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产品内分工对我国制造业收入分配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92-2007年间我国制造业细分行业相关数据,先后测算了制造业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程度和劳动力相对工资差距,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证模型分析了国际产品内分工对我国制造业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是造成制造业行业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技术进步程度强化了技术、资本密集型行业中产品内分工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削弱了劳动密集型行业内产品内分工对收入分配差距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全面执行劳动法 构建和谐劳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在经济基础不断发展壮大下提出的一个必然要求,构建和谐社会也就是要靠和谐的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劳动力的发展,而和谐的劳动关系要从和谐的劳资关系开始说起。《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和实施,是从立法层面对劳资关系进行界定和协调,是对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进行科学规范。因此,企业应该改变陈旧观念,全面执行新劳动法,以《劳动合同法》作为依据调整自身各项管理制度,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  相似文献   

3.
李骁  曹监平 《现代商贸工业》2014,26(19):183-185
全球生产网络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国际生产关系与全球秩序。作为国际分工中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劳动力市场的内部结构、劳动者权益、劳资关系以及劳工组织等方面都受到了深刻的影响。只有从全球生产网络内部治理、主权国家治理以及宏观全球治理三个不同的维度着手,充分发挥全球生产网络中多样化权力主体的作用才能适应劳动力市场发展的新要求,规范劳动力市场运行,从而解决劳动力市场中出现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4.
分别采用GL指数、贸易特化系数和FF份额指数及其扩展,对2002—2011年中美高技术产品九大技术领域贸易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模式以产业间贸易和垂直产业内贸易为主,在国际分工中,我国大部分高技术产品处于产业链低端,缺乏竞争优势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多角度入手解决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失衡问题;鼓励我国高技术企业向产业链上游攀升,提高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政府应为高技术产业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理论上研究了产品内国际分工对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收入份额的影响机制,并结合中国工业行业1995-2009年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对中国工业行业劳动力收入份额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并且这种负向效应在资本密集度越高的行业越显著。另外,技术进步、外商直接投资增加、国有企业改革也是劳动力收入份额下降的重要原因,而在总量贸易方面,企业出口可以显著提高劳动力收入份额。  相似文献   

6.
《商》2014,(25)
通过考察国际分工方式的演变、发展及全球失衡出现的新特点,本文认为产品内国际分工是当前全球失衡形成的重要原因。在计量模型的构造中我们采用了VSS指标,对影响我国制造业参与国际分工程度的相关因素的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只有促进金融深化,提高制造业技术水平,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才能在国际分工新格局下处于有利地位。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国际经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以劳动力政策调整为重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保持长期高速经济增长,验证了市场机制的效率功能。但是,劳资关系紧张以及与此相关的劳动力市场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这不仅涉及到劳资关系的和谐,也是扫除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障碍所必需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赵文倩  薛瑞超 《商》2014,(25):242-242
通过考察国际分工方式的演变、发展及全球失衡出现的新特点,本文认为产品内国际分工是当前全球失衡形成的重要原因。在计量模型的构造中我们采用了VSS指标,对影响我国制造业参与国际分工程度的相关因素的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只有促进金融深化,提高制造业技术水平,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才能在国际分工新格局下处于有利地位。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马克思对劳动力价值和工资变动的理论分析,探寻经济转型期我国工资价值量变动和实际工资变动的规律,对经济转型过程中由于收入分配不公平所导致的劳资冲突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以改善收入分配状况,构建和谐稳定的劳资关系.  相似文献   

10.
贸易自由化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居民生活的福利水平和劳动力市场的就业及资源配置效率。 文章经过理论分析表明:进口贸易会通过竞争效应降低劳动力收入、价格效应和技术效应提高劳动力收入,也会通过影响劳动力市场就业进而对劳动力收入产生影响;出口贸易会通过吸引劳动力就业提高收入,但是非正规就业会降低收入,也会通过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劳动力市场劳动力流动,进而对劳动力收入产生影响。 因此,在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也要充分关注劳动者群体的报酬和福利。  相似文献   

