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本文的研究目标是验证AfCFTA背景下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对非洲大陆各国包容性增长的影响机制。分别运用VHSD-EM模型和面板回归模型计算并分析了非洲29个国家2003—2014年包容性增长指数变化情况及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对非洲各国包容性增长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过去20年来,非洲包容性增长虽有所增长但进展缓慢,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促进了非洲经济及包容性增长的发展,但非洲的历史及现有政治经济制度减缓了其发展的步伐。研究结论:AfCFTA的目标是促进非洲各缔约国可持续及包容性发展,在此背景下,中国应进一步扩大对非洲的直接投资,进一步提高投资的质量和效率,在互利共赢的前提下,为非洲的可持续及包容性增长贡献中国的力量。  相似文献   

2.
在中非合作论坛的推动下,中国对非投资不断扩大,促进了非洲经济增长,推进构建高质量中非命运共同体。基于2005—2019年中国对非洲41国的投资数据,通过计量模型分析中国对非投资对非洲经济和贫困减少的影响。研究发现:(1)中国对非投资通过提高被投资国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加速资本形成以及健全制度等,进而促进非洲经济增长;(2)非洲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促进非洲减贫,尽管减贫速度慢于经济增长速度;(3)非洲各国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通过人口迁移流入抑制了周边国家的贫困减少;(4)金融服务可获得性的提高使得金融服务渗透到贫困地区,惠及更多贫困群体,有利于贫困群体通过金融服务脱贫,但金融资本会倾向于流入经济相对发达的国家,减慢经济不发达国家脱贫速度;(5)对非援助未能有效减少非洲贫困反而会促使贫困地区进一步滋生贫困。基于研究结论,文章提出以下建议:坚持“九项工程”,积极推动对非投资;加强对非洲各国相关配套基础设施投资;推动非洲产业升级,完善非洲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3.
该文基于投资发展路径论构建了一个阐释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增长的理论机制,揭示了其背后的母国经济动因:本国经济增长通过引发国内产业结构变迁导致了OFDI的动态变化,进而表现为投资规模和速度、投资动机与结构、投资地区等发生相应转换。进一步地,通过选取1982-2015年中国OFDI、GDP和工业增加值三组时间序列变量,对上述理论机制提出的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最后,对当前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中国对外投资提出了两个命题:即中国在投资中是否对非洲国家(地区)存在偏好性;同时,对非洲国家的投资如何受到目标国经济、地缘、政治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实证中采用极限边界分析法来确定稳健显著的投资决定因素.结论证明中国对非洲国家的投资不存在偏好性,而主要取决于目标国经济、市场及能源储量.此外,本文还发现有些风险在中国对外投资行为中未受到足够重视.这将是中国跨国企业在未来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邓丹青 《经济论坛》2013,(12):174-176
本文运用2003~2011年中国对非洲投资流量的数据,分析了其投资变化及其特点,并以国内生产总值等12个指标作为自变量,投资额作为因变量对其进行面板数据分析.分析表明,中国对非洲投资连年增长,主要集中在南非、尼日利亚、苏丹、赞比亚、阿尔及利亚等国家,而且受国内生产总值、就业率、经济自由度、消费指数、开放程度等指标的影响显著,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对非洲投资的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6.
欧洲是中国重要的投资目的地,近年来因其内部政治格局调整、经济增速放缓,使中国对欧洲OFDI的风险增大。文章选取33个欧洲国家2010年—2019年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探讨双边政治关系及经济增长率对中国在欧洲OFDI的影响。结果表明:良好的双边政治关系不仅能够促进中国OFDI,还能减弱东道国监管对中国OFDI的不利影响;东道国经济增长率可通过调节市场规模对中国OFDI的正向影响,进而促进中国OFDI;中国对东道国出口额、东道国市场规模、东道国税收负担对中国OFDI均具有显著影响;同时,中国OFDI存在地区异质性和经济体异质性,表明中国对不同地区或不同经济体进行直接投资的动机和目标差异较大。今后应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双边政治关系,积极构建并逐步完善中国OFDI安全审查机制,助力中国对欧洲OFDI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7.
《经济》2014,(2)
正目前,到非洲做生意、搞投资成了热门话题,非洲的发展潜力和商业机会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2013年,在全球经济疲弱的大环境下,非洲经济仍然保持相对强劲的增长,经济结构和发展动力正在发生转型。2014年,受益于内需扩大、基建热潮、资源新发现以及内外部经济融合,非洲经济将继续在高增长轨道上运行。经济转型在路上2013年,世界经济连续第三年增速滑落,非洲几乎是唯一高于上年增长的地区。2013年非洲经济  相似文献   

8.
中国对欧盟直接投资(OFDI)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欧洲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地,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格局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我国对欧盟OFDI增长迅速并呈现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利用2007—2016年中国对欧盟OFDI的数据,检验发现我国对欧盟OFDI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进一步构建空间计量模型进行检验,发现我国对欧盟OFDI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东道国的经济规模(GDP)、技术水平、贸易关系和投资自由度等因素对中国OFDI的区位选择均有明显的影响。其中东道国GDP和投资自由度对我国在欧盟各国OFDI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以专利为指标的东道国技术水平也对中国在欧盟OFDI具有显著正向作用,但是与前两者相比作用较小;双边贸易额则与我国对欧盟各国OFDI存量显著负相关,说明我国对欧盟的投资和贸易总体呈现替代效应,而非互补关系。  相似文献   

