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加坡金融业的特点与前景宁智平新加坡经济经过20多年的迅速发展,已成为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在亚洲“四小龙”中,新加坡金融业的发展尤为突出,现在已成为亚太国际金融中心之一。金融业的超前发展也促进了整体经济的成长,这是新加坡经济发展中的鲜明特色。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8月9日,是狮城新加坡49岁的生日。经过49年发展,新加坡从一个国内资源匮乏、经济社会落后的第三世界国家,一跃成为发达国家。2013年,新加坡的经济增长率达到4.1%,失业率仅为1.8%,人均国民收入超过5.5万美元、跻身全球前八。值得注意的是,新加坡的金融业发展异常迅速并具特色。2013年,新加坡金融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2.2%(其中,银行业增加值占金融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6.7%),新加坡所管  相似文献   

3.
最近,笔者曾在新加坡考察金融业务,历时一个多月。对金融业在新加坡的地位及其为新加坡经济腾飞作出的重大贡献,深有感触。对照新加坡金融业的发展,结合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也深受启迪。一、金融业在新加坡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新加坡土地面积为639平方公里,九二年人口约282万。九二年国内生产总值644.16亿新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3.968亿新元。国际贸易总额2504.56亿新元,为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3.89倍。其中出口1215.59亿新元,世界排名第十七位。进口1288.98亿新元,世界排名第十五位。九二年末官方外汇储备  相似文献   

4.
玲子 《亚太经济》1994,(6):20-22
新加坡金融业的发展特色福建社科院玲子新加坡政府早在60年代末期就决心把新加坡建成"东方的苏黎世",制定了"积极扶持发展新加坡金融业,进而带动外国投资发展本地工业,改变单纯依靠转口贸易的经济结构的政策,从此,新加坡的金融业开始了国际化、现代化的进程。如...  相似文献   

5.
新加坡是一个自然资源贫乏的国家,国土面积只有621平方公里,人口不过270多万。26年来,新加坡经济取得了惊人的发展,1990年,人均国民总产值达11575美元,在亚洲仅次于日本,居亚洲“四小龙”之首。新加坡经济发展中,金融业起了火车头作用。新加坡政府在金融决策、管理方面的政策和有些做法。  相似文献   

6.
新加坡金融业发展中的外资利用策略刘元池大力引进外资是战后新加坡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征,历届政府都非常注重外资引进。纵观新加坡经济的发展过程,在某种程度上可谓是一部外资利用史,而其金融业的发展,又与成功利用外资密切相关。从目前新加坡金融市场银行的...  相似文献   

7.
2014年8月9日,是狮城新加坡49岁的生日。经过49年发展,新加坡从一个国内资源匮乏、经济社会落后的第三世界国家,一跃成为发达国家。2013年,新加坡的经济增长率达到4.1%,失业率仅为1.8%,人均国民收入超过5.5万美元、跻身全球前八。值得注意的是,新加坡的金融业发展异常迅速并具特色。  相似文献   

8.
新加坡跻身世界外汇交易中心行列新加坡政府从六十年代末期开始鼓励发展金融服务业,到目前,该行业已获得长足的发展:金融业产值(贸易交易除外)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现在,外汇经营是新加坡金融业中发展最快的一部分。国际清算银行(BIS)的最新报告显示,1...  相似文献   

9.
李肖 《广东大经贸》2007,(12):40-40
在新加坡国民经济的资本构成中,政府资本控制着国家的大型企业,外资在制造业中居于主导地位,金融业和服务业中华人资本与外国资本大约各占二分之一。1996年国内市值最大的85家上市公司中,华人公司有54家,占总数的43%。当年度财产超过1亿美元的华人富豪有20位,财产合计达270亿美元,当中超过10亿美元的有七位。新加坡华商企业集团的经营领域主要集中在金融业、房地产、商业贸易、酒店等第三产业,其中在金融业领域表现突出,华商拥有的“大华银行集团、华侨银行集团、华联银行”是国内最大的三家私人银行。  相似文献   

10.
香港与新加坡金融监管制度的比较武汉大学经济学院何晓东香港和新加坡都是世界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其金融业的发展与成熟是与其完善的金融监管制度分不开的。但二者金融监管制度在其完善过程中却各有特点,本文试对其进行比较,以期为我国金融业监管提供借鉴。一、二者金...  相似文献   

