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素梅 《活力》2014,(9):49-49
作为一名记者,每天进行最多的活动是什么?采访!一个好的新闻节目内容从哪里来?还是采访!采访,一个新闻工作者每天都要面对的最基础活动,是我们从事新闻写作取得新闻素材的主要手段。新闻稿件的好坏,是否好看,都是从采访中得来。采访,是新闻工作者必须娴熟掌握的一种基本功,它是新闻写作的前提。  相似文献   

2.
新闻线索,也就是采访线索,是新闻采访工作的开始.从线索到新闻的产生需要新闻工作者不断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发现和发掘线索中的新闻价值.在实际工作当中,我们要善于发现新闻线索,学会把握新闻线索,懂得放大新闻价值,这是对一个新闻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3.
张蕾 《活力》2010,(21):137-137
新闻采访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流活动。采访关系也有别于一般的人际关系。在人际交流中,双方往往是彼此认识甚至熟悉的.信息流动也是双向性的。但在采访活动中,记者与采访对象大多素不相识.信息流动基本上是由采访对象流向采访者.所以.如何让采访对象知无不谈是每一个新闻工作者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包丽 《活力》2010,(21):139-139
我国在制定的法律条款时对新闻媒体报道规定的禁区有:国家机密、未成年人犯罪、个人隐私以及商业秘密等。这对于各种新闻媒体新闻报道方式(包括隐性采访)都是适用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中规定:“要通过合法和正当的手段获取新闻,尊重被采访者的声誉和正当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可以理解为不提倡记者隐性新闻采访,  相似文献   

5.
在传媒业迅速发展的今天,媒体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电视新闻编辑也成为了一项重要课题。随着腾讯微薄、手机、电视、广播等传媒工具的普片应用,社会大众对新闻及时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新闻节目"现场性"这个概念也已经广为传播。新闻的竞争其实是新闻工作者所掌握能力的竞争,记者要不断的提升知识涵养、道德品质、职业操守,做好新闻的采访工作。现就从新闻采访和后期编辑两个方面对新闻的制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2008年4月2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召集了"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08年春季座谈会".这是该课题组自1990年成立以来召开的第36次此类座谈会.汪同三学部委员代表课题组发布了预测报告.来自政府部门、有关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及京外部分省市的专家学者数十名出席了座谈会,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专家也出席会议并作了发言.首都各大媒体的新闻工作者到会进行了采访、报道.  相似文献   

7.
新闻的播报离不开信息的采集,也就是相应的新闻采访工作,对于从事新闻行业的人员来说新闻采访是一项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新闻采访要求工作人员不仅能具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同时在采访的过程中也注意技巧的运用.采访工作可以看做是与采访对象的一次交流,如果没有相应的技术盲然的采访,必定会提出要采访对象十分反感的话题,给采访对象留下不好的印象,在采访过程中交流也会处于尴尬局面,导致采访并不能得到充分的信息量,所以新闻采访技巧是十分重要的.根据我国目前新闻行业的实际情况,对相应的采访技巧进行深入的分析,希望对相应的新闻行业从事人员有所帮助,经验上有所交流,增加新闻采访的质量,促进我国新闻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新闻每天都在发生.信息社会里,人们获取新闻的途径日益多样化,怎样才能使我们的新闻更具贴近性和可读性?这就对新闻工作者对新闻语言的运用提出了一个基本要求,即,新闻语言一定要保有真诚性.所谓"真","顾名思义",就是要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所谓"诚",主要是发自新闻工作者内心的真情质朴的情感和道德要求.新闻语言唯有"真诚"起来,对新闻事实的报道才能更加准确和鲜活,受众才能更加信服和认可.能否保持新闻语言的真诚性,是对新闻工作者的一个基本要求和考验.  相似文献   

9.
当前,企业商业模式逐步演变为人工智能给传统企业赋能的"人工智能科技+传统行业"模式.在这股浪潮之下,智能财税也迅速发展.不久前,围绕人工智能给财会行业带来的挑战和机遇等问题,本刊记者对提供企业财税服务的唯你网联合创始人、首席顾问连伟舟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10.
朱冶 《活力》2011,(24)
"真实"是新闻报道的最基本的特点之一,是最为重要的新闻要素,也是新闻的生命,对于这一点在新闻界已形成了共识,同时它也是每一位新闻工作者应奉行的原则.但是,在实际的新闻报道中却并非都能够坚持新闻真实性,新闻失实性报道时有发生.新闻失实状况,根据其性质的不同可分为故意性失实报道和非故意性失实报道两种.  相似文献   

