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去年,中国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作为最大规模的“世界工厂”,中国每天都在源源不断地向世界各地输送着“MADEINCHINA”(中国制造)的产品。  相似文献   

2.
曾经有效促进出口,经济形势好转后被认为负面作用过大,专家呼吁下调出口退税率。在刚刚过去的2009年,中国第一次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作为最大规模的“世界工厂”,中国每天都在源源不断地向世界各地输送着“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的产品。  相似文献   

3.
<正>关于中国是否已成为“世界工厂”的讨论,大体是由2001年日本通产省发表的白皮书首次提到中国已成为“世界的工厂”而引发的。从文献看,国内学术界、产业界集中讨论这个问题是在2002年第三季度,讨论集中在什么是“世界工厂”、中国是否已成为“世界工厂”以及中国何时能成为“世界工厂”几个问题上。至于中国成为所谓的“世界工厂”要付出什么样的成本与代价,则是近两年人们才开始注意到。在谈论这个话题的文献中,有几篇是不能不提的:——2004年4月28日,“搜狐财经”发表赵晓《中国世界工厂的美景与破坏增长的困境》一文,论述了“中国的‘世界工厂’化进程与不能承受之重”。文章指出,中国自身的资源势必难以支撑传统工业的持续增长,环境的恶化亦更难以支撑过去那种“高污染、高消耗、低效益”的生产方式的持续扩张。文章呼吁:“中国人首先有必  相似文献   

4.
“世界工厂”不提也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联合国《2001年世界投资报告》,中国已连续8年成为发展中国家中吸引外商投资最多的国家,目前世界500强公司中已有近400家在中国投资了2000多个项目。在我国入世之后的第一年,已经显现出这样的趋势——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把生产基地设到中国,将其亚太区总部迁往中国内地。于是在2002年中,出现了一个乐观的预言:中国即将成为“世界工厂”。针对这一话题,立刻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声音,主要是从三个方面质疑“世界工厂”的提法:怎样才能算是“世界工厂”?“世界工厂”到底是中国的现实还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到底应不应该以此为目标?全…  相似文献   

5.
黄辉 《中外管理》2003,(1):62-65
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似乎已是板上钉钉的事,剩下的问题好像只看中国企业乐不乐意。非也!在全球供应链迅速整合的今天,成为“世界工厂”并不意味着“打下手”,而同样是需要很高产业素质的“技术活儿”。而这方面,我们并非已经功德圆满。  相似文献   

6.
进入2008年,当一些人在议论中国出口总额将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时,“德国制造”在世界市场上被认为是“质量和信誉”的代名词并没有因此而改变。最近,德国机械及设备制造协会宣布,德国机械制造业出口继续占据世界第一的位置。德国制造之所以称霸全球,在于德国人震惊世界的科技奇迹。德国靠化工、电器、光学等新工业产品赢得了市场,其工业基础就是“制造科技”,是“传统+科技”助“德国制造”畅行全球。  相似文献   

7.
<正>“2023年可能发生的一件事情是中国的‘隐形冠军’将超越德国。我们看中国制造业的金字塔,最上面的就是会不断增加的灯塔工厂,代表着全球工业4.0产业智能化最高的发展水平,如今我们有42家灯塔工厂,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多。灯塔工厂下面是上千家国家级的专精特新‘小巨人’。”2022年12月30日,财经作家吴晓波在杭州举办的年终秀上,  相似文献   

8.
中国改革开放至今已经走过了25年,这短短的25年,不仅为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也给全球经济带来深远的影响。中国已被许多国家称为“世界工厂”。如果把这25年看作一个区间,那么下一个25年。中国的目标是什么?笔者认为下一个目标是:从做“世界工厂”到做“世界服务商”。而要实现这个目标,我国必须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  相似文献   

9.
韩巍 《东方企业家》2008,(3):104-107
中国现在是“世界工厂”,中国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生产效率最高的企业,但是对中国的挑战并不在于生产能力有多强,而在于是不是富有创意。  相似文献   

10.
王进昌 《齐鲁质量》2003,(12):29-29
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发展,业内目前关于“中国制造”的话题众说纷纭。一时间,中国将变为“世界工厂”、“中国制造”将再现当年“美国制造”和“日本制造”辉煌的说法不时见诸媒体。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中国制造业正在快速发展,逐步走向“世界工厂”。作者通过生产要素市场的角度分析了中国目前生产要素市场上不利于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方面,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前一段时间,网上曾流传一篇题目为“一个日本商人对中国世界工厂的评价”的文章,文章认为,中国离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工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文章说,世界工厂不等于血汗工几中国有世界上最能吃苦耐劳的人民,但缺乏技术熟练的产业工人;有世界最多的工厂,但没有一家世界级实力的企业能制造种类齐全的产品,但技术先进并自主开发的产品很少;有庞大的生产能力,但难以造出技术先进的成套生产设备;中国不缺管理者,  相似文献   

