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随着国民生活的改善和文化素质的提高。涉足艺术品的人将与日俱增。今天有相当一部分人对精神和物质有了更高的追求,特别是现在随着节假日、公休日的增多,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寻找精神方面追求,而艺术品无疑是人们最关注的对象。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国民生活的改善和文化素质的提高。涉足艺术品的人将与日俱增。今天有相当一部分人对精神和物质有了更高的追求,特别是现在随着节假日、公休日的增多,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寻找精神方面追求,而艺术品无疑是人们最关注的对象。艺术品市场和艺术品收藏在中国有着良好的基础。八十年代以来,各地为满  相似文献   

3.
回忆营销     
史光起 《中国市场》2009,(25):70-71
<正>在今天这个跨越了温饱需要,继而追求更高精神层面需求的消费时代里,我们除了在追求物质生活上的满足外,还在寻找一种精神层面的感受。尤其是都市人,在每天熙熙皆为名来,攘攘皆为利往的环境中,开始珍惜与留意那些名利无法换来的情感丝  相似文献   

4.
关于精神     
精神是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它是物质的最高产物。人必须要有精神,人无精神就立不起来。国更需要精神,国无精神就强不起来。然而,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随之而来的房子、车子、票子,权力、名位、美色等各种诱惑日益突出的今天,精神家园似乎消沉寂寞,生活的天空消逝了理想的白云,正气与傲骨被平庸和媚俗所风化,所谓的时尚和先锋打着潮流的旗号,仪态万千地在大雅之堂频频亮相。这让人体味到一种颓废的精神,一种无所作为的心态。不是吗?现实社会中太多的灵魂成为麻木不仁,太多的人们以金钱为人生的最大追求,他们在没有理想没有支柱的混浊世界里虚度年华。  相似文献   

5.
在物质需求得到极大丰富的今天,人们逐渐开始追求精神方面的享受,旅游就作为一种很重要的精神追求的方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因此旅游的产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同时我们也要明白的是旅游事业要的得到长期稳定的发展,一定要以科学的管理策略为其依托,如何制定这些管理策略就是我们考虑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正>一个社会要巩固、要长治久安,必须认清楚谁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中产阶级一旦成为国家的中坚力量,国家的经济将更加繁荣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开始追求精神生活,这就是欲望的更替。人的欲望在不断的更  相似文献   

7.
《商》2015,(49)
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生产力要素也得到了丰富,例如科学技术、人力资源、艺术包装等都为经济活动中的流通产品价值实现了提升。与此同时,人们对于物质的需求也逐渐提升,的从以往的简单物质质量需求上升到涵盖了文化品位和审美价值的追求,因此现代商品价值也因此产生了变化,产品的审美价值在有些时候甚至超越了产品本身的使用和交换价值,因此艺术设计成为现代经济活动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VI设计作为艺术设计中对品牌、产品影响最为显著的一种设计类型,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更为明显,本文则基于VI设计探讨了艺术设计对于现代经济活动的影响,揭示VI设计对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设计审美包含在设计产品的物质效能与精神效应之中,是人们在满足产品物质效能基础上对精神效应的感受活动。设计审美的价值体现在对人的精神需求的满足程度。设计审美价值判断的主体和核心是人。一般来说,产品的物质效能是基础和前提,精神效应的实现必须建立在产品的物质效能得以保障的基础之上。产品物质效能的稳定性、便捷性和舒适度,可以丰富精神效应。物质效能与精神效应的交融是设计审美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9.
向丽 《商业研究》2000,(2):148-149
市场经济完全可以达到物质和精神同步迈进的理想境地,要确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在市场 经济中,人们追求自身利益是完全顺乎自然的,而且自利是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推动力。追求自 身利益的权利和界限是他人的自身利益。这种原则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在地位和权利上的平等。  相似文献   

10.
《品牌》2015,(1)
室内设计生态化已经成为当前及未来设计发展的必然选择,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更大压力,而从居住环境的改善上强化舒适性与健康度将成为未来趋势。作为室内设计理念,精神生态设计是建立在最低能耗和最少污染基础上,并从满足人的个性化、情感化、可持续性发展中,追求人居环境的和谐。为此,本文将从环境艺术设计精神生态的重建研究中,就家居空间进行精神生态重塑,并提出室内环境设计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1.
赵纯 《科技转让集锦》2012,(20):152-152
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逐步实现富足的今天,人们对于精神生活质量的追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在对人居室内环境设计方面往往将追随简约当成一种设计风格,是简约主义所代表的思维涵有的一些永恒的价值观。但是,关于室内环境设计人文关怀与精神的阐释作为本文的中心论点,笔者通过深入浅出的讨论与分析,旨在能够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机会。  相似文献   

