时对主力店的无条件退让,以及多个主力店间恶性竞争的现象,也就是我们说的"主力店太过主力"而引发的问题也不在少数。一个项目在引进主力店的同时,必须考虑该店与其他经营业态之间关系的整合。在具体选择过程中,要对项目的  相似文献   

16.
城市是房地产的载体,而房地产是城市的重要标志与内涵。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地产行业的不断成熟、土地开发渐趋饱和、房价不断涌升带来企业发展空间日益稀薄,越来越多的人抬起头将目光投向远方。随着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稳步推进城镇化政策实施,以及城市化持续推动带来的红利等利好因素,二三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蕴藏着激动人心的蓬勃生机。去年十大标杆房企(万科、保利、中海、复地、富力、华润、金地、绿城、雅居乐、招商)在一线城市的土地储备共计4100万平方米,在其他城市土地储备量达到了17479万平方米,二三线城市土地储备所占比重高达81%。其中,绿城在二线城市土地储备所占比重最高,达到了95%:中海、华润所占比重也都达到89%。可以肯定:地产企业在未来将加速抢滩中国二三线城市,2010年二三线城市将成房地产商的扩张重点。中原地产报告中指出,去年国务院先后批复了9个区域规划,这一数量相当于过去3到4年的总和。至此,我国新的区域经济版图逐渐成型:长三角、珠三角、北部湾、环渤海、海峡西岸、东北三省、中部和西部。我们相信,不断厘清中国房地产市场所处发展阶段、确定发展方向,通过借鉴与整合实现跨越与进步,将使越来越多的企业能够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17.
徐倩 《中国市场》2008,(4):36-36
北京购物中心在近10年里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从最早的北京西南方贸易初步试水的夭折,到今天的不断调整经营战略的金源贸。北京的购物中心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不断探索到逐步成熟。“我们可能还会清晰的记得,大概十几年前,当外资的零售业进入中国的时候,我们国人都说狼来了,应该说北京的商业地产,特别是以购物中心为主要形态的商业地产快速发展到今天,我们不得不感叹:猫来了。”中国城市商业网点建设管理联合会副会长韩键徽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