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2015,(47):272-273
房价一直以来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而一线城市的房价更是调控的重中之重。本文选用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从2010年6月到2015年5月的"百城价格指数"建立VAR模型,并通过脉冲响应图以及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表明对于全国房地产市场的调控,短期应该关注广州和上海,长期需注意北京和深圳,从而地方政府在制定房地产政策时应当有所协调。  相似文献   

2.
信息专列     
《价格与市场》2013,(8):47-48
"百城房价"连续第13个月环比上涨中国指数研究院近期发布今年6月份房地产市场"百城价格指数"。数据显示,6月份全国百城住宅平均价格为10258元每平方米,环比5月上涨0.77%,是自2012年6月以来连续第13个月环比上涨,涨幅比5月缩小0.04个百分点。根据中指院对全国范围100个城市新建住宅的全样本调查数据统计,6月份71个城市的住宅均价环比出现上涨,  相似文献   

3.
数字     
《浙商》2012,(10):22-24
百城价格指数下跌:0.3% 根据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百城价格指数对100个城市的全样本调查数据显示,2012年3月,全国100个城市住宅平均价格为8741元/平方米,环比2月下跌0.3%。同比来看,全国100个城市住宅均价涨幅自2011年8月以来持续缩小,2012年3月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涨幅仅0.03%。  相似文献   

4.
张琳 《光彩》2015,(2):10-12
接近九成的城市房价跌回一年前,许多城市的库存压力大于预期,楼市回暖之路更曲折,但房地产市场真的到了"崩盘"的地步吗?2015年1月1日,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数据显示,2014年12月,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均价为每平方米1.0542万元,环比下跌0.44%,这是百城房价连续第8个月下跌,下跌城市数量达85个,接近九成的城市房价跌回  相似文献   

5.
我国房地产行业在2009年的经历可谓是"峰回路转",从2009年年初的交易萎缩、价格回落,房地产业"危在旦夕",政府频出"救市"宏观政策、刺激措施,意在振兴房地产市场。到年末,楼市进入癫狂状态,房价疯涨,成交量飙升。为"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政府综合运用土地、金融、税收等手段,加强和改善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继而在2010年春调控"重拳"频出。一年多的时间里,房地产行业"冰火两重天"房价再一次吸引万众的目光,房价会继续攀升还是在"遏制"下回落,在"政府宏观调控"行为下的我国房价将会走向何方?  相似文献   

6.
自我国房地产调控政策实施以来,其调控效果及房地产价格走势成为社会焦点。本文以新建住宅价格指数作为考察对象,采用干预分析模型测度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房地产调控效果显著,有效地遏制了房价过快上涨。政府应时刻把握房地产价格变化动向,适时调整调控力度。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高涨的房价成为政府和普通居民共同关注的话题。政府从土地、金融、税收等方面实施了各种调控政策,但仍未能抑制房价的过快上涨,甚至出现了越调越涨的现象。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措施最终将对房价产生深远影响,由房地产开发企业将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力逐步传导至房地产市场中去,从而影响市场的供求关系和商品房价格的长期走势。本文通过构建VAR模型,来探讨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对于房地产价格的影响,通过实证发现,人均GDP对于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货币供给量,房地产开发信贷额最小,而土地供给量对于房地产价格起到相反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我国房地产市场较长时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两高",即高价格、高利润的问题。一方面,价格高得老百姓买不起,怨气冲天,呼声强烈;另一方面,开发商则赚得盆满钵溢,富得流油,造就了许许多多的亿万富翁。尽管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予以大力调控,但房市价格却不肯轻易低下高昂的头,依然高高在上,"升多降少"。据中国指数研究院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2012年11月份全国百城住宅均价连续第六个月环比上涨,其中有北京、上海等十  相似文献   

