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质生产力是传统生产力的质态跃迁,也是未来生产力的重要基石。国内学界对新质生产力的出场逻辑、丰富意涵、时代价值和形成路径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初步形成了新质生产力的研究系统。但是,现有研究也存在理论体系未形成、历史经验欠总结、价值系统不全面以及实践路径待完善等薄弱情况。为此,今后研究应聚焦以下四点:一是加强新质生产力的理论体系研究,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更为丰富的理论支撑;二是细化新质生产力的经验供给研究,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更为直接的经验启迪;三是优化新质生产力的价值系统研究,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更为深厚的精神动力;四是深化新质生产力的形成路径研究,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更为多样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
轩永辉 《当代经济》2010,(17):106-107
本文从产业集群的内部交易费用入手,利用超边际模型探讨产业集群内部的交易费用,并分析产业集群的形成原理,得出交易费用对产业集群的形成和竞争力的提高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对交易系数在各种情况下的讨论,得出在任何情况下交易费用的降低都会促进产业集群内部演化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就业结构转变方向指数、第二产业就业结构转变速度指数和第三产业就业结构转变速度指数为自变量,结合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利用1978-2015年中国的时间序列数据和省际面板数据从资本深化和技术进步两方面论证就业结构转变.结果发现:时间序列数据显示资本显著促进了第二产业就业结构转变速度和第三产业就业结构转变速度;省际面板数据显示技术进步显著促进了就业结构转变方向和第三产业就业结构转变速度,但显著抑制了第二产业就业结构转变速度;工资率显著促进了就业结构转变方向和第二产业就业结构转变速度,是就业结构转变的重要诱因.在没有发生重大产业革命之前,技术进步对就业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就业结构转变将依然呈现向第三产业发展,并且第三产业就业结构转变速度会进一步加快.  相似文献   

4.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重要支撑。本文使用2011—2022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了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对内部管理层与员工平均薪酬差距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企业内部管理层与员工平均薪酬的差距显著下降,员工能够共享新质生产力发展成果。异质性分析发现,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于降低国有企业和高管超额薪酬较高企业的内部薪酬差距作用更加明显,但是会扩大设立数字技术管理岗位企业的内部薪酬差距。潜在机制的讨论发现,新质生产力主要通过改善行业整体经营水平、提升员工权利、制约管理层权力,从而缩小企业内部管理层与员工的平均薪酬差距。本文为我国更好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共同富裕目标实现提供了微观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5.
新质生产力强调数据元素与技术、资本和人才的协同整合,超越资源地理限制,展现出虚实交融的多时空交互复杂性。面对新质生产力,传统的生产力系统理论分析框架“失灵”,必须探索新的研究手段和研究范式。从复杂系统视角出发,提出一种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分析框架,阐述了新质生产力具有多样性、自组织性、动态适应性、非线性和涌现性的特点;然后,利用复杂网络方法构建新质生产力概念模型,从网络系统的微观、中观、宏观层面深入理解新质生产力系统内部结构动态变化和复杂互动的特征,分析新质生产力内部耦合作用机制;最后,根据理论研究结果提出四点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加快新质生产力的形成。研究结果丰富了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从定量角度提供了评价新质生产力和优化新质生产力的路径及方法,对推动新质生产力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石玉堂  王晓丹 《经济学家》2023,(10):109-118
企业数字化转型深刻影响着企业组织架构与业务流程的变革,致使企业员工面临着不断变化的就业环境。深入探究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劳动力就业效应对于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保持就业形势稳定至关重要。本文基于2007—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文本分析法刻画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对数字化转型的劳动力就业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第一,对就业规模而言,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提高了企业劳动力就业规模;对就业结构而言,企业数字化转型对技术型、服务型、高技能、中等技能员工存在就业创造效应,而对生产型、低技能员工则存在就业替代效应。第二,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降低融资约束、提高生产率及扩大经营范围作用路径影响企业劳动力就业。第三,不同所有制、生命周期、科技属性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劳动力就业效应存在异质性,国有企业、成熟期企业及高科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就业效应更为明显。第四,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劳动力就业具有非线性影响,且随着数字化转型程度加深,劳动力就业的优化作用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7.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算法+算力”占据价值链高端,成为推动创新范式变革、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本文从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与特征入手,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历史地分析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基础,从“生产要素—组织形态—产业体系—技术创新”四个维度揭示新质生产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制。新质生产力是传统生产力在信息化、数智化生产条件下因科学技术持续突破创新和产业不断升级发展所衍生的新形式和新质态,其具有突出的创新性、广泛的渗透性、高效的提质性、明显的动态性和显著的融合性。新质生产力有利于提升生产要素质量,催生新型生产组织形态,实现核心主导产业、交叉融合产业、潜在关联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之间的互联互动,并赋能创新生态系统,进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此,应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完善创新体制机制,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发展,加快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能,使新质生产力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持续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8.