11.
劳动力异质性、人口迁移壁垒与地区收入差距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力因技能水平不同而存在异质性,异质性劳动力的迁移与集聚会能够对地区收入差距产生重要影响。基于NEG模型,本文采用我国2002至2011年统计数据,实证检验了异质性劳动力集聚、人口迁移壁垒对我国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发现各省市的高技能劳动力资源分布严重失衡,高技能劳动力与普通劳动力之比上升能显著提高地区人均收入水平,普通劳动力面临的迁移壁垒是地区间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劳资关系紧张的问题愈发严重,劳资关系紧张的局面总体表现为强资本弱劳动的失衡格局。劳资失衡的格局影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的和谐稳定,要改变劳资失衡的格局,需要在营造劳资两利的制度和环境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劳动力供求形势正在由"无限供给"走向"有限剩余",持续多年的"人口红利"即将耗竭,这无疑为构建新型的劳资关系提供了契机。面对许多农民工工资待遇偏低、维权门槛难以跨越的现状,我们必须从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高度,让"共享"成为新型劳资关系的风向标,从政府干预、农民工参政议政、"激活"工会、发展职业教育四方面进行落实。  相似文献   

14.
人类无穷的欲望是促进技术进步和制度变迁的原始动力,而技术和制度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发展变化,不断地推动着国际贸易模式向更高的层次演进。制度变迁和技术进步在"二元边际"上的差异性导致了不同国际贸易模式在不同区域和不同时点上的非均衡分布。国际贸易模式的演进与升级,又对现有的国际分工格局和国际贸易格局产生明显的影响和冲击。在产品内分工和产品内贸易背景下,将贸易政策的调整对象由最终产品划分为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这两大类型,就更能体现产品内贸易模式下国家对外贸易政策的调节功能,并有助于提高国家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位置。  相似文献   

15.
要素分工与我国贸易顺差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讨论了我国贸易顺差与我国以廉价劳动力要素参与国际要素分工之间的关系,认为贸易顺差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我国以廉价劳动力要素参与国际要素分工.若要从根本上解决或者缓解贸易顺差,需要提升我国的要素禀赋,以更高级的要素参与国际要素分工,参与国际产品价值链的更高级阶段,从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生产环节.  相似文献   

16.
我国将在今年11月加入WTO.加入WTO后,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国际分工中,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按自己的资源禀赋组织生产,按相对优势获得比较利益,并从中积累竞争资本,形成竞争优势,提高国际竞争力.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源泉仍然是成本较低的劳动力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广西人多、地少、资金短缺,融入世界经济既要注意发展资本,技术和信息密集型产业来提高发展水平,更应重视"走出去"战略,发挥广西劳动力资源优势,走国际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多元化发展的道路.通过合理引导国际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行业发展,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以增加广西服务贸易的份额,促进广西第三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劳动关系的一个重要变化是.当事人之间利益表现和利益冲突明显加剧,构成了当前劳动关系发展中一个令人忧虑的重要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就我国非公有制经济来说,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的形成实质上是劳动力所有者与资本所有者力量对比及其博弈的过程。劳方与资方的力量是指各自所拥有的优势或有利的因素.这种力量的差异是影响劳资关系形成的基本因素。  相似文献   

18.
沈春苗 《财贸研究》2019,30(1):55-64
现有研究劳动力市场扭曲多基于制度视角,这无法解释制度改善背景下劳动力行业间错配程度"不降反升"的特征事实。基于中国制造业深度嵌入GVC低端的现实,先对GVC低端嵌入影响劳动力行业间配置的机理进行分析,接下来利用1997—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进行系统GMM两步法计量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制度质量改善的确降低了劳动力行业间错配程度,而GVC低端嵌入是导致错配程度加剧的主要原因。这一研究结论启示我们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劳动力市场。  相似文献   

19.
朱颖 《致富时代》2010,(3):52-52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国际分工的扩大,生产技术、资本积累、市场结构和政策干预等因素都将对一国的比较优势有重要影响,比较优势的内生性愈加明显。如何利用好比较优势的内生性来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将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职工的消费行为将会因为收入预期不稳而趋于谨慎;就业市场调整或将导致中国职工队伍出现层级分离,为切实保护职工利益,新型工会模式大量出现几率攀升;为适应企业长远发展的劳动力需求,中国职工队伍将会步入技能智能储备时期,劳资关系改善有望获得宝贵契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