11.
孟德阳 《英才》2012,(12):46-47
采访中,这位"万达模式"的缔造者在霸气之外,留给人的印象却是缜密和远虑。宏观经济数据信手捏来,对行业指标了如指掌,援引史料印证发展模式,理据充分,逻辑清晰。但他也毫不犹豫:谈"规模"就谈最大,谈"档次"就谈最高端,谈"模式"就谈最前沿。王健林说过:"只要万达进入的行业,其他企业都没机会做老大!"而这份霸气不只是来自胆略,更来自对现实的判断和掌控力,这或许是万达突进消费"全行业"背后的逻辑。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秉承新闻真实性原则也是新闻工作者最基本的职业良知和道德底线.虚假新闻是相对于正常新闻(全面、准确、客观反映新闻事件本来面目的新闻)而言的,它与新闻真实性格格不入,本文从"虚假新闻定义及表现"、"为什么要造假"、"如何杜绝虚假新闻"三个层面,深入剖析虚假新闻的危害以及坚持新闻真实性对于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至关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程世伟  付瑶 《活力》2012,(4):38-38
隐,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隐而不露。所谓的隐性采访.是指新闻工作者在特殊情况下为获取真实情况而使用的一种特殊的采访方法。隐性采访具有不同于公开采访方式的明显特征,即:不公开采访身份、不公开采访目的、不公开采访手段。  相似文献   

14.
魏默宁 《活力》2012,(23):88-88
搞电视新闻采访的人都知道,要想把自己采写的新闻文事件、新闻人物报道的准确又生动,并且要有新、奇、特的特点,前期广泛的搜集大量的新闻素材至关重要.把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被采访对象的背景资料等,第一时间首先掌握在自己手里,这样你就会从容地面对一切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写稿不慌.这种积极负责的采访态度应该值得提倡.不过,在这种"采访经验"之外,我认为也要注意以下几点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15.
新闻采访是新闻工作者为新闻报道而进行的访问、观察、调查分析的一种业务活动,也是一种特有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新闻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基础,也是确保新闻的真实性的重要方法。新闻的本源是事实,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由事实到新闻,新闻采访是第一个环节。在新闻采写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原则,遵守党的宣传方针,本文运用典型事例证明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为期近半个月的’98新疆质量天山行采访活动结束了,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除做好正常的采访报道之外,还有责任,有义务把自己在采访过程中的一些想法和心得写出来,便于在今后的工作中汲取和吸收。  相似文献   

17.
采访王文宗颇费了一番周折,因为一直没有约到合适的采访时间.在2010"欧迪芬杯"中国内衣设计大赛宣布启动的现场,记者见到了王文宗--欧迪芬集团董事长.采访当天,王文宗着一件中式对襟绸衣,在整个采访的过程中记者也体会了王文宗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他的佛学理念.  相似文献   

18.
王志鹏 《活力》2013,(10):111-111
采访是有既定目标的对话。电视新闻采访.就是说指电视新闻工作者为完成一篇新闻报道或人物报道,围绕采集新闻事件而进行的一系列新闻活动。它表现为新闻活动的公开性、依赖性、矛盾的冲突性和凸显性。在电视新闻传播过程中,采访的地位可谓是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19.
"我们的物流中心实现了工厂物流智能调度和全流程自动化,无论在汽车行业还是其他行业,这个项目都是独无二的."博世华域转向南京工厂物流经理唐磊在接受《上海汽车报》采访时如是说.据报道,博世华域转向在全国范围内首创了"立体仓库+工厂"的全流程智慧物流中心运作模式,采用AGV往返穿梭,把原材料从立体仓库运送到生产线,再把生产下...  相似文献   

20.
日前,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所谓的十大热门行业排行、十大高薪人才预测,有些带有很强的随意性.这对于正在接受学习的学生和想通过"充电"进修的在职人员会产生很大的误导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