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世界技术活动中心和世界经济增长重心转移的角度分析,“太平洋世纪”即将来临。预计在2020-2040年日本将有望发展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心,在2060-2080年将成为世界技术活动中心,那时以日本为代表的亚太地区将在世界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日本被称为“中小企业问题的先进国”。日本在二次世界大战后,仅仅40余年时间,已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大国、金融资产大国、资本输出大国、居民储蓄大国和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在日本经济起飞和经济稳定发展中,中小企业发挥了积极作用。日本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9.5%,其从业人员占日本职员总数的79%,日本的中小企业发展中,健全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发挥了积极的扶持作用。  相似文献   

3.
日本汽车工业面临的困境及其对策天津商学院企业管理系陈晋日本汽车工业经过六七十年代的高速发展,不论是产量还是质量都超过了美国,成为全球汽车工业的王国,一直称霸至今。日本汽车的精益生产方式以一种崭新的组织结构创造出极高的生产效率,各国争先效仿,在世界制造...  相似文献   

4.
一、近年日本集装箱运输发展的突出特点日本是高度重视集装箱运输的国家,集装箱运输近年取得快速发展。据统计,日本全国贸易量的99%以上靠外航海运,而在外贸定期船货运量中,95%以上要由集装箱运输来完成。2005年,日本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677.7万标箱,比上年增长2.1%,占世界集装箱吞吐量的4.4%,已成为世界上仅次于中国、美国、新加坡,位居第四的集装箱运输国家。近年日本集装箱运输的快速发展,有几个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5.
战后日本外汇管理体制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日本经济受到重创,同时也失去承亚洲的许多殖民地。岛国资源的贪乏决定了日本必须以进口原材料来维持国民经济的增长。在失去了武力掠夺能力以后,日本只能以出养进,将提高出口创汇能力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一位,从此日本走上了贸易立国的道路。70年代日本以贸易大国闻名于世,对外贸易每年为日本创造相当于国民总产值1/10以上的价值。80年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出口国,对外贸易每年为它带来亚洲第一个实现赶上乃至超过欧美的国家。1989年日本在人均收入等许多经济指标上都名列世界第一。成功的外汇管理无疑是日本战后取得经济奇迹的重要原因之一。从战后日本外泯管理体制的演变中,我们可以看到日本怎样由战后初期的资本输入国于1958年转变为资本输出国,又怎样从70年代的商品输出国转变为80年代的资本输出国。  相似文献   

6.
日本金融业危机频发的原因及启示厦门大学财金系朱孟楠一、日本金融业危机的发生战后日本经济的复兴与发展,使日本的金融业也迅速崛起,尤其1985年以后,日本的金融业逐渐发展成金融‘’巨人”:国际贷款额增长速度居世界首位,成为全球最大的债权国和资金供应国;工...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别从世界技术活动中心和世界经济增长重心转移的角度分析了“太平洋世纪”的来临,预计在2020-2040年日本将有望发展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心,在2060-2080年将成为世界活动中心,那时以日本为代表的亚太地区将在世界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一、日本产业结构的特点及“雁行模式”日本在战后实施“赶超型”经济战略,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在经济结构中比重较大,突出汽车制造业、造船业、化工业等重工业的发展,强调应用技术的开发利用,在世界经济竞争中,形成了世界一流的制造业优势,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经济大国。日本“赶超型”产业结构,对日本经济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新经济”的迅猛发展,日本产业结构就不能适应世界经济新的发展趋势,导致日本经济的国际比较优势逐步弱化,在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领域与美国有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9.
邵忠 《中国高新区》2013,(12):174-179
以明治维新为起点的日本工业化技术发展路线,引导日本率先在亚洲跨入了先进国家行列。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技术立国”战略通过建立官民一体的技术创新体制,确立了日本在科学技术领域的优势地位,并使日本在较短的时间内成为了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相似文献   

