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在创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的关键时期,数字普惠金融对创业的影响不容小觑。在分析我国创业面临的困境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发现数字普惠金融从直接和间接两方面影响居民创业活动。数字普惠金融通过增加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和提高融资效率直接影响居民创业;通过刺激经济增长和提高人力资本水平间接影响居民创业活动。因此,可以通过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来促进就业。  相似文献   

2.
李佳丽 《现代商业》2023,(4):102-105
数字普惠金融的深入发展为居民创业带来新的驱动力。本文基于2018年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与CFPS数据库,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创业绩效的积极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及其三个子维度指数均与创业绩效在0.0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普惠金融数字化程度是影响创业绩效最关键的因素。另外,数字普惠金融对创业绩效的正向作用在高收入、中西部地区的家庭中更显著。鉴于此,我国应抓紧推进农村信用体系的数字化建设,同时平衡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协调性与差异性。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创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本文研究的重点是数字普惠金融如何影响居民创业。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有助于缓解企业的信贷约束,促进信贷公平;同时,数字普惠金融的间接机制,能提高居民的创业水平。本文根据相关文献,就现有观点进行综述,为政府管理部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如今数字技术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是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目前我国尚缺乏数字普惠金融对就业影响的系统性研究。本文结合现有研究和相关理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促进数字化创新创业,但其发展受限,对不发达、偏远地区影响程度不深,个人信息安全存在隐患。据此提出如下对策建议:继续大力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加强并优化金融资源在各地区的合理配置结构,规范数字普惠金融市场相关法律法规,注重个人信息安全。  相似文献   

5.
姚君 《中国物价》2023,(9):125-128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乡村产业,促进农民增收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农户创业、乡村产业振兴离不开金融的支持。本文从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家庭创业的影响机制入手,以羊尖镇农户调研数据为基础,通过线性概率模型(LPM)回归,分析得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有效改善农户创业中的金融约束问题,并通过降低农户风险厌恶程度提高农户创业积极性,促进农村家庭创业,由此提出将数字普惠金融理念深入农户和完善相关激励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王琦馨 《中国商论》2022,(22):120-123
本文使用省级小微企业数据,基于GEM研究框架,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小微企业创业效应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小微企业具有创业效应,增加政府项目、加速研发转移、提高教育培训与创业能力能够改善创业环境,有助于促进小微企业的创业实践,建议相关部门建设融资服务平台,颁布创业融资政策;提升区域创新水平,提供小微创业机会;加强政策宣传引导,改善居民创业观念。  相似文献   

7.
县域经济增长离不开金融体系的有力支持,农村普惠金融对破解县域经济发展困局具有重要影响。基于2015—2020年我国县域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面板门槛模型、调节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促进县域经济增长。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传统金融与数字普惠金融主要通过协同效应促进县域经济增长,传统金融效率低,会弱化数字普惠金融对县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产业结构升级在数字普惠金融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中发挥中介效应。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在东部地区和城镇化水平低的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对县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强。为有效推动县域经济增长,应进一步加强县域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区域间数字普惠金融和经济平衡发展;着力提升传统金融效率、发展水平与便捷程度,更好地发挥传统金融与数字普惠金融的协同效应;充分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优势,提高区域创新水平和投入产出效率,优化产业结构,助力县域产业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8.
在全面推动农村农业现代化的背景下,农业部门的资金需求和农业机械需求日益扩大,由此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于农业机械化和农业发展的作用逐渐突出,但数字普惠金融、农业机械化和农业发展水平的内在联系和作用规律尚不明确。因此,基于2011-2020年30个省域面板数据与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农业机械化和农业发展水平三者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和农业机械化都是促进农业发展水平提高的重要途径;数字普惠金融还以农业机械化作为中介变量促进农业发展水平的提高。为此,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应充分使用数字普惠金融带来的机遇,加快农业机械化和提升农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9.
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助力农业保险进一步发展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利用2012—2021年数字普惠金融和农业保险相关数据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保险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能显著促进农业保险的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对西部地区农业保险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强、东部次之、中部最弱。最终提出数字普惠金融助力于农业保险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0.
刘鑫  项月 《商展经济》2023,(19):89-92
本文以2011—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绿色创新质量、绿色创新数量及绿色创新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绿色创新质量、绿色创新数量及绿色创新水平均有正向影响作用。同时,本文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水平能够增强数字普惠金融对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本文提出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思考与建议,一方面,补充并完善了现有研究;另一方面,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1.
付欣然 《商展经济》2022,(13):57-59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出发,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表明:总体而言,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够正向影响居民消费;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影响因城乡差异而产生不同的作用效果,其中,对农村区域的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中西部地区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湖北省11个城市的数据为样本,构建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评估2011—2020年数字普惠金融指标对湖北省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目前湖北省优质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存在空间相关性,数字普惠金融对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明显。效果分解显示,湖北数字普惠金融对周边城市存在空间溢出效应,说明湖北省政府可以通过充分利用省会城市数字普惠金融来促进周边城市的经济发展,实现区域乃至湖北范围内的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童素娟  赵俊威 《现代商业》2023,(18):131-134
本文利用2011—2018年中国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基于创业活跃度视角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流通规模和流通效率的影响以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普惠金融及其三个子维度均能对流通规模的扩大产生显著促进作用,普惠金融对流通效率的提升主要是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带来的影响;第二,通过中介效应检验分析发现普惠金融能够通过显著提升创业活跃度,进而推动了流通规模和效率的提升;第三,异质性分析表明,普惠金融发展显著促进了东部地区的流通规模效率的提升,但对西部地区的流通规模和中、西部地区的流通效率没有显著影响。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本文从政府和企业两方面提出促进流通业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数字普惠金融是科技赋能金融,是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移动互联网等新兴科技在普惠金融领域的应用。数字普惠金融降低了普惠金融服务的门槛,拓展了普惠金融服务的边界,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通过系统地梳理国内外有关数字普惠金融的文献研究,从数字普惠金融的消费促进效应、乡村减贫效应、城乡收入差距缩小效应、创新创业效应、经济增长效应、数字普惠金融体系建设和风险七个方面进行归纳评述,分析数字普惠金融的研究现状,总结数字普惠金融的研究成果,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作一个展望。  相似文献   

