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府迄今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规对房地产行业进行宏观调控,但效果不佳。本文通过博弈理论来分析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执行过程中房地产商和政府行为抉择问题,以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为起点逐步分析和扩展了模型,并利用重复博弈中的冷酷策略解决了目前房地产行业政府治理的困境,为政府的政策制定和执行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与二手房直接交易市场相比,二手房经纪市场由于房地产经纪的参与有效降低了买卖双方的交易成本,是一种更为有效的交易市场。一些房地产经纪利用二手房经纪市场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从最大化自身利益的角度出发,采用欺诈手段欺骗消费者,赚取不法利润。通过一个动态的三阶段博弈模型,描述了房地产经纪与消费者之间的博弈策略,指出房地产经纪的失信行为降低了二手房经纪市场的需求,导致二手房经纪市场处于低效运行的状态,并提出了有效遏制房地产经纪失信行为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中国房地产市场是老百姓、地方政府、房地产商三方利益博弈的战场,而开征物业税是惟一的既能使房价下跌,又不以牺牲三方中任何一方利益为代价的、三方共赢的改革方案。我们几乎找不到比开征物业税更好的方案。  相似文献   

4.
政府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价高企、涨幅过大,是政府下定决心加强对房地市场宏观调控的主因.而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关联度强,受宏观经济影响很大,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作用的发挥受到种种制约.房地产业发展对地区GDP增长和税收增加举足轻重.地方政府为追求政绩和地方利益,不希望房价下跌.这种利益的博弈使中央的调控政策在具体贯彻实施中大打折扣.本文首先分析了房地产价格的成因,在此基础上举例论证房价上涨的深层次原因及政府调控的目的,进而从供求双方找出宏观调控的举措.  相似文献   

5.
时下对于楼市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激进和保守针锋相对,看多与看空相互博弈。以房价为例,对房价看多者的阵营多为政府官员、房地产协会、房地产开发商、部分地产中介机构、房地产投资者;看空者主要以谢国忠、郎咸平等部分经济学家为代表,以及部分独立研究人员和未购房者。多空双方均言之凿凿、自成体系,让局外人感觉眼花缭乱和深感迷惑。  相似文献   

6.
房地产企业投资决策的期权博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房地产企业项目投资决策理论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引入期权博弈理论进行分析,并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对期权博弈理论在房地产投资决策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理论推导和应用分析.为确保房地产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基于绿色管理的跨国公司与发展中国家讨价还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博弈论方法分析在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下跨国公司与发展中国家政府之间的讨价还价模型.其基本结论是:跨国公司在与东道国政府的非合作性博弈中,是否实施绿色管理以及实施的程度取决于博弈双方的讨价还价能力,合作式竞争将是有关各方最优的策略选择.而政府政策的特征决定了其对跨国公司行为的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如果说2008年是房地产市场非理性繁荣的终结,那么2009年将是一个转折的年代,经过房子难卖、房价下降、业主维权、政府救市等一系列事件洗礼的开发商们,在阵痛中逐渐醒来之后所面对的,依旧是一个不确定的市场,在利益方持续博弈的局面之下,房价仍然是各方关注的焦点。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可以预见,在2009年,房地产市场不会出现大的起伏,房价也不会大跌,更不会大涨,保持平稳将是这一年的主要基调。  相似文献   

9.
近来有人认为,政府对当前的房地产市场干预过多,市场法则少了。如果这些房地产政策不改变,不仅与市场经济法则相悖,而且是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一种倒退。政府对楼市的管理,更多应采取市场化的原则,城市住房限购令应取消。也有人认为,当前房地产宏观调控刚见成效就放宽限购,必然使得所有调控努力都前功尽弃,所以城市住房限购令不可取消;  相似文献   

