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珍 《管理学家》2019,(10):151-152
知识产权信托是知识产权融资的新形式,以信托形式实现知识产权转化和融资,将成为推动知识产权创新的有力杠杆。但我国的知识产权信托制度存在诸多问题,如信托登记机关不明确,信托税收存在重复征税现象,信托监管效率不高等。为了促进知识产权信托的发展,应当完善信托登记、信托税收以及信托监管等各项制度,从而促进知识产权信托在我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目前我国还没有制定专门的不动产登记法,因此需要一套完整的登记制度来予以配套顺利建立并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需要解决好协调现有各类登记机关利益关系、设置不动产统一登记机关、规范制定不动产登记条例等相关问题。在不动产登记制度的法律体系中,不动产登记条例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法律,对于保护不动产交易的安全起着关键的作用,但目前我国还没有制定专门的不动产登记法,因此需要一  相似文献   

3.
土地经营权信托流转作为一种新兴流转方式,可在激活农村土地要素和提高农民经济利益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创造良好条件。当前,我国许多地方开展了土地经营权信托试点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然存在土地经营权信托法律关系主体资格不明确、登记制度不完备、监管制度不完备等法律问题。对此,应通过明晰土地经营权信托法律关系主体资格、完善土地经营权信托登记制度和土地经营权信托监管制度等途径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还没有制定专门的不动产登记法,因此需要一套完整的登记制度来予以配套顺利建立并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需要解决好协调现有各类登记机关利益关系、设置不动产统一登记机关、规范制定不动产登记条例等相关问题。在不动产登记制度的法律体系中,不动产登记条例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法律,对于保护不动产交易的安全起着关键的作用,但目前我国还没有制定专门的不动产登记法,  相似文献   

5.
朱霄霄 《河北企业》2020,(1):153-154
大陆法系引入信托法,需要使信托法的基本问题在本法系民法框架中得以清晰阐释。信托设立制度是信托规范得以适用的基础制度,但我国相关信托设立制度还是存在理论阐释力不足、立法表达逻辑混乱等问题。本文以案例分析的方式,具体阐述我国信托设立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6.
《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下称《条例》)将于2015年3月1日施行,其标志意义值得关注。自2007年《物权法》首次正式提出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以来,历时8年之久《条例》出台,标志着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的正式建立。不动产登记的大幕虽已拉开,但由于种种原因,在未来的推行过程中还会面临诸多障碍。当下,首先需要明晰的是,不动产登记制度是我国经济社会的一项基本制度,是长期制度建设的需要。即将施行的《条例》其主要目的是建立所有种类不动产的登记制度。对《条例》的立法初衷应有正确的认识,其登  相似文献   

7.
我国目前的不动产登记制度是计划体制的产物,不仅立法分散、混乱,且在登记效力、登记程序、登记种类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为了适应我国不动产市场的迅速发展,应从分析不动产登记的法理基础出发,结合不动产登记的现状,从以下方面完善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确立登记行为的私法观念,统一不动产登记立法,统一登记机关,建立登记实质审查制度、赔偿责任制度、登记请求权制度和信息公开制度等;建议在物权立法中仅规定不动产登记效力、权利范围等私法内容,并另行起草一部《不动产登记法》作为物权程序法,以此保障不动产物权权利人的财产权利,推动不动产物权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信托法》颁布实施以来,运用公益信托制度为公益事业服务而建立的组织并不多见,这足见我国在这方面的重视不够。公益信托在我国的《信托法》中得以确认并在实际的生活中得以运用,有助于推动我国公益事业的发展,缓解社会矛盾,解决人们面临的一些社会问题,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调动全社会的力量,特别是民间的力量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业,公益信托制度在这方面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制度。  相似文献   

