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率平价理论是最重要的汇率决定理论之一。但在我国,人民币汇率经常偏离利率平价所描述的均衡状态,而这种偏离程度可以用来衡量人民币所面临的升值或贬值压力。为此,本文基于利率平价理论构建了人民币升值压力指标P,并对人民币升值压力与人民币即期汇率、我国外汇储备变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人民币升值压力不能显著地解释人民币即期汇率的变动,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和解释我国外汇储备的变化。这表明,利率平价在我国不是以汇率自由浮动的形式表现,而是以外汇储备积累速度的变化来体现。同时,由于中外利差变动对我国外汇供应产生影响,表明我国资本账户已处于事实上的准开放状态。  相似文献   

2.
人民币汇率1是重要的宏观经济价格指标。从购买力平价、利率平价、跨国长期投资收益以及资本流动等理论和实务的角度着重分析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因素,并根据今年2季度以来上述几方面发生的变化对人民币汇率的走势作了简单预测。研究发现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因素主要是中美两国的价格差异、利率差异和经济增长率差异,但之间的相关关系却同传统的购买力平价和利率平价理论相反。通过构建人民币汇率指数并对人民币/美元汇率进行跟踪和预测,认为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人民币都将面临贬值压力。  相似文献   

3.
步艳红 《银行家》2008,(1):86-87
根据利率平价理论,远期汇率差价是由两国利率差异决定的,并且高利率国货币在期汇市场上必定贴水,低利率国货币在期汇市场上必定升水.2006年中美利差保持在3%左右的水平,当年人民币兑美元升值3.28%,基本符合利率平价理论对远期汇价走势的预期水平.2007年中美利差不断缩小,甚至出现了反转的现象,人民币升值压力进一步加大,也给货币调控政策带来更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4.
本文先通过对利率平价理论进行分析,然后以人民币汇率来验证利率平价对汇率走势的解释力度,最后从人民币汇率变化的原因分析说明利率平价难以解释人民币汇率变化。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非线性Fourier函数方法分析了2005年7月份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及非美元货币(欧元、日元)汇率之间的关系。协整检验分析结果显示,人民币对美元、欧元、日元汇率与物价水平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且具有非线性特征;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短期内人民币对欧元、日元汇率向长期均衡汇率调整值大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调整值,且人民币对美元、欧元汇率的短期调整具有非线性波动特征;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物价水平升高,推动了人民币对美元、日元升值,但减缓了人民币对欧元升值。  相似文献   

6.
2009年第一季度在金融危机尚未见底的情况下,全球主要汇率走势起伏迭宕.后市不确定性将加大,整体看美元仍具备避险价值,欧元、英镑受经济基本面影响升值乏力,澳元存在升值潜力,日元则在套利交易萎缩、 "利率奇低"优势不再后面临进一步贬值风险.  相似文献   

7.
人民币当前所处的国际经济金融环境与1980年代末储贷危机下的日元非常相似。本文在分析美元汇率当前走势基础上,对储贷危机的日元和次贷危机的人民币环境进行了比较,发现它们都面临美国内需不振、贸易逆差巨大的问题,同时美元利率、汇率波动大,形成了巨大的升值压力。由于有储贷危机中的日元升值造成日本经济的十年停滞教训,资贷危机中的人民币走势值得充分关注。  相似文献   

8.
欧元汇率平价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试图用实证的方法探讨欧元汇率与购买力平价及利率平价的关系,通过对欧元兑美元的购买力平价、利率平价及误差修正模型的简要分析,我们发现,虽然独自的平价关系难以成立,但综合起来看似乎可行,欧元汇率变动主要取决于欧元与美国的相对物价水平差异,利差对汇率变动有一点影响,但很小。  相似文献   

9.
俞晨  徐涛 《海南金融》2016,(8):32-35
本文从市场角度出发,基于利率平价理论和即远期人民币汇率报价构造了人民币汇率错位指标并测算出人民币汇率错位状况,发现人民币在2014年底前后分别存在低估和高估的状况.随后本文用人民币汇率错位指标构建我国进出口影响模型,发现人民币汇率错位对我国进出口存在显著影响,汇率低估即存在升值压力时,对进口有正面影响,对出口有负面影响,高估时则反之.  相似文献   