10.
房地产不仅是城市化过程中的主导产业之一,也是一个周期性很强的产业。在房地产周期循环过程中,政府、银行、企业、家庭等不同类型的参与者都要重视时机决策,才能规避风险、事半功倍、持续发展。经济理论和历史经验表明,房地产周期与宏观经济运行高度相关,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的两个原因,一是通货膨胀背景下,投资渠道不畅,实体经济效益下滑,导致流动性泛滥于房地产,这不属于房地产调控可以解决的问题。二是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仍未解决,导致土地与房地产的供求关系扭曲问题一直存在。由此可知,  相似文献   

12.
陈捷 《董事会》2009,(12):58-59
从和地方政府利益博弈的角度看,一旦引进外来资本,地方政府再想要干预也就力不从心了  相似文献   

13.
桑培东  许玲齐 《工程经济》2021,31(12):76-80
基于演化博弈理论,构建政府、全过程工程咨询开展企业和业主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三方的演化稳定策略,并利用Matlab对不同影响因素下三方的动态博弈演化路径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推进初期,政府的强激励及企业、业主的积极参与十分重要,合理的财政补贴、项目收益和较小的风险成本是推进政府强激励、企业开展和业主采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完善房地产市场税收政策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税收是政府凭借合法的政治权力对社会财富进行强制性征缴和社会再分配的垄断行为。它是政府筹集资金以保障国家机器正常运转和公共品供给的主要手段,也是政府干预和调节经济的重要工具。房地产税收是围绕着房地产的生产、开发、经营、交易和保有所开征的税项。积极的房地产税收政策,一方面可以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大城市建设的资金投入,改善公共服务;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居民的消费、优化房地产市场结构、改善供需关系,促进可满足中低收入居民需求的经济适用型住房的开发建设。因此,完善房地产税收体制是促进我国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不可缺少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5.
在各方博弈之中,在愈来愈强化的宏观调控政策作用下,房地产尤其是商品住宅市场的预期不确定性在不断叠加。置业者观望情绪弥漫,市场前景模糊不定。  相似文献   

16.
中国资源型城市深陷 “资源优势陷阱”, 资源型城市如何成功转型仍是学者们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本文通过借鉴路径构造理论框架, 构建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 并引入演化仿生学的Lotka-Volterra模型, 分析政府和企业的经济行为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演化影响; 最后利MATLAB对演化博弈模型和L-V模型进行仿真分析。 结果发现:(1) 资源型城市的 “路径依赖” 问题主要表现为资源型企业和政府出现的技术锁定、 结构锁定、 功能锁定、 认知锁定; (2)四重锁定中, 认知锁定的影响最深, 其次是结构锁定、 技术锁定和功能锁定; 政府相比于企业来说, 所受影响稍小;(3) 企业对新型产业的推广有利于城市转型, 但政府的过度推广会影响转型效率。  相似文献   

17.
产业集群的创新过程是集群中的创新行为主体在政府政策引导与支持下,通过彼此深度合作,实现知识创造的过程,也是知识在整个产业集群中的转移、共享、吸收与利用的过程。创新行为主体间的知识共享是集群创新的关键。分析了产业集群中创新行为主体知识共享的内涵,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产业集群中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政府在知识共享策略中的复制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在政府监管条件下采取知识共享策略的动态演化过程,并对博弈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基于四方博弈的煤炭安全生产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我国目前实行的“国家监察、地方监管、企业负责、群众监督”的安全管理体系,本文将安全生产机制分解为四个阶段:政策目标差异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博弈:安全投入高成本下的地方政府与煤矿企业博弈:事故发生后低赔偿率下的煤矿企业与煤矿工人博弈;举报高风险下的煤矿工人与中央政府信息反馈博弈;从地方政府追求自身利益、安全投入高成本、煤矿工人利益保障机制不健全等角度分析我国煤炭安全生产的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19.
面对WTO和WHO的挑战,原有的烟草工业组织结构已经不适应烟草行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对烟草工业企业进行兼并重组,优化工业组织结构势在必行.烟草工业组织结构调整涉及到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冲突.本文从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两个角度对这两个博弈过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过去一年,房市调控收效甚微,而随着房产税的破冰,中央与地方政府开始了又一轮的博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