9.
媒介视点     
不动产登记时间表 国土资源部通报我国不动产登记已进入倒计肘:从2014年开始,用3年左右时间全面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用4年左右时间能够运行统一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形成不动产统一登记体系。凤凰网援引业内人士的观点认为。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的实施,并不能改变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蚕。因此。房价也不会因此碰声而落。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的现状及缺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虽然建立了不动产登记制度,但这一制度究竟是登记生效主义还是登记对抗主义,法律并未明确。从建设部和国土资源部的有关登记办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以及多年来的司法实践看,我国是把登记作为不动产物权变动、生效的实质要件对待的,这一点符合权利登记(登记生效主义)的要求;但是,就登记发证制度而言,又与托伦斯登记制度相似。可见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是介于权利登记制度与托伦斯登记制度之间的一种登记制度。从不动产登记标的物看,有的不动产,如土地、房屋、海域等的登记属于登记生效主义:有的不动产如森林、矿产等的登记属于登记对抗主义。  相似文献   

11.
不动产登记制度作为保障不动产权利的一种重要制度,其目的、意义及功能是通过不动产登记机构工作人员的具体行为来实现的。目前我国还未建立不动产登记官制度,不动产登记人员的现状还不足以胜任不动产登记重任——登记人员的任用无需严格的法律专业背景和专门的职业训练,登记人员录用门槛偏低,  相似文献   

12.
正一、前言2013年以来,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建设开始提速。2013年两会公布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明确提出,将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并将其定性为本届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中三大基础性制度建设工作之一。在2014年两会上,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今年要从四个方面推进不动产登记制度,包括建立不动产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加挂不动产登记局的牌子,今  相似文献   

13.
不动产登记制度对维护不动产交易安全和确定不动产财产保护秩序有重要意义。我国至今没有专门的不动产登记法,虽然《物权法》对不动产登记制度作了一些规定,但是现行有关不动产登记的制度设计还存在不合理的情况,不动产登记的具体制度和程序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文章试从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的历史沿革与现状入手,指出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探讨如何完善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不动产登记制度对维护不动产交易安全和确定不动产财产保护秩序有重要意义。我国至今没有专门的不动产登记法,虽然《物权法》对不动产登记制度作了一些规定,但是现行有关不动产登记的制度设计还存在不合理的情况,不动产登记的具体制度和程序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文章试从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的历史沿革与现状入手,指出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探讨如何完善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我国不动产种类、物权种类较多,因此建立多层级体系十分必要,同时坚持在同一层级上标准的统一性2014年8月15日,国务院法制办就《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公开向社会征集意见。《条例》对明确国家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并对统一登记的机构建设、职能整合等问题作出原则性的规定,为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建立确立了基本框架。但作为我国首部不动产统一登记的行政法规,仍需进一步明确诸如机构职责、登记性质、运行保障、错误赔偿等重要问题,同时  相似文献   

16.
引言:2007年10月1日颁布实施的《物权法》明确规定了对不动产实行统一登记的制度。2014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整合不动产登记职责,中编办出台《关于整合不动产登记职责的通知》。2014年11月,《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公布,并明确于2015年3月1日实施。至此,我国的不动产登记已进入倒计时。本文欲通过对杭州市房产登记的历史和现状分析,结合不动产登记工作开展的目的,为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不动产物权登记制度,作为建立和实现不动产法的最基本制度,自《物权法(》草案)向社会公布以来,社会各界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其中不动产登记机构进行登记时的审查责任,关系到不动产物权登记制度的顺利建立和登记目的的实现,极为重要。对于不动产登记中登记机构的审查责任,笔者认  相似文献   

18.
引言:2007年10月1日颁布实施的《物权法》明确规定了对不动产实行统一登记的制度。2014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整合不动产登记职责,中编办出台《关于整合不动产登记职责的通知》。2014年11月,《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公布,并明确于2015年3月1日实施。至此,我国的不动产登记已进入倒计时。本文欲通过对杭州市房产登记的历史和现状分析,结合不动产登记工作开展的目的,为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一、不动产预告登记制度(一)预告登记的界定不动产预告登记制度对应于正式登记,是为补充不动产登记的公信力的缺陷而设立的一种制度。不动产预告登记是指,当事人所期待的不动产物权变动所需要的条件缺  相似文献   

20.
《中国总会计师》2014,(3):12-13
3月10日,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在人民大会堂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将启动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6月底前出台不动产统一登记条例。在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方面,姜大明称,将建立包括9个部门的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在统一登记制度没有建立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