10.
利率与汇率是市场经济中两个最重要的价格变量,两者的波动都会对国内的资本市场产生影响.本文运用利率平价理论、资本流动理论以及经典的IS-LM模型,从理论与实证方面对人民币利率、汇率和证券价格之间的复杂变动关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探讨.研究表明,我国的外汇市场、货币市场与证券市场三者之间存在较强的关联性,人民币加息与升值的双重压力所产生的资金效应和股票资产的价值重估效应将共同推动中国资本市场的总体价格水平上升,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所形成的国际热钱内流趋势不可忽视,我们应对由此可能形成的经济泡沫保持高度警惕,特别应谨慎处理好人民币加息与升值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陈瑞 《中国金融》2016,(5):34-35
大多数国家在市场化过程中或之后发生了金融危机等事件,说明市场化确实有一定风险,改革的效果如何取决于各国的应对是否妥当利率、汇率市场化与资本项目开放联动的理论基础利率与汇率相互影响的渠道可划分为金融市场传导和产品市场传导两个渠道。金融市场传导的理论基础是利率平价理论:国内与国外之间的利差驱动套利资金的流入、流出,推动了人民币汇率的升值与贬值,国内外利率的差值与即期汇率之间是负相关关系,即利差扩  相似文献   

12.
欧元自1999年面世以来,其走势和前景引起众人关注,许多人纷纷利用购买力平价等各种汇率决定理论对其汇率走势进行预测,然而其汇率变化仍然出乎意料,欧元从最初的一路狂跌,到2002年以来强劲上扬。传统经济学理论无法预测和解释欧元的波动,而欧美博弈,尤其是美国政府的态度,对于欧元的波动影响颇大。欧元虽然潜力巨大,但是冲击美元的霸主地位尚需时日。  相似文献   

13.
潘雯 《中国外资》2012,(22):31-32
汇率与利率关系对一国金融体系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利率平价是决定与调整一国汇率的重要理论之一,它认为未来汇率的变化率与这段时间内两国利率的相对变化率一致。文章运用中美两国月度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利率平价不能完全解释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化与两国利率差异之间的关系,利率与汇率之间的联动性不明显。最后,本文据此分析原因并对我国现行的汇率机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对于“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中长期人民币必将升值”的观点,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对比指出,即便购买力平价中长期对人民币汇率走势有所影响,但鉴于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购买力平价总体下跌的历史,未来伴随着中国经济成长的人民币升值空间也许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相似文献   

15.
西方经济学的货币学说演变繁复,大浪淘沙,基本骨干是三大理论:一是决定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关系的货币数量论,二是决定汇率与物价(货币供应量)关系的购买力平价理论,三是决定各国利率水平与汇率走势关系的利率平价理论。三者共同构成当今各国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以经验事实来检验,购买力平价理论的解释力和预测力最差。众所周知,该理论有两个直接推论。第一,  相似文献   

16.
《中国货币市场》2005,(2):32-35
2004年美联储虽然五次提高美元利率,但均没有改变美元的颓势,美元兑世界主要货币大幅贬值。文章分所段细述了2004年美元兑欧元、美元兑日元的具体走势及相关影因素。展望2005年,文章认为美元可能结束跣势,欧元将逐步回稳,日元将保持小幅升值。  相似文献   

17.
周卫 《济南金融》2008,(10):75-77
<正>一、日元的历史走势在日元升值的过程上,先后经历了逐渐升值时期(1971-1985)、大幅度升值时期(1985-1997)以及日元汇率双向波动时期(1997年至今)三个不同阶段。从实际情况来看,尽管实现了浮动汇率制,从1971年到1985年之间,日元汇率的升值过程还是比较平稳的,如以每年12月成交价/中间价来看,1972年、1978年和1985年美元兑日元的汇率分别为1美元兑  相似文献   

18.
论我国利率平价机制的制度约束及表现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币实际汇率与利率平价理论对人民币汇率所做预测并不契合,原因在于我国的利率平价机制受三大制度约束:利率管制性强、国际资本的有限流动性和人民币汇率缺乏有效波动。当前,我国利率平价机制调节利率、汇率和国际资本流动之间相互关系的作用还十分微弱,在现有制度约束下还尚不具备完善利率平价机制发挥作用所要求的条件,改善制度环境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日元升值之路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日元的历史走势 在日元升值的过程上,先后经历了逐渐升值时期(1971-1985)、大幅度升值时期(1985-1997)以及日元汇率双向波动时期(1997年至今)三个不同阶段.从实际情况来看,尽管实现了浮动汇率制,从1971年到1985年之间,日元汇率的升值过程还是比较平稳的,如以每年12月成交价/中间价来看,1972年、1978年和1985年美元兑日元的汇率分别为1美元兑301.66日元、194.30日元和200.25日元.也就是说,在升值初期.日元采取了缓慢、渐进的进程,用15年的时间升值51%.但是在1985年的"广场协议"之后,日元汇率的升值速度明显加快.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中国2007年9月~2014年10月汇率与利率相关数据,对抛补利率平价在人民币远期汇率形成中的有效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在中国,2012年后利率平价理论由过去的无效转为逐渐发挥作用,境内外利差与汇率形成之间的内在联系越发紧密;尽管如此,实际远期汇率与利率平价下的远期汇率仍存在一定偏差,这意味着资本管制政策仍然有效;最后,本文对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并对未来的政策制定做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