13.
"世界工厂"的反思与我国的自主创新之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几年“世界工厂”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对中国成为世界工厂持积极态度。本文首先澄清“世界工厂”的真正涵义,接着分析目前我国所谓的“世界工厂”的现状以及弊端,最后指出要使我国经济真正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应该摒弃狭隘的概念之争,把重心放在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上。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发端于国外的“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世界制造业中心向中国转移”的讲话、文章、讨论、评述等频频见之于国内外媒体,其中以今年七月下旬在北京召开的“世界制造业发展与中国经济展望论坛”尤为集中和显著。分析这些说法和论点,我们可以概括出以下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15.
总编时议     
中国经济触底之后? 日本《产经新闻》、德国《商机》等报道:2008年,绝对是中国的重大转折时期。主要根据是2008年中国人均GDP突破了3000美元,GDP达到4.32万亿美元,人均已超过3260美元。日本是1975年超过3000美元。日本在1964年办东京奥运会,1970年才办世博会,而中国在2008年至2010年前后不到三年时间就完成两会。事实也表明:中国已从“世界工厂”转成“世界市场”,比前30年具备了更大优势-因为在今天,有市场就有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世界工厂"与中国企业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将要成为世界制造中心。那么 ,中国制造业如何确立自己的“世界工厂”地位 ,制造业中的企业个体如何在“世界工厂”体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这是当前需要我们关注的问题。“世界工厂”移向中国在 18世纪 ,英国是当时最强盛的工业国 ,其工业产品遍及世界各地。在 2 0世纪 70— 90年代 ,日本的汽车、半导体、家电电器、机械设备等工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很强的竞争力 ,引导着世界的潮流。可以肯定 ,在历史上英国和日本都扮演过“世界工厂”的角色。中国入世推动了经济全球化 ,使“无扭曲竞争” (untwistedcompeti tion…  相似文献   

17.
有人批评德国、日本的决策缺乏效率:“提出一个议案需要讨论150天,黄花菜都凉了。哪像我们中国决策就是高效率!”与中国相对比,德国的决策简直是低效到了极点:由于上世纪80年代反核运动及绿党的崛起,哈瑙核工厂经过5年的建设完工后,连一根燃料棒也没有生产过。当时的德国外长菲舍尔初次参政就是在黑森州任环境保护部长,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下的中国人力资源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积仁 《中外管理》2003,(12):53-55
直到今天,当年毛泽东那句著名的“人多力量大”才真正为全世界所领悟和印证。正是依靠人,中国才拥有了成为“世界工厂”的绝对资本。但既然是世界的,就不仅仅是中国的;况且,拥有人才的也不仅仅是中国。那么,中国企业如何打好这张“人力资源”牌?  相似文献   

19.
200多年前,英国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而成为“世界工厂”,其制造业产值在全世界的比重曾经达到20%,生产了全世界53%的铁、50%的煤,甚至在19世纪30年代,英国拥有的机器数量一度比全球其它地方的机器总数还要多。以后,德国、日本、美国都当过世界工厂。而今,这些国家已进入后工业社会,传统的钢铁、家电、纺织等制成品行业成为夕阳产业。谁来填填补这个空白呢?  相似文献   

20.
《中外物流》2006,(1):64-64
多年来,中国一直被看作是“世界工厂”,跨国企业在中国工厂进行加工生产,充分利用中国劳务市场廉价的劳动力。与此同时,中国市场在扮演“世界工厂”这一角色的同时,也吸引着世界优秀的研发资源、技术资源。伴随着西门子在中国业务的越发活跃,在发电设备、医疗器械、家用电器、电子控制等业务方面,西门子都取得了不俗的业绩。2004年,西门子在中国投资额达到85亿元人民币,销售额达到384亿元人民币。正是这种在中国市场的强劲发展势头,在西门子的产品和生产进行的采购活动中,中国开始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西门子现已在北京和上海建立了两家大的采购中心,所有的集团都开展本地采购,并不断扩大采购业务。同时,为了增强本地采购力度,西门子成立了自己的“中国采购中心”,2005年的目标是采购量升至3倍达到50亿欧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