曾皓 《现代财经》2022,(10):38-55
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的发展趋势,从政策工具视角探寻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因素尤为必要。本文选取2008-2020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以前瞻性有效税率为切入点,实证检验了税收激励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税收激励对企业数字化转型有促进作用,其中“融资约束缓解效应”和“创业导向强化效应”是两个潜在的作用渠道。进一步研究表明,当前阶段税收激励的效果主要集中在数字化投资转型,并且税收激励对外部融资依赖度更高、所处创新环境更好、高新产业、管制性产业的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效果更加明显;此外,税收激励与财政激励之间存在交互效应。本文的研究不仅证实了税收激励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而且为加大“减税降费”改革力度、推动企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探讨一国经济起飞与其产业政策之间的关联性这一个超边际问题。通过对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动力的分析,对中央政府在产业政策、地方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方面的作用局限性分析,提出替代产业政策的商业化方式用以促进现代产业体系高级化的可行性。同时,还对中观层面的同业协会在现代产业体系中的作用及作用机制问题作了初步阐述。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转型的现实,另辟蹊径地从微观个体的行为特征入手,研究企业职工对产业转型和政策调整的认识,并通过理论建模分析人力资本投资结构对产业转型和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研究发现,人力资本与产业转型是相互影响的,人力资本投资结构的合理分布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劳动者人力资本的资源配置能力不足,即微观个体主观上对产业转型和就业调整政策的认识不足以及对转型期自身知识技能水平的要求不高,是导致中国就业结构转变滞后于产业转型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本文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比较不同学历群体对产业转型和就业政策认识的差异,结果发现样本中高学历群体的人力资本资源配置能力相对较强,他们对产业转型和就业调整政策给予了较高的关注,而具有专科学历的劳动者人力资本资源配置能力最弱,这对中国教育的方式和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高丽敏 《财经研究》2015,41(3):27-39
文章运用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工理论与超边际分析框架,将环境所有权界定和执行的模糊程度引入模型,结合技术市场与人才市场交易效率及绿色技术研发基础等外生因素,分析内生绿色技术进步的组织结构与国别分布的变迁路径.模型推导与数值模拟结果揭示了外生比较优势在绿色技术研发国别分工中的作用、制度性效率因素对绿色技术国别分布的作用机制、一国实现绿色技术自主研发的充要条件以及绿色技术研发专业化深化的特征等.  相似文献   

12.
针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日益扩大的现实背景,本文从不同角度,在新兴古典经济学的框架下,通过超边际分析思想,理论论证了我国现阶段处在半专业化分工结构中人均收入水平非均等化,城乡收入差距的存在与生产技术发展水平、交易效率、制度效率、价格水平有关,而与劳动力人数、学习成本等因素无关.利用1990~2008年的经济数据为研究对象,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采用脉冲响应函数以及方差分解的方法,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生产技术水平、交易效率的差异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显著影响,制度效率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适中,商品价格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联度最小.继而,利用面板数据模型研究各影响因素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的区域性特征.最后,本文提出有效措施改进各有效因素,促使我国经济结构从半专业化分工模式更接近专业化分工模式以缩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解决我国二元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中国上市公司2001—2021年企业层面数据并将专业化分工纳入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实证研究表明:第一,企业数字化会提高企业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旧成立;第二,相较于民营企业,数字化对国有企业的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提升作用更加显著;第三,相较于内部控制水平低的企业,数字化对内部控制水平位于前25%的企业的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提升作用更加显著。此外,机制分析表明,企业数字化通过提高专业化分工水平进一步促进了企业能源效率的提升。上述结论意味着,为了加快推进“双碳”目标的实现,政府应积极落实各项政策,大力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同时,应鼓励企业加强数字技术在生产运营等环节的应用,鼓励企业加强与行业龙头企业的协同创新,进一步提高企业自身的专业化能力和专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14.