15.
薛金宇 《现代商业》2023,(11):145-148
近年来,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增速缓慢,而金融业却高速发展,很多实体企业出现金融化的行为。同时,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十分迅速。基于此,本文选取2016—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并深入研究了数字普惠金融和实体企业金融化之间的关联,研究结果发现:我国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会推动实体企业金融化。进一步分析表明,企业经营风险会提高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金融化的推动作用;而企业资金约束程度越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企业金融化的推动效果越明显。本文对于合理引导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促进我国实体经济“脱虚向实”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提升居民消费是促进国内大循环的重要途径。文章探讨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有效提升了我国居民消费水平。(2)机制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可以通过提高信贷供给进而赋能居民消费增长。(3)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金融环境较好、经济增速较快、消费水平较高地区的消费提升效应更强。从金融供给端来看,信贷供给也是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影响居民消费过程中的重要传导路径,但基于数字化程度的研究结果表明尚存“数字鸿沟”问题;从消费需求端来看,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提高信贷供给主要促进了农村生存型消费及城镇生存型、发展型消费。  相似文献   

17.
张正平  陈杨 《财经论丛》2021,(11):47-57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以及数字普惠金融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学界对人口老龄化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关系却鲜有关注.为此,本文基于我国2011—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人口老龄化对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影响,试图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提供一个人口年龄结构角度的解释.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显著抑制了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同时,在人口老龄化水平高的地区、中西部地区和城乡收入差距较大的地区这种抑制作用更强;机制检验表明,人口老龄化通过抑制互联网普及、增强风险厌恶来抑制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测度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基础上,采用Dagum基尼系数、方差分解和地理探测器方法从空间协同、结构协同及外在驱动因素三个方面考察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协同发展状况与协同机制,并据此探究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协同发展路径。研究发现:样本期间全国整体及八大综合经济区数字普惠金融水平均呈上升态势,但地区间分异显著;区域间差异是阻碍数字普惠金融协同发展的主要空间来源;对于全国整体来说,覆盖广度差异是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不协同的主要结构来源,而在东部沿海、南部沿海、黄河中游等地区,使用深度差异超过覆盖广度差异成为影响区域内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不协同的主要结构来源;不论是在全国整体还是八大综合经济区,降低互联网覆盖差异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都是驱动数字普惠金融协同发展的主要因素,且每两对因素组合都会加强各自对数字普惠金融协同发展的影响。本文基于八大综合经济区视角,揭示了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空间协同、结构协同和外在驱动机制,为探寻数字普惠金融协同发展路径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9.
大数据背景下,如何拓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路径,进而强化其作用价值,成为重要且具有深远意义的研究话题。为此,基于2011—2020年中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以“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大数据建设对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具有显著促进效应,且经过反事实检验、安慰剂检验、随机性检验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旧可靠;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地级市、区位优势较好、金融结构指数高的城市组别中,大数据建设对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具有更为明显的促进效果;机制分析表明,大数据建设通过金融科技进步效应以及信任强化效应促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文章揭示了大数据建设赋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内在逻辑,能够为相关部门制定科学有效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方案提供经验参照。  相似文献   

20.
高雪岩 《现代商业》2022,(11):152-154
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与城乡区域协调存在互动作用,本文针对浙江省五个村镇区域开展的数字金融素养调研,促进对目前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素养水平、发展现状与产出成效的了解,进一步得出在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目标中的关键矛盾和问题,对于乡村普惠金融发展与数字金融素养水平、普惠金融产品创新与农村数字产业化需求、普惠金融风险监管与大数据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