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章利用大量经验数据,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给我国货币政策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表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变化会对我国货币需求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在我国大宗商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通过影响我国大宗商品现货和期货市场,进而影响我国货币政策的机制已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2001年12月至2013年12月的月度数据,以铜为例,运用协整理论、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研究了我国货币政策变量,M1、M2、利率、信贷与大宗商品价格的长期均衡与短期动态关系,结果表明,期铜价格与货币政策变量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短期内,货币政策对期铜价格的影响显著,其中,狭义货币供给量M1与期铜价格的关系更为密切,利率的影响效应不够显著.  相似文献   

3.
4.
货币政策、美元走势以及投机活动都是影响大宗商品价格的重要原因,由于不同供给价格弹性的商品对于货币供应冲击在短期内的反应不同,各国货币管理者必须对从大宗商品价格到普通消费品价格的传导效应有所警觉。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与国际市场的关联度越来越高,本文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原因出发,分析其对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影响的传导机制,并运用VAR模型量化其对工业品出厂价格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对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有正向影响,并且影响存在滞后性,最后提出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政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通胀压力仍然存在的当前,我们研究国际大宗商品的走势,分析其价格波动对国内价格的影响,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这些年来,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我国经济运行和走势受国际经济因素的影响也日益加深。在通胀压力仍然存在的当前,我们研究国际大宗商品的走势,分析其价格波动对国内价格的影响,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一直密切关注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化。运用MS-VAR模型,考察在三种区制下,中美货币政策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基于MSI(3)-VAR(1)模型实证和累积脉冲响应结果分析表明:在经济增长收缩期,中美货币政策不能影响大宗商品价格的走势;在经济增长平稳期,大宗商品价格主要受美国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在经济增长扩张期,尤其是2008年次贷危机后,大宗商品价格主要受中国货币供应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郭栋 《金融论坛》2022,(9):60-68
本文实证分析美联储货币政策溢出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是美联储货币政策溢出效应对中国农产品价格存在关联性影响;二是汇率效应存在异质性,美债利率效应存在市场预期干扰;三是不同农产品的价格周期特征存在差异,石油美元价格对农产品价格具有显著冲击效应,因而是政策溢出效应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正在进行经济转型,我国一些主要的基础原材料和大宗商品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我国对国际大宗商品的需求不断加大。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相对剧烈,这会对我国经济的稳定带来不利影响。本文选取大宗商品价格指数BPI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通过协整检验和格兰杰检验研究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对我国物价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是一般物价水平的格兰杰原因,且二者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本文最后以实证结果为基础,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1年初,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张健华局长作为总负责人,牵头申请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主任基金2011年第1期应急研究项目《国内通货膨胀走势与应对策略研究》,该项目包括1个总课题和7个分课题,由中国人民银行有关司局与中国科学院、国家信息中心、北京大学等单位合作完成。本专栏将陆续刊登该研究项目的系列成果。  相似文献   

11.
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一直密切关注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化。运用MS-VAR模型,考察在三种区制下,中美货币政策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基于MSI(3)-VAR(1)模型实证和累积脉冲响应结果分析表明:在经济增长收缩期,中美货币政策不能影响大宗商品价格的走势;在经济增长平稳期,大宗商品价格主要受美国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在经济增长扩张期,尤其是2008年次贷危机后,大宗商品价格主要受中国货币供应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厘清公众不同形式预期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对提高货币政策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构建新凯恩斯模型系统考察不同预期行为下经济冲击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并据此讨论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央行偏好何种货币政策工具,异质性预期模型较理性预期更易放大总供给和总需求冲击造成的通胀、产出均衡偏离,并引致较大央行福利损失;价格型调控相比数量型调控能更有效降低宏观经济波动,但数量型调控仍在局部情形占优价格型调控。为此,本文认为央行应强化预期管理,通过提高政策透明度、完善信息披露等以增强公众理性预期程度,并在宏观调控时根据经济周期特征审慎遴选合意货币政策工具,以提高货币调控效率,更好引领新常态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LA-VAR方法和CCF方法,对大宗商品价格与中国银行信贷市场主要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因果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是存贷比、短期贷款利差、中长期贷款利差、总贷款余额、短期贷款余额变动的单方向原因。作者利用协整检验、VEC模型、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技术,分析了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中国商业银行信贷市场的静态与动态影响。本文针对中国商业银行信贷市场的监管提出了两条政策建议:一是密切关注大宗商品价格并稳定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区间,二是货币政策的制定过程应纳入大宗商品价格。  相似文献   