10.
8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的金融实力急速膨胀,已成为世界头号债权大国,并完全确立了世界金融大国的地位。正因有如此强大的金融实力,近几年以其历史上以从未有过的规模和速度输出资本,走上了资本输出大国之路。已成为世界头号资本输出大国的日本,其资本输出结构近年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认真研究这些新变化和新特点,对我国加强资金引进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可以替代国际贸易吗?──浅析日本“海外投资立国”的战略转换吉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苏薇众所周知,战后的日本,以其惊人的速.度医好了战争的疮痍,迅速地完成了经济的恢复并高速发展,一跃而成为当今仅次于美国的世界超级经济大国。研究日本经济成功...  相似文献   

12.
日本在战后经过1946-1955年近10年的经济恢复期后,国民经济迅速走上了高速发展的轨道,而“贸易立国”则一直是战后日本发展经济的主要方针政策。日本从1952年开始申请加入关贸总协定,并于1955年9月加入了关贸总协定,成为该组织的第十二条款国,但这并不等于日本完成了重返世界经济舞台的过程,而仅仅将日本纳入世界经济轨道的一个开始,其人关的过程实际上持续到1964年,即日本被关贸总协定接纳为第十一条款国,而与此相伴的日本贸易自由化,资本自由化及金融自由化则持续了更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苗森  朱庆华 《珠江经济》2003,(10):92-93
信息产业已经成为日本第一大产业,并成为日本经济复苏的引擎。考察日本信息产业发展历程中的教训,对于处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进程中的我国来说不无启迪。  相似文献   

14.
日本投资管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中信实业银行大连开发区分行吕峰来投资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西方舆论界称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创造出三大奇迹,即高速增长、顺利渡过两次石油冲击、80年代中期以来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日本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其重要...  相似文献   

15.
中国宁波(东京)服务外包合作交流会于2009年4月15日在日本东京王子饭店举行。浙江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巴音朝鲁出席会议并致辞。他指出,当前世界产业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现代服务业加速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趋势深入发展,服务业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的主导力量。在当前世界金融危机的形势下,加快服务业合作,推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对于应对挑战、推进企业创新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日本科技实力雄厚、现代服务产业发达,在服务外包方面拥有技术和人才优势,近年来已有一批日本知名企业捷足先登,投资宁波服务外包产业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16.
日前,日本国际著名管理学家大前研一对外界发表议论说:“‘日本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这样的套话,最多只能再用3年,甚至只能再用2年,中国将很快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相似文献   

17.
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随着中日两国间贸易往来的迅速增加和日本企业大量对华投资,中日经济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成了日本对外经济关系中的新伙伴。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经过改革开放后的10多年发展与日本经济结成了密切联系,成为日本经济运行中的“中国因素”。21世纪初期,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贸易大国和引进外国直接投资的大国,在日本2002年脱出经济衰退过程中起到了“中国特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泰成为世界第一海产品出口国据“泰国家广播电台”近日报道,泰国1995年将超过美国而成为世界头号海产品出口国。泰国上升到此位置是由于泰国1995年海产品出口增长11%所致。同时,日本也扩大进口海产品11%。日本是世界最大的海产品进口国,占世界总量的30...  相似文献   

19.
王丽慧  涂鑫琪 《中国经贸》2014,(11):137-137
上世纪60年代日本经济曾被成为神话,美国甚至一度出现过“日本威胁论”。但是随着泡沫经济的破灭,整个日本经济进入“平成萧条”期。世界舆论也由之前的褒扬变成批评。诚然日本经济曾经被夸大,但是也不能因为失败而否定它当中的精华。本文将从企业行动论方面解释日本企业战后高速发展的秘密,以及这一理论对中国经济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日本经济转型与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鹏  韩景阳 《山东经济》2004,20(1):92-96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使日本经济陷入长达10年的低速增长期,随着日本经济各方面矛盾的逐步加深,小泉政府开始了以“结构调整”为旗帜的经济调整和转型。作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日本经济的转型必然会给周边的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带来挑战和机遇。而山东半岛正在着力筹建半岛制造业基地,以吸纳日、韩的产业转移,推动经济发展。在这种大背景下,日本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以及以金融、航运等为代表的服务业转移的研究就成为本文的主要课题,在结合半岛制造业基地发展模式和基础环境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论述了日本经济转型对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