11.
<正> 新加坡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特点是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相结合。新加坡实行了30余年的五年计划和十年计划,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价格放开而不受计划冲击;实行了30余年的强制性储蓄(中央公积金),仍然在70年代发展成国际金融中心;新加坡的利率、汇率不受国家管制,但30余年来物价波动幅度一直控制在2%以内。新加坡通过四个控股公司控制着占国民生产总值70%的政府企业,但政府企业照样能与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一争高低;外资银行有100余家,但本国银行并未被吞掠,金融业仍然以本地银行为主;新加坡资源匮乏,综合国力相对处于劣势,但却是东盟国家的经济中心、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30多年前只有10平方公里的小城区,现在却  相似文献   

12.
贸易与金融     
东南亚国家金融业动向新加坡新加坡副总理兼金融管理局主席李显龙近日表示,新加坡国内银行市场将在5年内开放,届时市场应足以让两家主要的当地银行发展业务。李显龙说,除了目前规模最大的新加坡发展银行以外,市场到时应有空间足以容纳超过一家业务稳固的本地银行,但...  相似文献   

13.
王磊 《中国报道》2011,(6):62-62
自上个世纪50年代至今,新加坡的金融业快速发展。除了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扩充外,最大的改变就是从事金融的人口大增。从跨国银行到小公司,在新加坡注册的金融机构已多达2880家。  相似文献   

14.
富强 《唐山经济》2007,(6):9-11
从2006年12月11日开始,中国金融业实现全面对外开放,完全解除了对内、外资金融机构设立和开展业务的地域范围和业务对象限制,标志着我国金融业发展即将进入群雄逐鹿的充分竞争时代。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凡是金融发展最快的地区,经济发展必然最快,西欧、美国、日本、新加坡、香港和我国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尤其是迅速崛起的深圳、浦东,均已成为金融助推成功的范例。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实行优先发展东部的战略,使东部沿海地区在短短的20年时间中,各项经济指标普遍超过中西部地区,赶上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事实证明,金融与经济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金融业的不断发展必然会促进经济的发展,经济的不断繁荣也必然带动金融业的昌盛.……  相似文献   

16.
一、亚太地区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 在亚太地区,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国际金融业也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一批国际金融中心迅速崛起,新加坡、香港、东京已发展成为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和西欧、北美的国际金融中心形成全球金融三足鼎。这是战后国际金融领域的重大变化之一。 六十年代下半期,亚太地区国际金融市场迅速发展,从新加坡扩大到香港、东京、马尼拉、曼谷,1984年12月日本决定日元国际化和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我国台湾省也在筹设境  相似文献   

17.
《江苏经济探讨》2008,(11):70-73
目前,我国金融业发展的滞后与庞大的外汇储备规模极不相称,严重影响了实体经济的运转效率,已经成为制约国家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中国投资公司的建立,为改变中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被动模式、加速发展现代化金融业提供了平台。新加坡模式、中东模式及挪威模式是世界主权财富基金三大重要模式,各具特征,在全球战略的制定和运作模式等多方面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文章通过对比及趋势分析,总结出中国投资公司及政府当前面临的种种挑战,并给出了对策与期望。  相似文献   

18.
新加坡贸工部2月24日发表的1999年国家经济运行结果报告显示 ,新加坡经济已恢复稳定增长 ,1999年经济增长率达到5 .4 % ,大大超过1998年0 .4 %的水平。报告认为 ,新加坡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是1999年国内外需求分别增长了6 .7 %和6 .5 %。1999年新加坡交通和通信业继续增长 ,增长率升至7 .1 %。制造业、批发与零售业、旅馆与餐饮业和金融业全部扭转负增长局面 ,但商业服务业增幅大为下降 ,建筑业出现了严重的负增长。1999年新加坡共吸引外资80亿新元 (约48亿美元 ) ,对外贸易增长8.1 % ,增加就业…  相似文献   

19.
<正>一、前言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金融全球化和金融创新的浪潮中,国外金融业经营模式由分业经营逐步向综合经营转变,许多大型金融机构通过综合经营转型为金融控股公司,一些非金融企业甚至民营企业通过投资控股形成了金融控股集团。实践表明,金融控股公司的形成是市场竞争、金融创新及金融业综合经营等因素共同推动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孙涛 《科学决策》2001,(6):50-54
金融控股公司是20世纪末美国和日本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换的主要方式.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的发展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特色.在美国,1999年&lt;格兰姆-里奇-布利雷法&gt;废除了&lt;格拉斯-斯蒂格勒法&gt;,规定同一金融机构可以从事银行、证券和保险业务,金融控股公司便是实现此目的的主要方式;在日本,1999年开始的大规模金融业重组也采取了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在美日不同的经济金融发展阶段,无论是银行控股公司还是金融控股公司都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各国也建立了各具特色的金融监管体制,它对美国、日本及至全球的金融业发展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