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我国技术创新的主力军,高层次创新人才更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宝贵资源,如何通过薪酬设计激发人才创新动力进而促进企业盈利显得尤为重要。基于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理论,构建了科技型中小企业高层次创新人才薪酬与公司盈利均衡模型,采用非线性多元回归方法,利用11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高层次创新人才薪酬、公司盈利以及其它相关数据,实证分析了高层次创新人才薪酬与企业盈利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层次创新人才薪酬总额与科技型中小企业盈利同方向变动,随着高层次创新人才薪酬增加公司盈利能力也将提升;高层次创新人才与普通员工的薪酬差距对公司盈利的影响与企业成长性显著相关,企业成长性越高则薪酬差距对企业盈利的影响越小。  相似文献   

2.
中小企业R&D战略联盟合作伙伴选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R&D战略联盟作为一种新的组织形式成为中小企业提高自身实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RD战略联盟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联盟合作伙伴选择的基本策略和原则,建立了基于含偏好DEA的中小企业R&D战略联盟合作伙伴选择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模型能够针对企业的不同需求使企业对候选伙伴进行评价选择,从而可以帮助企业寻找到符合自身要求的R&D战略联盟合作伙伴.  相似文献   

3.
中小企业R&D战略联盟合作伙伴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长义 《技术经济》2008,27(5):48-51
近年来,R&D战略联盟作为一种新的组织形式成为中小企业提高自身实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R&D战略联盟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联盟合作伙伴选择的基本策略和原则,建立了基于舍偏好DEA的中小企业R&D战略联盟合作伙伴选择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模型能够针对企业的不同需求使企业对候选伙伴进行评价选择,从而可以帮助企业寻找到符合自身要求的R&D战略联盟合作伙伴。  相似文献   

4.
金融链、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是落实科技与金融结合,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重要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基于创新驱动发展的金融服务需求,提出了金融发展支持科技创新的路径,重点分析了金融体系支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金融支持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在于构建金融链对创新链和产业链前端种子期、初创期企业的融资支持体系,并采取有利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金融支持策略。  相似文献   

5.
创新驱动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新时期发展战略,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是创新驱动的重要载体。基于企业生态学视角,从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创新驱动成长的特点入手,分析了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创新驱动成长的4大机制:创新需求机制、创新供给机制、创新竞合机制和创新催化机制,最后针对全国197家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数据,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并进行了实证检验。  相似文献   

6.
包容性创新是基于包容性增长而进行的创新。利用武汉市1990-2014年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包容性创新指标,并对各创新指标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目前武汉市创新科技成果及人才评价指标已不适应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战略的要求,不能体现创新包容性。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包容性创新驱动武汉市经济发展评价指标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7.
邵云飞  蒋瑞  杨雪程 《技术经济》2023,42(3):90-101
创新战略影响企业创新发展方向及成效,但其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演化路径尚不明朗。本文运用纵向单案例研究方法,以西门子(中国)为研究对象,从动态能力视角解剖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创新战略的演化路径。研究发现:在数字化转型的探索期、成长期、加速期,企业在不同动态能力的推动下顺势实现创新战略演化。其中,在数字识别能力驱动下,企业创新战略主要表现为利用式创新战略,在数字整合能力驱动下,企业创新战略主要表现为探索式创新战略与利用式创新战略并存,而在数字重构能力驱动下,企业创新战略则主要表现为探索式创新战略。本文通过纵向单案例研究,揭示了动态能力驱动下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内在过程及创新战略演化路径。本文有望拓展动态能力理论在数字化情境中的应用,并从演化视角深化企业创新战略研究,同时为企业有效运用动态能力以推进数字化转型,以及创新战略制定提供理论支撑与路径指引。  相似文献   

8.
科技型企业将科技成果服务于大众,科技型企业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升技术革新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是其后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可以对企业的后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文章通过实地调研与文献研究分析,建立了由团队学习能力、战略管理能力、资源控制能力、技术研究与开发能力、企业组织能力、顾客知识管理能力构成的持续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信息熵确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权重,文章对灰关联度评价方法进行了改进,给出基于两向量之间斜率相似度的创新能力评价新方法,并实证分析了该评价方法的有效性。创新评价体系的建立与新的评价方法的提出,丰富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持续创新能力评价的理论体系和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9.
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及路径选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意义深远。文章首先界定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接着阐述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然后分析我国中小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挑战,最后提出中小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管理观念创新、管理战略创新、管理组织创新和管理文化创新。  相似文献   

10.
在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背景下,国有资本“举牌”民营企业对企业创新体系的作用机制亟待研究。基于2008-2018年上市家族企业数据,从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两个视角探讨国有股权参股对家族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根据股东资源理论分析可能的影响路径。通过Heckman两阶段模型实证发现:国有股权参股显著促进家族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并最终对创新效率产生积极影响,而获取政府补贴和提升创新管理能力是两条中介路径。该结论揭示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在激发民营企业创新活力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和影响机制,为家族企业提高创新效率提供了新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