9.
正近些年来,非洲逐步成为中国投资的热点。自2005年起中国对非投资进入快速上升通道。2009年以来,非洲地区吸收外国直接投资连续下滑,但中国对非直接投资增速较快。据统计,2009年中国对非直接投资流量为14.4亿美元,2012年则增至25.2亿美元,年均增长20.5%。存量则由93.3亿美元增至212.3亿美元,增长1.3倍。在投资总量扩大的同时,中国对非投资层次也不断提升。目前,有超过2000家的中国企业在非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兴业,合作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非洲经济的逐渐复苏,世界投资的热点开始向非洲转移。同时,由于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企业已拥有了到国外发展的条件,开始纷纷涉足非洲。本文分析了中国企业在非洲投资发展现状和特点,讨论了中国企业对非洲的直接投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中国对非洲制造业投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对开拓非洲工程承包市场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商机无限 非洲有广阔的工程承包市场.非洲是目前全球最落后且经济增长缓慢的地区,但正因其落后,才有大量的道路、桥梁、房屋、市政设施以及产业项目需要建设.近几年,非洲大多数国家实现民族和解,政局趋于稳定,外国直接投资和官方发展援助增加,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少国家对非洲外债负担实行减免,非洲经济发展前景比较乐观.  相似文献   

12.
李凝  胡日东 《经济地理》2011,(6):910-914,939
转型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OFDI)地域分布特征不能被传统OFDI理论所解释。中国OFDI存量高度集中于避税地,地域分布格局偏离发展中国家常规,主要投资地中政治风险较高国家偏多。引入制度理论对中国OFDI地域分布特征进行解释。转型期制度约束与制度缺失是中国OFDI高度集中于避税地的重要原因,企业通过投资避税地来规避制度约束或进行制度套利;国有企业OFDI动机的双重性以及政府的政策倾斜弱化了地理距离、文化距离、经济距离及政治风险等常规因素对国有企业OFDI区位选择以及中国OFDI地域分布的影响;中国企业的非市场能力支持了它们对政治风险较高国家的投资。  相似文献   

13.
郝睿  许蔓 《经济月刊》2014,(2):58-59
目前,到非洲做生意、搞投资成了热门话题,非洲的发展潜力和商业机会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2013年,在全球经济疲弱的大环境下,非洲经济仍然保持相对强劲的增长,经济结构和发展动力正在发生转型。2014年,受益于内需扩大、基建热潮、资源新发现以及内外部经济融合,非洲经济将继续在高增长轨道上运行。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实证研究发现1994年的汇率改革对OFDI没有显著影响,2005年汇率改革对OFDI影响显著,汇率和OFDI为负相关。汇率波动模型研究发现人民币汇率的波动率对中国OFDI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但是影响力度很小。GDP和OFDI有显著的正向关系,表明中国经济实力上升有利于促进中国的境外直接投资。  相似文献   

15.
周密 《经济》2011,(8):56-59
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发生剧烈动荡,业务板块面临重组。拥有稳定、健康经贸基础的中非双方应把握新机遇,处理好新挑战,努力发展中国对非投资合作,进一步推动非洲的工业化进程。非洲工业化进程与中国的对非投资目前,非洲尚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工业化对非洲许多国家,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必需,更是解决广大劳  相似文献   

16.
中国对非直接投资时空演化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微观企业的层面,利用2003—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数据建构面板,通过Tobit模型并结合实际案例,充分考虑了中国对非洲OFDI在行业结构、企业所有制、东道国空间分布上呈现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研究了中国对非直接投资的时空演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政府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近年来非国有企业的作用越来越显著;中国对非投资聚焦的行业也逐步从地质勘查与开发等资源型行业转向了制造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中国企业在非投资的子公司逐步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计量模型结果显示,东道国的属性及其与中国的政治、经济邻近性共同决定了中国在非洲OFDI的空间分布;作为非洲投资的后来者,中国企业尤其是非国有企业往往选择投资不足、政治相对不稳定的国家或地区,以避免与发达国家的投资者正面竞争,并获得更大的利润;2009年以后,中国企业资源导向型投资逐渐减少,转变为以市场导向型投资为主。  相似文献   

17.
全球FDI正在逐渐恢复增长。FDI流出(OFDI,即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的经济影响日益重要。金融危机后全球FDI政策出现新的走向,在影响各国今后OFDI政策同时也会导致OFDI母国效应的改变。文章分析了我国OFDI行业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并针对可能影响我国OFDI效应的全球FDI政策变化趋势,提出了新形势下促进我国OFDI效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谭骥 《广东经济》2016,(10):15-17
美国是非洲最大的投资来源国,2004年在非投资存量为218亿美元,2014年增至642亿美元,占美国对外投资总额的1.3%,其中412亿美元投资于矿产和采掘业.日本是东亚国家,与我国地缘相近,是非洲汽车产业最大的投资国.日本对非洲的投资增长迅速,在2004年仅为16亿美元,到2014年达到了100亿美元,占日本对外投资总额的0.7%.深入研究美、日两国的对非投资的战略选择及其推进的步骤、方法,对促进广东走进非洲、投资非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用于改善“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的中国OFDI对双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东道国6项制度指标对这一影响的门槛作用。通过运用动态面板门限模型,本文发现东道国6项制度指标在影响东道国经济增长时,都存在显著的“单门槛效应”。只有越过相应门槛值,改善东道国基础设施的中国OFDI才能给其经济增长带来正向促进作用。同时,东道国6项制度指标在影响母国经济增长时都不存在“门槛效应”。所以,中国OFDI必须注意规避东道国的制度风险。  相似文献   

20.
冯燕妮 《经济师》2014,(8):162-163
文章描述了中国在非洲直接投资的现状,并探索其背后的动机及其对非洲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