9.
邵华 《商业时代》2007,(6):92-93
近年来,尽管国内宏观调控政策接连出台,内地房地产价格却依然逆势上涨。本文选取房地产开发投资占GDP比重、房价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房价收入比和房地产租售价格指数等指标,利用实证分析揭示了全国和部分重点城市房地产市场潜在的“泡沫”。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在次贷危机和2010年房产新政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双重影响下,房地产价格指数的变化趋势,指出2008年之前房价非理性上涨和目前相对平稳的原因。同时运用GM(1,1)模型对次贷危机、房产新政后和没有次贷危机、房产新政情况下未来价格走势进行预测的对比。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走势和特点可以用"疯狂"这个词来形容,房地产乱象其实是我国经济脆弱的一种表现. 早在2007年,上一次流动性泛滥使得房地产价格飙升,随之而来的是信贷紧缩、打击囤地等调控政策出台,全国大中城市的房价疯狂上涨终于出现了缓和的趋势,一些城市的房价开始出现较大幅度的回调.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1999-2009年全国31个省、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和1994-2010年的季度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变量住房收入价格弹性对中国房地产的长期均衡价值进行估计,并利用限制模型与非约束模型比较,对房地产泡沫度进行了实际测量,结果显示:我国2005年开始呈现房地产是市场过热景象,出现房地产泡沫,泡沫程度从2005年开始增长,在2008年第四季度由于金融危机短暂挤出部分泡沫,到2010年泡沫程度达到30%,房价明显高于长期均衡值,政府应采取提高利率、征收房产税等措施控制房价继续上涨。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我国房地产价格一路飙升,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尤其明显,引发了一系列问题,房价问题成为社会焦点。鉴于此,我国政府从2010年开始施行史上最严厉的房地产调控,并取得一定成效,但关于该调控的争议仍然很大。本文从这一问题出发,在参考国外学者房地产市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对我国房地产市场价格高涨的原因做了初步探讨,最终我们的结果肯定了政府调控方向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房地产调控和楼市走势进入关键期。自2011年"新国八条"实施以来,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不断加大,效果明显。但近期,房价呈现普涨态势,调控面临考验,楼市未来走势需谨慎应对。一、2011年以来楼市调控效果明显为有效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2011年以来国家进一步加大调控力度,紧扣"扩保障供给"和"压  相似文献   

15.
黄人天 《商界》2014,(7):29-29
根据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百城价格指数对100个城市新建住宅的全样本调查数据来看,2014年4月长三角和珠三角房价动摇比较大,环比杭州下跌0.58%、苏州下降0.46%、宁波下降0.85%、深圳下降0.17%、东莞下降0.31%、中山下降0.81%、江门下降1.73%。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由持续升温到价格走势不明朗的过渡阶段,这一现象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人们的社会生活。我国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调节房价,调控力度之大可谓史无前例。然而,调控政策的绩效收效甚微,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房价的涨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供求关系、通货膨胀、利率、土地价格等因素。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使偏高的房价、特别是一些大城市过高的房价得到抑制,房屋价格涨幅总体趋缓。当前,不容乐观,仍需高度关注的问题是一些城市出现了中高档房过剩,中低档房短缺的现象,产品结构存在严重失衡。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对策是:完善两房政策,加大投入力度,增加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供给;继续整顿房地产市场秩序,打击"捂盘惜售",增加市场透明度;实行更为严格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调整住房供应结构,保证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土地供应;建立健全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和信息发布制度。  相似文献   

18.
正凡  邬杰 《价格与市场》1999,(10):26-27
自1997年第四季度全国开始统计房地产价格指数以来,宁夏银川市土地出让价格指数、房地产销售价格指数均呈逐年、逐季走高态势,多次名列全国35个大中城市前茅。银川市与邻近的西宁市、兰州市、宝鸡市相比,商品住宅价格每平方米分别高出530元、100元、700元,银川城区商品住宅价格平均每平方米高达1900元。如此之高的房价,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经过对银川市1995年至1998年四年间土地有偿使用情况、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土地开发成本变化情况、商品房销售价格构成情况等较全面、多方位的调查,基本上查清了银…  相似文献   

19.
2006年,全国房地产价格秉承了几年来房价一贯的上升刚性。尽管中央政府频频“出招”调控房价,但仍改变不了房价持续走高的趋势。笔者认为,房价持续攀升,从根本上说是由房地产市场的供需状况决定的。同时,地方政府、商业银行、外资和国家宏观调控等外因也是影响房价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胡堃 《信息与经营》2012,(1X):22-35
房地产调控是否取得预期成效,需要以数据和事实来予以证明,而实际成交价格和成交量则是其核心指标。《安家》编辑部特别搜集和编制了中国二十大城市住宅成交价格与成交量数据,并以这二十座城市施行的限购政策为注释,真实再现上述城市一年来房地产市场的实际发展趋势。此次特别策划,选取了业内公认较为权威的中国指数研究院《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百城价格指数报告》、中国房产信息集团《月度市场监测报告》以及中原地产市场部、世联地产研究部关于特定区域的监测报告等,并参考了国家统计局每月发布的《全国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报告中有关数据,对于上述提到的有关部门和机构,特此一并鸣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