14.
受世界经济复苏向好的影响,2010年第一季度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整体呈现高位震荡走高特点。其中,工业品价格上涨较快,金属、能源、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农产品价格波动相对稳定。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的原因包括:全球经济特别是新兴经济体市场的强势复苏,全球美元流动性增加,人民币升值预期加强、美元近期走出疲软以及不可预知的自然灾害等因素。对中国经济发展来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高,不仅加大了中国输入型通胀压力和经济运行的风险,而且也迫使中国必须加速转变发展方式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本文使用DCC-MVGARCH模型,实证分析了2006年6月—2014年我国白糖、铜、天然橡胶和燃料油4种大宗商品期货价格收益率之间的联动关系。结果表明,由于消费习惯、经济周期及指数投资基金缺乏、交易限制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我国大宗商品之间存在一定的动态联动关系,但相关程度不大且近年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刘璐  张翔  王海全 《金融研究》2018,454(4):35-52
本文实证考察了2005-2015年金融投机和实需对国际大宗商品现货价格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首先对具有信息噪音属性的金融投机进行了明确识别。其次,从多个维度出发区分市场信息摩擦状态,定量分析不同信息摩擦环境中金融投机和实需的影响差异。研究发现:大宗商品价格在长期中由实需因素主导,短期中由金融投机主导;短期中,相对于低信息摩擦环境,在市场波动性较高、金融压力上升以及投资者情绪高涨的高信息摩擦环境中,以金融投机为主的信息噪音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更强。进一步分析证实,相比于低信息摩擦环境,高信息摩擦环境中金融交易者的市场份额反而降低。据此,本文提出稳定大宗商品市场的关键在于提高市场透明度,减少信息摩擦,从市场质量出发降低信息噪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马理  何梦泽  刘艺 《金融研究》2016,434(8):19-33
适应性预期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预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存准率调整作为货币政策的代表,构建了一个多维变量自治系统,通过高阶常系数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极限解的技术方法,研究了基于适应性预期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理,并对其传导效果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以存准率调整为代表的货币政策在直接冲击货币供给曲线的同时,可以通过改变市场参与者的适应性预期,来引导市场变化与宏观经济发展;货币当局恰当地选择存准率调整的时机与力度,能够强化货币政策与实体经济的相关性,低成本地实现预期目标,并为将来的货币政策调整提供更宽松的运作空间。  相似文献   

18.
管清友  魏政 《银行家》2011,(2):99-103
过去几年,全球流动性问题成为各界研究热议的焦点,很多学者对全球流动性及过剩问题给予了定义和解释,尽管还存在很多分歧,但就形成全球流动性过剩的根源却基本达成一致:即发达国家以低利率为特征的宽松货币政策和新兴市场国家外汇储备增加导致基础货币发行增加是导致全球流动性过剩的基本原因。  相似文献   

19.
居高不下的进口依存度使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波动通过各种途径传导到国内,造成输入型通货膨胀。利用相关月度数据,借助协整方法和状态空间模型,通过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的比较,研究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与中国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可发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中国物价水平具有正向影响,可变系数变化体现出非对称性特征。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分析2014年世界经济发展形势基础上,就2014年下半年世界大宗商品价格走势进行了科学与大胆的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