文章引入环境所有权概念,运用新兴古典经济学的超边际分析方法,研究了贸易结构变迁与相应的污染分布和转移,旨在揭示大国污染效应、工业化路径的环境效应、贸易结构变迁的环境所有权因素以及环保政策失效的原因。研究推导出不同国家间环境所有权模糊程度和交易效率变化对贸易结构变迁与污染分布变化的作用机理。研究命题可用于解释现实贸易发展中存在的环境污染现象。  相似文献   

15.
农业企业高质量发展将夯实乡村振兴之产业基础,带动农民共同富裕,而企业自身发展存在金融需求。本文匹配1998—2015年中国农业企业数据与金融许可证信息,探究银行业竞争对农业企业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银行业竞争提升了农业企业生产率,考虑测量误差和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依然稳健。影响机制分析表明,银行业竞争通过促进贷款可得性来提高农业企业生产率。异质性分析显示,银行业竞争对中小企业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强于大企业,对老企业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大于新企业,对民营企业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大于国有企业与外资企业。同时,企业的资产规模、流动资产、资本密集度、负债水平等对生产率有显著影响。为优化农村金融体系、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提供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6.
杜能通过建立理论模型,运用边际分析方法分别对热带地区和欧洲中资本的形成、利息率和工资率的决定进行了探讨,并得出发达国家资本回报率低于发展中国家,而工资率却高于发展中国家的结论。该结论不仅对边际生产力理论做出重大贡献,而且对投资决策和劳动力的跨国流动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在数字经济快速扩张和“双碳”目标背景下,基于中国区域省级面板数据,系统探究中国各区域产业智能化水平及其异质性结构,并将环境规制异质门槛纳入产业智能化驱动区域绿色转型的影响机理框架,探讨不同地区环境规制异质门槛下产业智能化对区域绿色转型的非线性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当前中国区域产业智能化水平整体上仍然存在较大发展空间,区域异质性显著。产业智能化对区域绿色转型作用呈现出显著的环境规制异质门槛效应:较低强度的环境规制水平显著抑制了产业智能化对区域绿色转型的驱动作用,而随着环境规制强度增大并超过门槛值时,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激发了产业智能化的驱动效应,进而显著推动区域绿色转型。研究为探索区域数字化转型和“双碳”目标的实现路径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制造业产业数字化转型为中国出口贸易“爆炸式”增长提供了先决条件,但学术界关于数字化转型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研究仍留有空白。文章采用微观数据实证分析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机制及作用效果。研究发现:(1)总体而言,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在考虑了变量内生性、替代性指标和样本异常值后,计量结果依然稳健;(2)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企业质量生产能力、生产效率等途径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3)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对于国有企业促进效果强于非国有企业;对东部地区企业提升大于中西部地区企业;区分数字要素类型发现,数字化基础设备与数字化信息服务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存在促进效应,而电信活动则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存在倒“U”型影响。  相似文献   

20.
立足金融科技深化发展的现实背景,选取2008—2017年中国68家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首先采用文本挖掘、因子分析等方法测算得到金融科技发展指数,然后构建随机前沿模型,并采用单阶段估计技术,对金融科技环境下的商业银行利润、成本效率及其无效率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并着重就不同类型商业银行效率的演化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发展促进了中国银行业盈利能力的提升,但对成本效率的提高存在阻碍作用。总体来看,中国银行业的利润效率相对较低且起伏大,而成本效率相对较高,且起伏小。相对而言,大型国有银行的利润效率和成本效率都处于相对较高水平。在新的金融生态下,深度融合信息技术,积极融合金融科技转型创新发展是传统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