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的高职教育体制正处于转型期,在人才培养方面也要跟随着社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人才的培养需要以全方位进行发展,对于应用型人才更为看重,本文针对于目前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教育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基于产教结合的应用型电子商务人才,如何调整培养模式才能更适应于社会和企业需求。  相似文献   

2.
随着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对电子商务已非常重视,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对于电子商务教学也越来越重视。本文主要通过分析电子商务课程在如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在产教融合模式下,校企紧密合作,而提出形成教学、实践、培训、项目为一体的"四位一体化"教学实践改革模式的建议,为今后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基于共享工厂模式的电子商务专业产教融合育人路径,阐述了产教融合育人的内涵,论述基于工厂模式的产教融合育人模式改革的意义,分析当前电子商务专业产教融合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在电子商务专业中贯彻产教融合思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自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家对我国教育产业的重视,我国教育事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而党的十九大的召开,更是为我国下一阶段的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道路。随着网购热潮的兴起,电子商务产业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电子商务教育也应运而生。而随着我党十九大的召开,电子商务专业势必要紧跟我党的领导,进一步加强电子商务专业产教融合的研究与创新,将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与产业的需求深入结合,力争为社会输入更多的高素质、高水准的专业型人才。  相似文献   

5.
目前阶段,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对于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量逐渐提高。针对这一情况,高职院校也应与时俱进,全面建设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在电子商务专业发展过程中,合理引入产教融合模式,可以有效改善当前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发展现状,为社会培养实战型专业人才。基于此,文章将产教融合作为主要研究背景,重点阐述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建设的具体路径,希望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我国的各项业务和工作也正在逐步推进当中,其中,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是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高职院校作为为社会输送专业人才的基础发源地,在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工作上起着相当关键的作用。由电子商务领域的发展状况来看,社会和企业对于跨境电子商务人才有非常迫切的需求。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应该寻求培养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新路径,为社会输送人才。本文从当前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现状入手,分析了跨境电子商务专业方向的职业能力要求,并大致列举出了当前高职院校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过程中遇到的阻碍,最后就基于产教融合模式的高职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提出了几项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入,世界经济贸易的联系日益密切,因此,对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工作就变得尤为重要。国内高职院校作为为社会培养专业性人才的重要单位之一,在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工作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当下,国内大多数经济管理类相关专业的高职院校都开设了跨境电子商务专业。本文通过研究高职院校跨境电子商务专业在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基于产教融合模式的跨境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对国内高职院校跨境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模式的转变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电子商务行业快速发展,相关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逐渐增加,各个职业院校也纷纷设立电子商务专业。与此同时,人才市场给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双创型”人才的培养备受关注。职业院校在践行“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培养目的不明确、教学过程缺乏针对性等问题,极大的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从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来看,产教融合是一种必然趋势,其对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有较为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就电子商务专业“双创型”人才培养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基于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9.
双循环经济战略为我国跨境电商产业高质量发展创造新契机的同时,也对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跨境电子商务作为新兴专业,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的数量及质量方面并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为此,从“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共建平台、人才培养方案融合与评价机制优化等方面挖掘提升跨境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改革举措。通过构建产教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满足行业对跨境电商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并为地方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更具实效性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新形势激发了企业参与高职办学的深度和强度,校企合作专业共建成为高职院校培养人才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通过明确深化产教融合背景下校企共建电子商务专业新要求,依托"一平台、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了校企共建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应用效用,以期从供给侧方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其他院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界中如此,职业教育的发展也是如此。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当前职业学校开辟的一条新的发展之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创新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发展的契机。商业在转型,商业模式在重构,职业院校也要紧跟国家政策和经济发展,调整办学思路。在此基础上,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也应作出相应的调整。基于此,笔者构建了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能力分层及课程设置和考核体系,同时提出了市场营销人才培养优化的建议,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教育体制正处于转型期,在人才培养方面也要跟随着社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人才的培养需要以全方位进行发展,对于应用型人才更为看重,本文针对于目前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教育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基于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应用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路径,如何调整培养模式才能更适应于社会和企业需求。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社会经济的进步也会造成消费者生活方式的改变,本文从电子商务课程的发展现状出发,探讨了如何的做好电子商务教学资源的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4.
胡玲 《中国商论》2022,(5):154-156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移动电商和跨境电商迅速兴起,电子商务的发展变化带动了国际贸易、区域经济,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扩大了市场对电商人才的需求。面对市场需求与专业学生供给的落差,本文通过对学校、企业、学生各方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进行深入分析,从以下四个方面,即校企共建“双线互动,岗位进阶”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产教融合生产性实训基地,建立“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学业考核体系,打造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探索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改革路径。力求满足市场需求,提高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改善传统电子商务专业知识结构,提升电子商务教师队伍整体职业素养,加强市场与学校之间的合作联系,推动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5.
贺慧玲 《电子商务》2020,(5):92-93,96
目前高职院校现有的校企合作大多流于表面,培养的技能型应用人才不能适应当前岗位需求。因此,高职院校应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通过建立产教融合教学基地、更新办学理念、改革师生考核制度、修订教学管理制度等措施,引导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合理利用社会资源、深化产教融合、努力做到校企师生共赢。  相似文献   

16.
产教融合的提出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也对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产教融合成为专业改革过程中的主线。文章以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产教融合改革为切入点,分析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如何在电商专业中深化产教融合,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专业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为了满足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中国众多高校均设置了电子商务专业,但培养的学生数量及技能水平仍达不到电子商务产业快速发展的高要求。本文基于产教结合模式的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讨,以求培养出更多操作能力强的应用型电子商务人才,以满足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院校,肩负着重要的任务和使命。为促进教育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高职院校须对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与改革,结合市场需求和社会要求,推动学校教育与企业技术方面能力的同步提高。本文通过探索和研究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技能型应用人才的路径、策略和实践,以期为转型发展下的地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全球数字娱乐时代的到来,动漫产业在我国也有了稳步的发展。动漫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要围绕"创新"展开,要结合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式方法、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多方面进行研究,形成一套较完整的专业教学体系,才能更好地适应动漫产业的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实施产教相融合的发展模式,在实施教育教学的同时,开展了多种融合性的社会实践。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能够进行社会性的实践,高职院校对接的社会企业也能够为学生们安排就业的机会。铁路就业专业的高职院校近年来具有良好的前景,在产教融合模式下,铁路客运方向的就业数量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本文以产教融合模式下铁路客运方向就业对策为研究核心,分析阐述了产教融合模式的建设过程中,铁路的高职院校在发展建设过程中实施的相关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