12.
从环境行为学的观点入手,分析广场中的活动与广场环境之间的关系,提出重视人的行为,重视广场环境与行为的互动关系是广场设计成功的关键;总结了广场设计中为满足人的行为而应注意把握的若干要求。  相似文献   

13.
尹杨平 《消费导刊》2009,(15):199-199
迈入二十一世纪的当下,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发生了巨变,人们的创造观和审美观也不断发生变化。高科技成为了世界的主导力量,高科技的发展,一方面为人们的精神生活提供更多物质技术手段的支持,缩短人和人之间的距离,但是另一方面却压缩人们的精神生活空间,拉大人和人之间的距离,拉大人和自然之间的距离,使人和人的关系疏远化,陌生化。这是摆在人类社会面前的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新的时代要求在设计中渗入非理性的情感内容,用以冲淡单一的物质功能,以高情感的内涵去软化高技术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章顺凯 《消费导刊》2013,(4):129-129,131
情感是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它影响着人的感知,行为和思维。随着当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与消费者自我意识的提高,人们在产品物质层面的需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上对产品精神层面的需求显得越来越重要,在艺术设计领域,情感设计已是设计师和设计理论研究者的重要研究课题。把情感设计理念纳入到设计思想体系之中,既是人本性的体现,使人暂时脱离日常生活的种种限制和陈规,复归游戏精神及对‘真、善、美”的追求,同时又是归属感的表达,使接受者体悟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生机与活力,进而显现出现代设计以人为本的情感关怀。  相似文献   

15.
产品的人性化设计将成为未来工业设计设计的发展趋势,设计必须满足人类的需求,无论是精神还是物质。如今的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任何事都必须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人的因素,以人作为一切行动的出发点。设计也不例外只有满足人的需求才能占有市场我们的设计才有意义。  相似文献   

16.
桥梁是人类最早的建筑类型之一。它们有着与其他类型建筑共通的美学属性,会在一定程度上展示当时社会与地域的人文特色.一座完美的桥梁不仅体现出设计者非凡的智慧和创造力,而且会成为本地区的时代象征、审美的对象和文化的遗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景观的要求、视觉的享受都在不断地提高。桥梁从最初的使用功能,发展到今天已成为了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的载体;一些大型的景观桥梁,更是成为了地区的标志性建筑。从人文艺术角度进行的景观桥梁设计是如今桥梁设计的趋势,文章首先介绍景观桥梁的概念与设计现状,然后探讨景观桥梁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7.
<正>体育与旅游经济,古往今来就有天然的联系。古代的旅行游览,主要通过徒步实现,其本身就是意志与体能的锻炼。在当代,体育与旅游经济结合得更加紧密。人们在物质生活提高的同时,更加重视精神生活,追求生活品质。而体育旅游经济既能满足人们的精神追求,又可放松身心,已逐渐成为了一种时尚。  相似文献   

18.
关于奢侈品经济概念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从经济学角度研究奢侈品经济基础理论中有关奢侈、奢侈品及奢侈品经济的基本概念与定义,揭示奢侈品的范畴与属性、划分标准与分类,以及奢侈品经济与现代商品经济的关系.文章认为,奢侈是人们自然追求物质与精神享受合一的一种富足、高品质的生活方式;奢侈品在现代生活中是一种高品质的特殊商品或服务;奢侈品经济已经成为现代商品经济体系中相对独立的产业部门.  相似文献   

19.
胡梦麟 《华商》2011,(10):70-73
所渭品牌,是指给拥有者带来溢价、产生增值的一种无形的资产。在物质生活日渐丰富的今天,人们对品牌的追求度越来越高,品牌号稃力也开始显露其独特的魅力,令人无法抗拒。文化能够影响人,约束人,而特色文化品牌则能让文化受众会因为具有这种文化的气质而自豪,会因为成为这种文化感召下的一员而骄傲!  相似文献   

20.
熊美芳 《市场周刊》2020,(17):0236-0236
近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不断提升,带动了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们对城市生活的需求不再局限于城市的物质方面,人们更加注重精神追求。随着现代经济的飞速发展,园林景观工程开始越来越普遍了。当前,环境质量已成为中国城市绿色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因此,一方面,要满足政府对绿色健康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为了满足人们的环保需求,对园林绿化建设部门有一定的要求。在建设过程中,每个项目管理环节的要求都更加严格。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实行精细化管理,以促进中国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